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TS系统工程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贺国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6299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交通运输-自动化系统-系统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ITS系统工程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基础篇1
第1章 系统的基本问题2
系统的概念[1][2][3]2
系统的分类[2][3]5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5
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5
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6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6
小系统、大系统与巨系统[1]7
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7
开放复杂巨系统[1]7
巨系统7
复杂巨系统8
开放复杂巨系统9
系统的分层[2]10
几个重要的概念简介11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11
系统动特性(或称为动态特性)12
时不变系统与时变系统13
稳定性14
鲁棒性15
不确定性15
本章小结18
第2章 系统工程的基本问题19
系统工程的概念[4][5][6]19
系统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1
系统工程学的特征22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24
霍尔的“三维结构”[1]24
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1]26
硬系统方法和软系统方法[2][10]27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1]31
系统工程的应用概述[1][4]34
本章小结34
第3章 交通系统的系统观36
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分析[11]36
交通系统目标分析37
交通系统的环境39
交通系统的特点分析40
交通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41
按交通方式组成的交通系统结构42
按覆盖范围划分的交通系统结构42
按照交通方式服务对象划分的交通系统结构42
按照功能关系分层的交通系统结构43
交通系统调控层次结构45
交通系统调控层次结构的重要性45
交通系统调控层次结构图45
对交通系统调控层次结构图的说明46
应用交通系统调控层次结构的注意事项50
本章小结51
第4章 对ITS的认识和分析53
ITS发展历程的回顾[14][15]53
世界交通面临的共同问题53
解决交通问题的出路在于“一体化”和“智能化”[16]54
关于ITS名称的来历54
与ITS有关的前期基础工作[17]55
ITS初创期(1985~1993)的概况[17]56
ITS进入发展期后的主要进展58
美国、欧洲、日本发展ITS战略的对比分析61
对ITS内涵的探讨63
对ITS争论的观点63
ITS的通俗解释64
ITS的内涵64
ITS的主要属性和本质性内容65
为什么ITS的核心是智能化?[19][20]67
ITS名称明确地表明了智能化是其核心67
从科技进步来理解ITS的核心是智能化[23]68
对智能化的通俗理解71
交通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智能化73
智能化的理论依据74
ITS与一般交通系统的区别74
ITS的发展现状分析76
系统的发展阶段76
技术成分77
商品化77
标准化77
理论研究77
关于一体化交通系统78
从“Integrated”翻译谈起78
什么是交通系统的一体化[24]78
交通系统智能化与一体化的关系81
发展ITS是一项系统工程[26][27]85
本章小结85
第2篇 研究篇87
第5章 系统工程定性分析方法概要88
集体创造性思考法(头脑风暴法)[30]88
5W1H法[30]89
Synetics方法[31]89
矩阵表示法[31]90
水平思考法[30]91
K.J.法[1]92
NGT法[30]93
结构模型法[32]93
DEMATEL法[30]97
本章小结103
第6章 系统建模问题104
系统建模概述104
为什么要建模104
系统建模的原则105
系统建模的过程[33]106
模型的分类108
系统建模方法的分类111
ITS的系统建模问题112
物理问题和事理问题[1]112
ITS的系统建模问题的特点113
关于人-机系统[35][32]113
人-机的性能对比113
人的功能115
人的因素117
本章小结119
第7章 系统预测问题——交通流短时预测方法研究121
一般预测问题及方法概述121
预测在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21
预测的类型[36]122
一般预测方法[37]122
预测的基础[36]123
预测的局限性[36]124
ITS中的预测问题124
交通流短时预测问题概述124
交通流短时预测的必要性124
从控制角度看交通流预测[38]125
交通流短时预测的方法分类[39]126
数学符号定义126
4种基本的线性预测模型[40]127
对线性预测模型的改进128
Box-Cox法128
ARIMA时间序列分析法[41]128
自适应权重联合模型[42]129
多因素联合模型129
自适应权重系统的实时应用129
模型的对比与讨论130
卡尔曼(Kalman)滤波预测法131
卡尔曼滤波原理模型[43]131
卡尔曼滤波算法133
性能评价[44]134
讨论134
非参数回归预测法[45]135
基本原理135
算法135
性能分析及讨论136
KARIMA模型预测方法[46]137
基本原理137
Kohonen神经网络137
六角形Kohonen图与ARIMA模型的结合139
讨论139
状态空间重构预测方法[47][48]140
基本原理140
算法140
应用结果140
讨论141
基于小波分析的预测方法142
WDR原理[51]142
预测过程142
对参数选取的讨论144
示例147
本章小结148
第8章 系统优化方法150
优化理论概述[54][55][56]150
基本概念151
优化问题及其分类152
优化算法及其分类155
计算复杂性[58]157
问题复杂性分类[58]157
ITS中涉及的优化问题及其特点158
遗传算法[59][60]159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61]159
遗传算法的技术细节160
遗传算法评述164
遗传算法的改进[62]164
免疫遗传算法[63][64][58]165
免疫遗传算法流程165
免疫算子166
禁忌搜索算法[58][65][66]168
概述168
禁忌搜索算法流程172
禁忌搜索算法的参数172
禁忌搜索算法评述175
禁忌搜索算法的改进175
模拟退火算法[67][68][58]176
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思路176
模拟退火算法的流程图177
模拟退火算法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178
模拟退火算法的评述180
蚁群算法[69]181
蚁群算法的基本思路181
蚁群算法的基本步骤[70][71]181
蚁群算法的评述184
混合型算法示例—GASA算法[58][66][74]184
GASA算法的出发点184
GASA算法的结构特点185
其他混合型算法综述[75]187
城市交通控制中的优化问题187
城市交通控制问题概述[76][77][82]188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190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提法[78]192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192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最优控制中的预测问题[79]193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最优控制的决策问题[80]194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几何空间描述194
解决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中最优控制问题的途径[81]196
本章小结197
第3篇 管理篇199
第9章 系统开发问题200
系统的生命周期[83]200
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论[83]201
“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201
设计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的相互关系201
系统方案设计[83][84]202
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202
可行性分析203
制定系统开发计划203
系统功能分析206
时间基线分析[84]209
系统功能分配[3]210
系统初步设计的要求216
系统设计的评价[83]216
系统详细设计[83]216
详细设计的要求216
子系统、部件和零件的设计218
样机研制、试验和鉴定218
本章小结219
第10章 系统开发的风险分析220
概述[30][83]220
有关概念221
风险与风险因子221
风险的分类222
等风险曲线222
风险的辨识[84]223
风险的估计224
技术风险的估计224
进度风险的估计226
费用风险的估计229
风险的管理231
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技术231
减小风险的途径232
本章小结238
第11章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239
概述239
可靠性的度量[32][83]239
故障率239
可靠性函数242
零部件的可靠性与系统可靠性的关系243
有关的参数245
系统生命周期中的可靠性[83]250
可靠性分析方法[30][83]251
故障模式、影响和关键分析(FMECA)251
故障树分析(FTA)[30]253
可靠性预测[30]256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30]258
单个因素对人的可靠性影响258
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分析258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型[83]259
人的出错率预测法260
两个作业的可靠性模型261
系统安全性262
危险评价262
危险的控制264
本章小结265
第12章 系统开发进度管理267
概述267
进度计划的制定[83]267
工作分解结构268
利用工作分解结构编制计划进度的方法[84]270
利用工作分解结构编制计划进度的步骤272
计划网络分析基础272
网络图概念[56]273
绘制网络图的规则274
关键路线法(CPM)[83]276
路线与关键路线276
时间参数277
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85]281
网络计划的优化283
计划评审技术(PERT)[30]287
图解评审法(GERT)[85]289
GERT网络的特征与符号289
GERT的一般步骤291
GERT的基本方法292
本章小结296
参考文献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