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康太,李英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573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中国、东南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的关系1
第一节 东南亚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1
第二节 东南亚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及西方文化5
第三节 东南亚伦理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接受与改造11
第一章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16
第一节 儒家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16
一 儒家伦理道德的哲学基础——天人关系论17
二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22
三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40
第二节 道教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42
一 道教伦理道德的哲学基础——道德本体论42
二 道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44
三 道教伦理的基本特征49
第三节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53
一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53
二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56
三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60
第四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及其特征64
一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64
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68
第二章 儒释道与越南儒学及越南传统思想道德70
第一节 越南主体民族的起源与中国文化在越南的传播70
一 京族寻根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和越南的历史渊源71
二 儒释道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74
第二节 儒释道与越南儒学的特征81
一 儒释道并重与越南儒学81
二 忠孝信义与儒家伦理84
三 忠君爱国与民族精神86
四 “男尊女卑”与妇女地位88
第三节 越南文化与“适应越南国情”的中国文化90
一 中国儒学与越南儒学的“忠”“孝”观念差异90
二 汉传佛教、中国道教与越南的佛教、道教的区别92
三 中国文化与越南文化中的妇女观念差别95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南传及其在老挝、柬埔寨的本土化98
第一节 老挝、柬埔寨的文化寻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南传98
一 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与老挝、柬埔寨的民族关系99
二 老挝、柬埔寨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以及华人的迁居史101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老挝、柬埔寨的传播和影响104
第二节 多元文明与老挝、柬埔寨的思想道德传统106
一 慈悲观念、轮回思想与博爱众生106
二 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和重视家庭108
三 团结礼让、追求和谐与平等公正110
四 尊重生命、热爱自然和天人协调111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在老挝、柬埔寨的本土化过程112
一 儒家思想对老挝、柬埔寨民族文化的影响113
二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在老挝、柬埔寨的本土化115
第四章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南传佛教与泰国的伦理思想117
第一节 泰族之根与中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117
一 泰族的起源与中泰两国间的历史交往118
二 华人移民与泰华社会的形成119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南传佛教与泰国伦理文化120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伦理文化的特征121
二 小乘佛教与泰国伦理文化的特征123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泰国伦理思想的异同125
一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泰国伦理思想的相近性125
二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泰国伦理思想的差异性128
第五章 南传佛教、儒家思想与缅甸的伦理文化132
第一节 中缅两国的族群渊源与“胞波”情谊132
一 缅甸民族的分类及其特点133
二 缅甸各民族的先祖与中国西南民族集团135
第二节 缅华社会的形成与中国文化在缅甸的传播138
一 缅甸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39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缅甸的传播与生根141
第三节 缅甸伦理文化:南传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的交流和融合144
一 儒家伦理道德与南传佛教在缅甸的融合144
二 南传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在缅甸伦理文化中的分野148
第六章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存扬152
第一节 中国与马来半岛的文化交往和马华社会的形成152
一 马来族的族源与中马两国间的文化往来153
二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马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55
第二节 多民族文化的并存与马来西亚的共同价值观158
一 马来文化、华人文化和印度文化159
二 多元文化共存的原因与共同价值观的形成164
第三节 马来西亚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保存168
一 孝悌为根,家族为本168
二 忠恕之道,中庸和谐170
三 信义为重,自强不息172
四 尊师重教,德育为先174
第七章 新加坡的儒学运动与“共同价值观”178
第一节 新加坡儒学运动与“新加坡模式”的儒家文化工程178
一 新加坡开埠与“儒学运动”179
二 多种族社会与“新加坡模式”的儒学运动181
第二节 儒家的思想传统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183
一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184
二 家庭为根,社会为本186
三 关怀扶持,尊重个人187
四 求同存异,协商共识188
五 种族和谐,宗教宽容189
第三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90
一 强化“国家意识”,坚持爱国教育191
二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实施德治教育193
三 以民为本,国家执政之基195
四 “家和万事兴”,重视家庭价值观196
第八章 印度尼西亚的“孔教”与伊斯兰文化的化合199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之根与华人社会的形成及发展200
一 印尼民族的构成及主要民族的起源200
二 中国和印尼的历史交往与文化往来202
三 印尼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204
第二节 华人的“三教合一”文化与“孔教”的特殊性205
一 印尼华人文化的“三合一”特征206
二 儒家思想与印尼华人“孔教”207
第三节 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及其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的化合210
一 伊斯兰教在印尼的传播与发展211
二 爪哇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的复合体215
第九章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文莱“马来伊斯兰教君主制”文化219
第一节 中国与文莱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219
一 中国与文莱在历史上的友好往来220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莱的传播与弘扬221
第二节 文莱“马来伊斯兰教君主制”文化及其特质223
一 多民族国家与文莱的伊斯兰文化特质223
二 “马来伊斯兰教君主制”与文莱社会的现代化227
第三节 儒家传统思想与伊斯兰伦理的同一性与矛盾性230
一 儒家传统思想与伊斯兰伦理的同一性231
二 儒家传统思想与伊斯兰伦理的矛盾性234
第十章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菲律宾伦理道德的特征238
第一节 中国与菲律宾的文化交往及历史评价238
一 中国与菲律宾的文化渊源与商贸往来239
二 关于中国传统思想对菲律宾文化影响的历史评价243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菲律宾伦理道德的特征245
一 天主教文化与菲律宾人的社会伦理观245
二 中国文化与菲律宾人的家庭伦理观248
第三节 中西方的文化影响与菲律宾伦理道德的变革250
一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对菲律宾伦理文化的影响251
二 西方文化对菲律宾传统思想道德的影响257
第十一章 “南岛语族”寻根与“太平洋风格”263
第一节 南太平洋诸岛与中国大陆的文化往来264
一 中国大陆与南太平洋诸岛的历史渊源264
二 中国移民与南太平洋诸岛华人文化265
第二节 南太平洋诸岛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思想文化传统266
一 忠诚淳朴,与人为善267
二 族群和谐、荣辱与共268
三 崇尚自然,天人同乐268
第三节 中国思想道德传统与“太平洋风格”269
一 “人—人”关系与整体利益270
二 礼仪并重与重礼轻仪271
三 “和而不同”与“太平洋风格”271
第十二章 海南岛:中国传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中转站274
第一节 中国文明的海上南传线路与海南岛的地位和作用274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在海南岛的交流与融合279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和繁荣279
二 东南亚传统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与化合282
第三节 海南传统思想道德及其基本特征287
一 克己循礼,宽厚有容287
二 知书达理,儒雅平和288
三 知辱明耻,诚朴务实290
四 重义轻利,侮必相御291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