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
  • 王培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ISBN:97875101006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流动人口-理论-研究报告-中国;流动人口-人口政策-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流动人口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1

1.流动人口的有关概念2

1.1 概述2

1.2 流动人口相关概念的研究情况及主要观点4

1.2.1 迁移人口与移民4

1.2.2 流动人口7

1.2.3 农民工10

1.2.4 人户分离人口11

1.2.5 外来人口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口12

1.3 评论12

2.国内外有关人口流动的主要理论和学说15

2.1 概述15

2.2 国内外人口流动的主要理论和学说综述17

2.2.1 推—拉理论17

2.2.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和费—拉尼斯模型20

2.2.3 托达罗模型23

2.2.4 “投资—收益”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24

2.2.5 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25

2.2.6 库兹涅茨的人口迁移理论26

2.2.7 人口迁移决策理论26

2.2.8 均衡模型与不均衡模型27

2.2.9 新经济迁移理论和家庭决策理论29

2.2.10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30

2.2.11 世界体系理论31

2.2.12 移民网络理论与国际迁移的累积因果关系31

2.2.13 结构主义理论32

2.2.14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二阶段”迁移理论32

2.3 评论33

3.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综述36

3.1 概述36

3.2 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综述39

3.2.1 人口流动对生育的影响39

3.2.2 人口流动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43

3.2.3 人口流动对迁出、迁入地的影响45

3.2.4 人口流动对家庭的影响49

3.2.5 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54

3.2.6 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6

3.2.7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58

3.2.8 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61

3.2.9 人口流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63

3.3 评论64

4.人口流动的相关调查66

4.1 概述66

4.2 流动人口相关调查及统计分析67

4.2.1 历次普查及1%抽样调查中有关流动人口的界定及规模67

4.2.2 其他相关调查68

4.2.3 利用调查数据所做的统计描述71

4.3 评价75

5.人口流动研究方法76

5.1 人口迁移估计方法76

5.1.1 概述76

5.1.2 出生地资料法和生命表技术77

5.1.3 评价79

5.2 指数、指标体系80

5.2.1 概述80

5.2.2 人口流动的基本指标、特定指数及应用81

5.2.3 评价86

5.3 模型法87

5.3.1 人口学模型87

5.3.2 多元统计模型94

5.4 其他方法104

5.4.1 概述104

5.4.2 人口流动研究中用到的其他方法105

5.4.3 评价107

第二篇 趋势篇:我国流动人口的历史变动和发展趋势108

1.流动人口的历史变动108

1.1 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动108

1.1.1 概述108

1.1.2 流动人口规模从80年代后期开始急剧增长109

1.1.3 评论116

1.2 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变化116

1.2.1 概述116

1.2.2 跨省流动人口流入地的变化118

1.2.3 跨省流动人口流出地的变化121

1.2.4 省内流动人口分布的变化123

1.2.5 评论123

1.3 流动人口的流动状况124

1.3.1 概述124

1.3.2 流动距离的跨区域化124

1.3.3 流动时间的长期化125

1.3.4 流动原因的经济化128

1.3.5 流动方式的家庭化136

1.3.6 评论139

1.4 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结构特征变化139

1.4.1 概述139

1.4.2 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成年化140

1.4.3 性别构成的均衡化142

1.4.4 评论146

1.5 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化146

1.5.1 概述146

1.5.2 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146

1.5.3 流动人口的就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151

1.5.4 评论154

1.6 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154

1.6.1 概述154

1.6.2 流动人口权益损害问题严重155

1.6.3 评论158

2.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158

2.1 概述158

2.2 定性分析流动人口规模变动159

2.3 流动人口预测实例介绍161

2.3.1 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161

2.3.2 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流动人口预测163

2.4 评价165

第三篇 政策和体制篇:中国流动人口政策与体制研究综述167

1.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与政策167

1.1 流动人口管理机制167

1.1.1 概述167

1.1.2 分类详述167

1.1.3 评论170

1.2 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和体制171

1.2.1 概述171

1.2.2 分类详述171

1.2.3 评论174

1.3 流动人口治安和稳定管理175

1.3.1 概述175

1.3.2 分类详述175

1.3.3 评论176

1.4 流动人口规模管理177

1.4.1 概述177

1.4.2 分类详述177

1.4.3 评论179

1.5 流动人口信息管理179

1.5.1 概述179

1.5.2 分类详述179

1.5.3 评论181

1.6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181

1.6.1 概述181

1.6.2 分类详述182

1.6.3 评论183

1.7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183

1.7.1 概述183

1.7.2 分类详述184

1.7.3 评论185

2.户籍制度和政策186

2.1 户籍制度的内涵186

2.1.1 概述186

2.1.2 分类详述186

2.1.3 评论189

2.2 户籍制度的形成189

2.2.1 概述189

2.2.2 分类详述190

2.2.3 评论191

2.3 户籍制度的意义与弊端191

2.3.1 概述191

2.3.2 分类详述191

2.3.3 评论193

2.4 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93

2.4.1 概述193

2.4.2 分类详述194

2.4.3 评论195

2.5 户籍制度改革的障碍196

2.5.1 概述196

2.5.2 分类详述196

2.5.3 评论197

2.6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197

2.6.1 概述197

2.6.2 分类详述197

2.6.3 评论199

3.就业体制与政策200

3.1 流动人口就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200

3.1.1 概述200

3.1.2 分类详述200

3.1.3 评论203

3.2 流动人口就业促进203

3.2.1 概述203

3.2.2 分类详述203

3.2.3 评论204

3.3 流动人口就业培训205

3.3.1 概述205

3.3.2 分类详述205

3.3.3 评论206

3.4 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206

3.4.1 概述206

3.4.2 分类详述206

3.4.3 评论208

4.社会保障体制与政策208

4.1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政策208

4.1.1 概述208

4.1.2 分类详述209

4.1.3 评论212

4.2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权益和矛盾212

4.2.1 概述212

4.2.2 分类详述213

4.2.3 评论215

5.教育体制与政策215

5.1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215

5.1.1 概述215

5.1.2 分类详述216

5.1.3 评论217

5.2 流动儿童教育管理体制217

5.2.1 概述217

5.2.2 分类详述218

5.2.3 评论220

6.城镇化政策220

6.1 人口城镇化战略与模式220

6.1.1 概述220

6.1.2 分类详述220

6.1.3 评论224

6.2 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224

6.2.1 概述224

6.2.2 分类详述225

6.2.3 评论227

6.3 城镇化布局227

6.3.1 概述227

6.3.2 分类详述228

6.3.3 评论233

7.土地政策234

7.1 人口流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34

7.1.1 概述234

7.1.2 分类详述234

7.1.3 评论236

7.2 人口流动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36

7.2.1 概述236

7.2.2 分类详述236

7.2.3 评论238

8.产业政策238

8.1 产业政策对人口集聚的影响238

8.1.1 概述238

8.1.2 分类详述239

8.1.3 评论240

8.2 产业政策与人口发展战略240

8.2.1 概述240

8.2.2 分类详述241

8.2.3 评论242

9.财政政策242

9.1 财政政策在人口调控中的作用242

9.1.1 概述242

9.1.2 分类详述242

9.1.3 评论243

9.2 财政政策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244

9.2.1 概述244

9.2.2 分类详述244

9.2.3 评论246

第四篇 实践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综述247

1.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综述概况247

1.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服务背景247

1.1.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概念与内涵247

1.1.2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回顾248

1.2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案例收集过程249

1.3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概貌250

1.3.1 收集到的案例情况描述250

1.3.2 对各地实践经验的总体印象250

2.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经验总结252

2.1 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层面的探索252

2.1.1 “防范型”管理体制253

2.1.2 “统筹型”服务管理体制254

2.1.3 “专业型”服务管理体制256

2.2 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层面的探索257

2.2.1 信息管理与分享257

2.2.2 广泛合作,形成良性互动260

2.2.3 服务与管理并重263

2.3 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的探索267

2.3.1 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267

2.3.2 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271

2.3.3 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问题272

2.3.4 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273

2.3.5 流动人口的犯罪控制274

2.3.6 流动人口技能培训与就业275

2.3.7 流动人口医保问题275

2.3.8 流动人口卫生与健康问题276

2.3.9 流动人口工资支付问题277

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评述278

3.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的几种类型278

3.1.1 防范型278

3.1.2 综合型278

3.1.3 福利型279

3.2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79

3.2.1 识别挑战279

3.2.2 发现机遇280

3.3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的前瞻281

3.3.1 统筹全局,出台更具全局观念的策略与政策281

3.3.2 理顺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和必要的投入282

3.3.3 因地制宜,多部门参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相关政策的对接点282

3.3.4 突出重点282

第五篇 借鉴篇:国外流动人口研究284

1.国外流动人口总体研究概况284

2.国际人口流动研究286

2.1 概况286

2.2 国际人口流动研究综述286

2.2.1 规模286

2.2.2 特点291

2.2.3 影响294

2.2.4 政策296

2.3 评论297

3.国内流动人口研究301

3.1 发达国家国内人口流动研究301

3.1.1 概况301

3.1.2 有关发达国家国内人口流动的研究综述302

3.1.3 发达国家有关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政策与管理经验309

3.1.4 评价314

3.2 发展中国家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研究314

3.2.1 概况314

3.2.2 有关发展中国家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综述315

3.2.3 发展中国家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政策与管理经验321

3.2.4 评价324

4.外文文献中对中国国内人口流动的研究326

4.1 概况326

4.2 对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综述327

4.2.1 模式与流向327

4.2.2 决定因素328

4.2.3 影响330

4.3 评价332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