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项目质量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长峰,李英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2253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项目质量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第1章 项目质量管理概论1
1.1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
1.1.1 过程的概念1
1.1.2 产品的概念1
1.1.3 质量概念2
1.2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4
1.2.1 质量管理概念4
1.2.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
1.2.3 质量策划5
1.2.4 质量保证6
1.2.5 质量控制6
1.2.6 质量改进7
1.3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7
1.3.1 工业时代以前的管理——操作者的质量管理7
1.3.2 工业时代的质量管理8
1.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11
1.4.1 工程项目的过程及各参与主体11
1.4.2 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系统过程13
1.4.3 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13
1.4.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及其基础工作20
1.5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法规23
1.5.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23
1.5.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24
1.5.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基本制度25
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27
2.1 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27
2.1.1 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0族标准27
2.1.2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30
2.1.3 质量管理原则30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32
2.2.1 概述32
2.2.2 管理职责34
2.2.3 资源管理36
2.2.4 产品实现36
2.2.5 测量、分析和改进39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持续改进41
2.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41
2.3.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一般步骤41
2.3.3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3
2.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44
2.4.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44
2.4.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6
2.5 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47
2.5.1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47
2.5.2 施工质量体系结构48
2.5.3 质量体系文件49
2.5.4 质量体系审核50
2.5.5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和评价50
第3章 项目质量形成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51
3.1 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51
3.1.1 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51
3.1.2 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51
3.1.3 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51
3.1.4 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51
3.1.5 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51
3.1.6 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52
3.1.7 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52
3.2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52
3.2.1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52
3.2.2 项目质量工程技术体系53
第二篇 项目质量规划56
第4章 质量功能配置(QFD)技术56
4.1 质量功能配置概述56
4.1.1 质量功能配置的提出与发展56
4.1.2 质量功能配置概念57
4.1.3 实施质量功能配置的作用与效益58
4.2 质量功能配置方法与步骤59
4.2.1 QFD四阶段分解法59
4.2.2 质量屋60
4.3 QFD中用户需求的提取和分析技术61
4.3.1 用户需求的获取61
4.3.2 用户需求的整理与综合62
4.4 质量屋的建立64
4.4.1 确定用户需求64
4.4.2 用户需求规划64
4.4.3 用户需求到产品技术特征的转化66
4.4.4 用户需求和技术特征的关系矩阵67
4.4.5 技术特征排序及技术竞争性评估68
4.4.6 技术特征自相关矩阵69
4.4.7 设置技术特征目标值70
4.4.8 产品设计方案评估72
4.4.9 质量屋的完整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检查72
4.5 QFD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案例77
4.5.1 软件需求管理的现状与问题77
4.5.2 基于质量屋(HOQ)的软件需求分析和映射法简介79
4.5.3 软件质量机能展开(SQFD)模型83
第5章 项目质量设计方法和技术93
5.1 健壮设计93
5.1.1 健壮设计的基本概念93
5.1.2 Taguchi健壮设计法的基本内容97
5.2 系统可靠性设计99
5.2.1 系统可靠性设计概述99
5.2.2 系统可靠性主要特征量99
5.2.3 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建立100
5.2.4 系统可靠性预计100
5.2.5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101
5.3 基于QFD方法的质量设计优化技术104
5.3.1 基于QFD的质量特征并行优化问题及处理策略105
5.3.2 基于QFD的质量特征并行优化方法106
5.3.3 基于QFD的质量特征并行优化模型建立108
5.3.4 基于QFD的质量特征并行优化典型案例分析与验证109
第6章 项目质量规划的编制111
6.1 项目质量规划概述111
6.2 项目质量规划的工具和方法111
6.3 项目质量规划的内容113
6.3.1 项目质量规划的依据113
6.3.2 项目质量规划的内容113
6.3.3 项目质量规划案例113
第三篇 项目质量保证120
第7章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120
7.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20
7.1.1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20
7.1.2 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奖罚制度120
7.2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120
7.2.1 技术管理系统120
7.2.2 专业技术管理121
7.2.3 技术文档管理122
7.2.4 文件信息管理办法123
第8章 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124
8.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124
8.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124
8.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124
8.2.2 开工前的质量监督124
8.2.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124
8.2.4 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125
8.2.5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125
第9章 承包单位的资质和实施单位的选择126
9.1 承包单位的资质分类与等级126
9.1.1 承包单位的资质分类126
9.1.2 承包单位的资质等级127
9.2 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等级128
9.2.1 甲级128
9.2.2 乙级128
9.2.3 丙级128
9.2.4 丁级128
9.3 工程建设监理招标投标与管理128
9.3.1 建设监理的中心任务129
9.3.2 建设监理的范围129
9.3.3 建设监理招标投标的分类130
9.3.4 监理招标文件的编制132
9.3.5 对监理单位进行资格审查134
9.3.6 监理投标的关键性工作135
9.3.7 监理招标的开标、评标与决标136
9.4 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选择136
9.4.1 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136
9.4.2 施工招标投标及管理141
第10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和事故处理148
10.1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与处理148
10.1.1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成因148
10.1.2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149
10.2 工程质量事故特点与分类152
10.2.1 工程质量事故概念152
10.2.2 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152
10.2.3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152
10.3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153
10.3.1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153
10.3.2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156
10.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156
10.4.1 重大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规定156
10.4.2 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157
10.4.3 质量事故处理所需的资料157
10.4.4 质量事故原因分析158
10.4.5 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160
10.4.6 质量事故处理的施工方案及审定163
10.4.7 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163
第四篇 项目质量分析与控制165
第11章 项目质量分析技术和方法165
11.1 质量统计基本知识165
11.1.1 总体、样本及统计推断工作过程165
11.1.2 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165
11.1.3 质量数据的分类167
11.1.4 质量数据的特征值167
11.2 常用的项目质量统计分析方法170
11.2.1 统计分析表法170
11.2.2 分层法170
11.2.3 直方图法172
11.2.4 排列图175
11.2.5 因果图176
11.2.6 散布图177
11.2.7 控制图179
11.2.8 方差分析179
11.2.9 回归分析184
11.3 抽样检验方案185
11.3.1 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185
11.3.2 抽样检验方案基本类型186
11.3.3 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187
第12章 项目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191
12.1 统计过程控制191
12.1.1 控制图基本原理191
12.1.2 控制图的种类和选用193
12.1.3 控制图分析195
12.2 工序能力控制196
12.2.1 工序能力的概念196
12.2.2 工序能力指数197
12.2.3 工序能力指数计算197
第13章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和运行203
13.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203
13.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204
13.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204
第14章 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质量控制206
14.1 概述206
14.1.1 勘察设计质量的概念及控制依据206
14.1.2 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的要点207
14.2 项目设计方案质量控制220
14.2.1 总体设计质量控制220
14.2.2 初步设计质量控制221
14.2.3 技术设计质量控制222
14.3 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223
14.3.1 施工图设计内容、要求及监理程序223
14.3.2 施工图审核226
14.3.3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227
14.3.4 设计变更控制229
第15章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231
15.1 概述231
15.2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238
15.2.1 施工承包单位资质的核查238
15.2.2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的审查239
15.2.3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242
15.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246
15.3.1 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246
15.3.2 作业技术活动运行过程的控制255
15.3.3 作业技术活动结果的控制261
15.3.4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手段266
第16章 设备采购、制造与安装质量控制269
16.1 设备采购质量控制269
16.1.1 市场采购设备的质量控制269
16.1.2 向生产厂家订购设备的质量控制270
16.2 设备制造的质量控制271
16.2.1 设备制造的质量监控方式271
16.2.2 设备制造前的质量控制272
16.2.3 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监控273
16.3 设备的检查验收275
16.3.1 设备检验的要求276
16.3.2 设备检验的质量控制276
16.3.3 设备检验方法277
16.3.4 不合格设备的处理277
16.4 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278
16.4.1 设备安装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278
16.4.2 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278
16.4.3 设备试运行的质量控制280
第17章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281
17.1 概述281
17.1.1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的构成281
17.1.2 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的编制指导思想281
17.1.3 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的编制依据及其相互关系281
17.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术语和基本规定282
17.2.1 施工质量验收的有关术语282
17.2.2 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规定283
17.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284
17.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286
17.4.1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286
17.4.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288
17.4.3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288
17.4.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290
17.4.5 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295
17.4.6 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与组织295
17.4.7 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收程序与组织295
17.4.8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备案296
参考文献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