图书介绍
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270055.jpg)
- 杰弗里·M·霍奇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869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经济史-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3
第1章 一般性理论的局限3
一般性理论学家、虚无主义者和经验论者8
解释性统一的局限12
一般性理论和复杂性15
经济学中的一般性理论建构17
为什么易货交易的一般性理论会造成货币缺失19
博弈论与逃避一般性21
第2章 历史特性问题24
特质和同质25
被忽略的问题26
过去的遭遇31
规避这一问题的几个途径33
尽管如此,问题还是重现了37
相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39
哲学的现实主义42
我们这里所提出的观点45
第二部分 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及其影响51
第3章 卡尔·马克思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51
走进马克思主义53
一般性的深层次理论58
非纯粹性(混杂因素)的必要性62
结束语64
第4章 德国旧历史学派65
创建与持续67
永久的主题69
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73
第5章 不列颠群岛的历史学派76
爱尔兰的历史学派77
克利夫·莱斯利的贡献80
迁移到英国84
第6章 旧历史学派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失败87
因果解释的必要性89
持久的优点91
第7章 奥地利:卡尔·门格尔和关于方法论的争论92
本质与偶然性的分离95
门格尔关于货币起源的实例100
奥地利学派的诞生103
自然的和社会的106
总结:方法论大争论的遗产107
第8章 马歇尔和英国的方法论讨论110
一切皆为马歇尔:他对于德国历史学派的尊重113
渴望事实:却不仅仅依赖事实116
方法论讨论:马歇尔和英国历史主义者120
融合性的学术团体127
第9章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反应130
古斯塔夫·冯·施穆勒的反击131
马克斯·韦伯思想中的历史主义、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135
韦伯的理想型理论139
沃纳·桑巴特的成就146
最后一搏150
第三部分 20世纪:从美国制度主义到历史研究的终结第10章 索尔斯坦·凡勃伦与制度主义的创立157
索尔斯坦·凡勃伦的思想革命160
凡勃伦对经济教条的批判164
凡勃伦的历史框架167
凡勃伦、实用主义和知识170
凡勃伦的失败之处171
第11章 早期美国制度主义和历史特性问题174
约翰·康芒斯的早期作品175
罗伯特·霍克西的悲剧177
美国制度主义的兴起178
弗兰克·奈特、制度主义和历史特性问题180
弗兰克·费特和萨姆纳·斯利克特185
被忽视的伊芙琳·伯恩斯186
第12章 约翰·康芒斯的理论宣言189
约翰·康芒斯和理想型理论191
康芒斯和历史时期划分196
衰落中的美国制度主义198
美国霸权和平和美国的例外主义的终结199
第13章 塔尔科特·帕森斯和非历史社会学的兴起202
沃尔顿·汉密尔顿和克拉伦斯·艾尔斯的作用203
在阿姆赫斯特学院的改弦易辙206
塔尔科特·帕森斯在欧洲208
向哈佛的迁徙209
约瑟夫·熊彼特的作用和策略213
帕森斯对于制度主义的攻击216
一点哲学是危险的219
对于非历史社会学的探索221
帕森斯和莱昂内尔·罗宾斯222
帕森斯对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解放战争225
帕森斯和阿道夫·洛227
总结性评论228
第14章 发生在伦敦经济学院的死亡与反革命232
埃德温·坎南和阿林·扬格233
走进莱昂内尔·罗宾斯236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237
拉尔夫·苏特的批评239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经济学中的普遍主义240
克娄巴特拉的鼻子——“历史发展中的偶然因素”242
第15章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他所宣扬的《通论》245
《通论》的通用程度到底如何250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瑟夫·熊彼特和经济政策255
《通论》的战后胜利257
“后凯恩斯主义”260
第16章 空洞的普遍性的胜利264
预测268
理论的不可证伪性270
理性的空洞通用性275
无力的批判和错误的认同276
对理性的解构279
第17章 制度盲目和历史研究的终结282
对市场的盲目283
非制度性市场的危险思想288
在企业问题上失足的盲目292
内部市场的神话297
将企业和市场合二为一299
更多关于公司和市场混合体的神话301
结论304
第四部分 新千年:历史研究的第二次来临?309
第18章 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中存在309
一般性规律吗309
普遍市场的神话310
供给和需求是普遍的吗313
稀缺和竞争是普遍的吗314
一般性领域中的试探性路标316
人类学的范围320
作为普遍原则的维持生存性倾向321
第19章 财产、文化、习惯和制度325
习惯以及思维与行为的源泉328
难以琢磨的概念:文化331
从习惯到制度334
制度与文化:区别何在337
生产和法律规则339
法律规则总是不完全的343
文化作为辅助性标准重新进入角色344
就业合同的例子347
结论349
第20章 交换与生产:财产和企业351
财产和合同的确立352
生产、企业和组织357
将劳动整合进企业361
第21章 对于社会构成和抽象层级的一个注解365
分析的五个层面367
现实和分析:一些一致性原则370
术语:“真实”或“理想”类型372
第22章 历史问题的演化观点373
历史的功能性痕迹374
从“种群思维”到不纯粹原则377
优势原则和突显概念380
社会构成的初步划分381
真实类型理论和过渡理论的含义384
优势原则的应用386
一些进一步的含义和结论388
第23章 不借鉴传统的发明将举步维艰391
经济学是什么392
制度研究:THESMOLOGY394
市场研究:AGORALOGY395
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399
重建社会科学401
附录403
参考文献409
索引467
译后记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