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益农,杨雪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565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临床药学1
1.1临床药动学1
1.1.1药物的体内过程1
1.1.2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4
1.1.3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设计5
1.2药效学7
1.2.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7
1.2.2药物剂量-效应关系9
1.2.3药物作用机制9
1.2.4药物和受体学说10
1.2.5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1
1.3时间药理学13
1.3.1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3
1.3.2时间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14
1.4药物不良反应16
1.4.1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16
1.4.2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16
1.4.3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价17
1.4.4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17
1.4.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18
1.4.6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19
1.4.7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20
1.5药物相互作用21
1.5.1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22
1.5.2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22
1.5.3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25
1.5.4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25
1.5.5中药、中西药相互作用26
2食管疾病27
2.1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27
2.1.1概述27
2.1.2病因和发病机制27
2.1.3诊断要点28
2.1.4治疗对策29
2.1.5治疗药物29
西咪替丁29
雷尼替丁30
法莫替丁31
尼扎替丁31
奥美拉唑32
兰索拉唑33
泮托拉唑34
雷贝拉唑34
埃索美拉唑35
多潘立酮35
莫沙必利36
西沙必利36
2.2Barrett食管的药物治疗37
2.2.1概述37
2.2.2病因和发病机制37
2.2.3诊断要点37
2.2.4治疗对策38
2.2.5治疗药物38
西咪替丁38
雷尼替丁39
法莫替丁39
尼扎替丁39
奥美拉唑39
兰索拉唑39
泮托拉唑39
雷贝拉唑39
埃索美拉唑39
2.3贲门失弛缓症的药物治疗39
2.3.1概述39
2.3.2病因和发病机制40
2.3.3诊断要点41
2.3.4治疗对策41
2.3.5治疗药物42
硝酸甘油42
硝酸异山梨酯43
硝苯地平44
三唑仑45
氟西汀46
阿普唑仑46
地西泮48
2.4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药物治疗49
2.4.1概述49
2.4.2病因和发病机制49
2.4.3诊断要点49
2.4.4治疗对策50
2.4.5治疗药物51
硝苯地平51
匹维溴铵51
马来酸曲美布汀51
2.5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药物治疗52
2.5.1概述52
2.5.2病因和发病机制52
2.5.3诊断要点53
2.5.4治疗对策53
2.5.5治疗药物53
生长抑素53
奥曲肽54
3胃、十二指肠疾病55
3.1急性胃炎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药物治疗55
3.1.1急性胃炎55
3.1.2急性胃黏膜病变56
3.1.3急性胃炎治疗的合理用药58
3.2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58
3.2.1概述58
3.2.2病因和发病机制59
3.2.3病理改变60
3.2.4临床表现60
3.2.5诊断要点61
3.2.6治疗措施62
3.2.7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合理选药64
3.2.8慢性胃炎治疗的合理用药64
3.2.9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药物65
阿莫西林65
克拉霉素66
替硝唑66
甲硝唑66
呋喃唑酮67
四环素68
氧氟沙星68
左氧氟沙星68
米诺环素68
盐酸小檗碱69
得铋泰69
枸橼酸铋钾69
胶体果胶铋71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72
硫糖铝72
复方氢氧化铝74
磷酸铝凝胶74
吉法酯75
米索前列醇75
瑞巴派特77
替普瑞酮77
蒙脱石78
麦滋林-S79
胃膜素79
复方胃膜素80
氢氧化铝80
三硅酸镁81
碳酸钙82
铝碳酸镁83
氧化镁83
甘草锌84
甘珀酸钠85
佳胃得片85
胸腺蛋白口服液85
阿托品86
颠茄86
3.3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治疗86
3.3.1概述86
3.3.2病因和发病机制86
3.3.3诊断要点91
3.3.4治疗对策91
3.3.5.抗溃疡病药物92
碳酸氢钠92
复方碳酸氢钠片93
大黄苏打片93
氧化镁93
三硅酸镁94
氢氧化铝94
铝碳酸镁95
胃得乐95
复方铝酸铋片95
阿托品99
颠茄99
丙胺太林99
溴甲阿托品99
奥芬溴铵99
戊沙溴铵99
甲溴贝那替嗪99
格隆溴铵100
丁溴东莨菪碱100
痛痉平100
獐牙菜苦苷100
哌仑西平101
西咪替丁102
雷尼替丁103
法莫替丁103
尼扎替丁104
罗沙替丁104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105
奥美拉唑106
兰索拉唑108
埃索美拉唑108
雷贝拉唑109
泮托拉唑110
3.4胃泌素瘤的药物治疗111
3.4.1概述111
3.4.2病因和发病机制111
3.4.3诊断要点112
3.4.4治疗对策113
3.4.5治疗药物113
3.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114
3.5.1概述114
3.5.2病因和发病机制114
3.5.3诊断要点115
3.5.4治疗对策115
3.5.5治疗药物种类115
3.5.6治疗药物介绍116
二甲硅油116
稀盐酸117
康胃素117
乳酶生117
干酵母117
多酶片118
胃蛋白酶118
淀粉酶118
得每通、康彼身、复方康彼身、达吉胶囊118
3.5.7合理选药118
3.6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119
3.6.1概述119
3.6.2病因和发病机制119
3.6.3诊断要点120
3.6.4治疗对策121
3.6.5治疗药物121
维生素K122
维生素K1123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124
氨甲环酸124
氨基己酸126
氨甲苯酸126
酚磺乙胺127
卡巴克络127
巴酶128
凝血酶原复合物128
凝血酶129
去甲肾上腺素129
孟氏液130
3.6.6合理选药130
4小肠、大肠疾病135
4.1吸收不良综合征的药物治疗135
4.1.1概述135
4.1.2病因和发病机制135
4.1.3诊断要点136
4.1.4治疗对策136
4.1.5治疗药物137
叶酸137
维生素B12138
维生素A138
胰酶139
中/长链脂肪乳140
4.1.6合理用药140
4.2小肠细菌过度繁殖的药物治疗140
4.2.1概述140
4.2.2病因和发病机制140
4.2.3临床表现143
4.2.4诊断要点143
4.2.5治疗对策144
4.2.6治疗药物145
利福昔明145
头孢曲松钠146
四环素147
替硝唑148
甲硝唑149
左氧氟沙星149
谷氨酰胺149
双歧杆菌、双歧三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150
4.3蛋白丢失性胃肠病150
4.3.1概述150
4.3.2病因和发病机制150
4.3.3诊断要点151
4.3.4治疗对策152
4.3.5治疗药物153
氢化可的松153
环孢素153
生长抑素153
4.4Whipple病的药物治疗153
4.4.1概述153
4.4.2病因和发病机制154
4.4.3病理改变155
4.4.4临床表现156
4.4.5诊断要点157
4.4.6治疗对策158
4.4.7治疗药物159
复方磺胺甲噁唑159
磺胺间甲氧嘧啶161
红霉素162
盐酸米诺环素163
美罗培南164
干扰素γ164
头孢曲松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164
4.5缺血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164
4.5.1概述164
4.5.2病因和发病机制165
4.5.3诊断要点165
4.5.4治疗策略167
4.5.5治疗药物167
盐酸罂粟碱167
丹参注射液168
4.6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168
4.6.1概述168
4.6.2病因和发病机制169
4.6.3诊断要点170
4.6.4治疗对策171
4.6.5治疗药物171
柳氮磺吡啶174
美沙拉嗪176
奥沙拉嗪178
巴沙拉嗪179
泼尼松181
泼尼松龙181
氢化可的松182
甲泼尼龙184
地塞米松18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85
布地奈德187
6-巯基嘌呤188
硫唑嘌呤189
甲氨蝶呤190
环孢素191
他克莫司193
麦考酚酸酯195
英夫利昔196
布拉酵母菌198
双歧杆菌、双歧三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199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199
乳酸菌素199
4.7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药物治疗202
4.7.1概述202
4.7.2病因和发病机制202
4.7.3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202
4.7.4治疗对策203
4.7.5治疗药物203
糖皮质激素203
色甘酸二钠205
4.8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205
4.8.1概述205
4.8.2病因和发病机制206
4.8.3诊断要点207
4.8.4治疗对策208
4.8.5治疗药物208
匹维溴铵208
马来酸曲美布汀208
莫沙必利209
替加色罗209
盐酸洛哌丁胺210
考来烯胺211
乳果糖212
聚乙二醇4000213
比沙可啶213
多库酯钠214
氟西汀215
4.9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治疗215
4.9.1概述215
4.9.2病因和发病机制215
4.9.3诊断要点216
4.9.4治疗对策217
4.9.5治疗药物218
4.10肠气囊肿症的药物治疗219
4.10.1概述219
4.10.2病因和发病机制219
4.10.3诊断要点221
4.10.4治疗对策222
4.11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的药物治疗222
4.11.1概述222
4.11.2病因和发病机制223
4.11.3诊断要点223
4.11.4治疗对策224
4.12大肠息肉病的药物治疗224
4.12.1概述224
4.12.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224
塞来昔布227
舒林酸229
4.12.3幼年性结肠息肉病230
4.12.4Peutz-Jeghers综合征230
附:息肉切除术后随访指南——美国结直肠癌多中心工作组和美国癌症协会的最新共识(2006)(摘要)231
5肠道感染性疾病235
5.1感染性腹泻的药物治疗235
5.1.1概述235
5.1.2病因和发病机制235
5.1.3诊断要点236
5.1.4治疗对策237
5.1.5治疗药物238
口服补液盐Ⅱ238
阿托品238
山莨菪碱239
吡哌酸239
左氧氟沙星240
环丙沙星241
复方磺胺甲噁唑243
阿莫西林243
头孢羟氨243
呋喃唑酮244
磷霉素244
甲硝唑244
庆大霉素245
盐酸小檗碱245
蒙脱石245
地芬诺酯246
复方地芬诺酯片246
洛哌丁胺247
5.1.6合理用药247
5.1.7病毒性肠炎的药物治疗250
5.1.8细菌性痢疾的药物治疗251
5.2伤寒、副伤寒的药物治疗253
5.2.1概述253
5.2.2病因和发病机制253
5.23诊断要点254
5.2.4治疗原则254
5.3阿米巴肠炎的药物治疗255
5.3.1概述255
5.3.2病因和发病机制255
5.3.3诊断要点255
5.3.4治疗对策256
5.3.5治疗药物256
甲硝唑256
二氯尼特糠酸酯256
5.4肠道寄生虫病的药物治疗257
5.4.1蛔虫病257
5.4.2烧虫病258
5.4.3鞭虫病258
5.4.4钩虫病259
5.4.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260
5.4.6抗寄生虫药260
阿苯达唑260
5.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炎的药物治疗261
5.5.1概述261
5.5.2病因和发病机制261
5.5.3诊断要点262
5.5.4治疗对策263
5.5.5治疗药物264
甲硝唑264
盐酸万古霉素265
替考拉宁266
杆菌肽266
考来烯胺267
5.5.6微生态制剂267
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267
口服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268
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268
口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制剂268
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268
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269
口服双歧杆菌、酪酸菌活菌制剂269
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269
嗜酸乳酸杆菌死菌制剂269
5.5.7合理用药269
5.6肠结核的药物治疗271
5.6.1概述271
5.6.2病因和发病机制271
5.6.3诊断要点271
5.6.4治疗对策272
5.6.5常用的抗结核药物273
异烟肼273
利福平274
乙胺丁醇275
吡嗪酰胺275
链霉素276
对氨基水杨酸钠276
利福喷汀276
丙硫异烟胺277
乙硫异烟胺277
环丝氨酸278
卷曲霉素278
阿米卡星278
5.7结核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279
5.7.1概述279
5.7.2病因和发病机制279
5.7.3诊断要点279
5.7.4治疗对策279
5.7.5治疗药物280
6肝脏疾病281
6.1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281
6.1.1甲、戊型病毒性肝炎281
复方甘草甜素284
甘草酸二胺286
6.1.2乙型病毒性肝炎287
干扰素α291
聚乙二醇干扰素295
拉米夫定297
阿德福韦酯300
恩替卡韦301
6.1.3丙型病毒性肝炎303
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306
利巴韦林306
6.1.4丁型病毒性肝炎307
6.2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309
6.2.1概述309
6.2.2病因和发病机制309
6.2.3诊断要点310
6.2.4治疗对策311
6.2.5治疗药物312
美他多辛312
己酮可可碱312
多烯磷脂酰胆碱314
腺苷蛋氨酸314
维生素E315
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316
6.3药物性肝病的治疗319
6.3.1概述319
6.3.2病因和发病机制319
6.3.3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320
6.3.4诊断要点321
6.3.5治疗对策323
6.3.6治疗药物324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324
硫普罗宁324
促肝细胞生长素325
茴三硫325
甘草酸二胺326
复方甘草甜素326
多烯磷脂酰胆碱326
腺苷蛋氨酸326
6.4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药物治疗326
6.4.1概述326
6.4.2病因和发病机制326
6.4.3诊断要点327
6.4.4治疗对策328
6.4.5治疗药物330
泼尼松330
硫唑嘌呤331
6.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治疗332
6.5.1概述332
6.5.2病因和发病机制332
6.5.3诊断要点333
6.5.4治疗对策336
6.5.5治疗药物337
熊去氧胆酸337
秋水仙碱338
环孢素A339
6.5.6合理用药341
6.6肝硬化的抗纤维化药物治疗341
6.6.1概述341
6.6.2病因和发病机制341
6.6.3诊断要点343
6.6.4治疗对策344
6.6.5治疗药物348
干扰素348
水飞蓟素349
维生素E349
青霉胺350
6.6.6合理用药350
6.7门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351
6.7.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1
脑垂体后叶素354
特利加压素354
生长抑素355
奥曲肽356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358
普萘洛尔359
6.7.2腹水的药物治疗361
呋塞米365
布美他尼367
螺内酯368
氨苯蝶啶369
阿米洛利370
人血白蛋白371
6.7.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371
头孢噻肟375
头孢他啶376
头孢曲松钠377
头孢哌酮378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79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80
氨曲南38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383
美罗培南384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385
诺氟沙星386
环丙沙星387
氧氟沙量387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388
庆大霉素388
妥布霉素389
阿米卡星390
克林霉素391
甲硝唑392
氟康唑392
伊曲康唑393
两性霉素B394
6.8肝性脑病的药物治疗395
6.8.1概述395
6.8.2病因和发病机制396
6.8.3诊断要点398
6.8.4治疗对策399
6.8.5治疗药物400
乳果糖400
拉克替醇401
谷氨酸钠401
盐酸精氨酸402
利福昔明片402
硫酸新霉素403
支链氨基酸403
鸟氨酸-门冬氨酸404
氟马西尼404
6.9肝肾综合征的药物治疗405
6.9.1概述405
6.9.2病因和发病机制405
6.9.3诊断要点406
6.9.4治疗对策407
6.9.5治疗药物407
盐酸多巴胺407
特利加压素408
奥曲肽409
盐酸米多君409
乙酰半胱氨酸410
6.9.6.合理选药411
6.10肝脓肿的药物治疗412
6.10.1细菌性肝脓肿的药物治疗412
青霉素钠*钾)413
头孢他啶415
头孢哌酮415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15
硫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416
甲硝唑、替硝唑416
6.10.2阿米巴肝脓肿的药物治疗417
甲硝唑418
替硝唑418
依米丁418
磷酸氯喹419
6.11肝内胆汁淤滞的药物治疗420
6.11.1概述420
6.11.2病因和发病机制420
6.11.3诊断要点421
6.11.4治疗对策421
6.11.5治疗药物422
熊去氧胆酸422
茴三硫422
丁醚二醇422
曲匹布通422
苯丙醇423
6.11.6合理选药423
6.12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治疗423
6.12.1概述423
6.12.2病因和发病机制424
6.12.3诊断要点424
6.12.4治疗对策424
6.12.5治疗药物424
青霉胺424
葡萄糖酸锌425
6.1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425
6.13.1概述425
6.13.2病因和发病机制426
6.13.3诊断要点426
6.13.4治疗对策427
6.13.5治疗药物428
(盐酸)二甲双胍428
吡咯列酮429
(马来酸)罗格列酮430
(盐酸)西布曲明431
奥利司他432
(还原型)谷胱甘肽433
维生素E433
腺苷蛋氨酸433
熊去氧胆酸433
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433
6.14妊娠脂肪肝的药物治疗436
6.14.1概述436
6.14.2病因和发病机制437
6.14.3病理437
6.14.4临床表现437
6.14.5诊断和鉴别诊断438
6.14.6治疗对策439
6.14.7治疗药物440
氢化可的松440
辅酶A440
维生素C440
三磷酸腺苷441
7胆道、胰腺疾病447
7.1胆石症的药物治疗447
7.1.1胆囊结石和急慢性胆囊炎447
7.1.2肝内胆管结石449
7.1.3治疗胆石症的药物450
去氢胆酸450
柳胺酚451
羟甲烟胺451
胆酸钠451
托尼奈酸片452
消炎利胆片452
山莨菪碱452
硫酸阿托品453
丁溴东莨菪碱453
曲匹布通453
硫酸镁453
非布丙醇454
羟甲香豆素454
苯丙醇454
桂美酸454
金钱草454
保胆健素455
腺苷蛋氨酸455
熊去氧胆酸455
鹅去氧胆酸456
葡醛内酯456
7.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药物治疗457
7.2.1概述457
7.2.2病因和发病机制457
7.2.3诊断要点458
7.2.4治疗对策459
7.2.5治疗药物461
熊去氧胆酸461
布地奈德、麦考酚酸酯、他克莫司461
7.3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461
7.3.1概述461
7.3.2病因和发病机制462
7.3.3诊断要点463
7.3.4治疗对策467
7.3.5AP药物治疗的进展469
7.3.6治疗药物472
甲磺酸加贝酯472
乌司他丁472
前列腺素E1473
7.4慢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473
7.4.1概述473
7.4.2病因和发病机制473
7.4.3诊断要点475
7.4.4治疗对策476
7.4.5胰酶制剂480
多酶片480
得每通480
达吉480
康彼身481
复方康彼身片481
8消化道肿瘤485
8.1食管癌的化疗485
8.1.1概述485
8.1.2病因和发病机制485
8.1.3诊断要点485
8.1.4治疗对策486
8.1.5食管癌化疗药物486
顺铂487
博来霉素488
甲氨蝶呤489
平阳霉素491
氟尿嘧啶491
依托泊苷493
重酒石酸长春瑞滨494
紫杉醇495
8.2胃癌的化疗496
8.2.1概述496
8.2.2病因和发病机制496
8.2.3诊断要点496
8.2.4治疗对策497
8.2.5胃癌化疗药物497
卡培他滨498
羟基喜树碱499
多柔比星499
表柔比星501
多西紫杉醇502
8.3结直肠癌的化疗503
8.3.1概述503
8.3.2病因和发病机制503
8.3.3诊断要点504
8.3.4治疗对策504
8.3.5结直肠癌化疗药物505
丝裂霉素506
长春新碱507
尿嘧啶替加氟508
奥沙利铂508
伊立替康509
8.4原发性肝癌的化疗510
8.4.1概述510
8.4.2病因和发病机制510
8.4.3诊断要点511
8.4.4治疗对策511
8.4.5肝癌治疗药物512
8.5胰腺癌的化疗513
8.5.1概述513
8.5.2病因和发病机制513
8.5.3诊断要点514
8.5.4治疗对策514
8.5.5胰腺癌的化疗药物515
吉西他滨515
8.6胆囊癌的化疗517
8.6.1概述517
8.6.2病因和发病机制517
8.6.3诊断要点517
8.6.4治疗对策518
8.6.5胆囊癌的化疗药物518
8.7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药物治疗519
8.7.1概述519
8.7.2病因和发病机制520
8.7.3诊断要点520
8.7.4治疗对策520
8.7.5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药物521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521
8.8胃肠道淋巴瘤的药物治疗522
8.8.1概述522
8.8.2病因和发病机制523
8.8.3诊断要点524
8.8.4治疗对策526
8.8.5药物528
美罗华528
环磷酰胺528
氟达拉滨529
9消化道疾病的营养治疗531
9.1肠道内营养531
9.1.1肠内营养的理论基础531
9.1.2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532
9.1.3肠内营养制剂534
爱伦多536
复方营养要素538
要素合剂538
匀浆肠内营养(通常称混合奶)538
安素540
能全素540
能全力541
瑞素542
瑞代542
瑞高544
瑞能545
瑞先546
9.1.4临床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及应用原则546
9.1.5肠内营养剂的投入方法548
9.2肠道外营养549
9.2.1概述549
9.2.2营养评定550
9.2.3肠道外营养治疗的方法和途径551
9.2.4肠外营养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52
9.2.5肠道外营养的常用药物554
长链脂肪乳(C14~24)注射液555
中/长链脂肪乳(C6~24)注射液556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559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560
丙氨酸谷氨酰胺注射液561
脂肪乳氨基酸17
葡萄糖(11%)注射液561
甘油磷酸钠注射液564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565
注射用水溶维生素565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566
9.2.6“全合一”三升(3L)袋配制程序566
中文索引569
英文索引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