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 先秦诗说论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 先秦诗说论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2269454.jpg)
- 陆晓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1184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 先秦诗说论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略论中国文学的政教传统(代序)1
第二篇 西周政治与《诗》的政治化11
一、西周政治与宫廷诗11
二、西周民间诗歌的政治化17
三、春秋社会政治中的用《诗》25
第三篇 春秋政治与孔子《诗》“可以观”的政教意蕴31
一、《诗》可以观他人之志31
二、《诗》可以观他国政治35
三、《诗》可以观善恶是非40
第四篇 儒家人格理想与孔子《诗》说45
一、《诗》“可以怨”与“君子不怨天尤人”45
二、周代怨诗与孔子从政理想49
三、以诗抒怨与“无怨”人格之实现53
第五篇 儒家人伦理想与孔子《诗》说59
一、孔子的人伦理想与《诗》“可以群”的涵义59
二、《诗》内容与孔子人伦理想的耦合65
三、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关系特点与《诗》的运用70
第六篇 先秦思惟方式与孔子《诗》说76
一、“引譬连类”及其“兴邦”功用76
二、“引譬连类”与《周易》思维模式79
三、先秦思维方式与孔子推崇《诗》的原因82
四、孟、荀及汉儒说《诗》的思维共性86
第七篇 孔子“思无邪”本义辨正90
一、从春秋赋《诗》看《诗》在当时的价值差异91
二、《诗》与孔子思想之矛盾方面96
三、有“邪”内容向“无邪”功能的转化101
四、文化传统与“思无邪”异释106
第八篇 孟子的政治理想及其《诗》说112
一、孟子的诗观念及其引《诗》112
二、孟子的政治理想与其“以意逆志”说诗方法116
三、孟子的政治理想与其“知人论世”说诗方法120
第九篇 荀子的政治主张与其《诗》说125
一、荀子的礼治思想及其对《诗》价值的肯定125
二、荀子的礼治思想及其对《诗》价值的限定130
三、荀子的引《诗》及其方法特点134
四、荀子《诗》说特点的社会历史原因137
第十篇 反儒学派的政教理想及其《诗》说144
一、墨子非儒不非《诗》解144
二、韩非子的君权论及其“燔《诗》”主张151
三、老庄黜《诗》之原因159
第十一篇 屈原的楚政治情结与其特殊诗风164
一、屈原的政治生涯与其诗创作164
二、“发愤以抒情”——屈原诗歌的“不遵矩度”171
三、屈原的楚政治情结与其诗风原因175
第十二篇 “言志”说与“模仿”说的文化生成182
一、《诗》与古希腊史诗:先秦“诗”概念的对象特点183
二、真与善:双方价值观主导倾向的差异189
三、两分世界与“天人合一”:双方世界图式的差异194
后记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