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物鉴定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物鉴定指南
  • 张之恒主编;龚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120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物鉴定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和青铜时代1

一 青铜器的起源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1

二 中国青铜时代1

第二节 商代青铜器2

一 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和特征2

二 商代青铜器的类别4

(一)工具4

(二)兵器5

(三)礼器10

(四)乐器29

(五)杂器31

第三节 西周青铜器32

一 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和特征32

(一)西周早期32

(二)西周中期34

(三)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34

二 西周青铜器的类别37

(一)青铜农业工具37

(二)青铜工具39

(三)兵器39

(四)炊器和食器43

(五)酒器64

(六)盥、水器78

(七)乐器80

第四节 东周青铜器82

一 东周青铜器的一般特征82

二 东周青铜器的分期84

(一)春秋中晚期铜器的特征84

(二)战国时期铜器的特征85

三 东周青铜器的类别87

(一)兵器87

(二)饪食器94

(三)酒器103

(四)盥、水器109

(五)乐器114

(六)杂器120

第五节 传世伪作青铜器的鉴定122

一 历代仿制的青铜器122

二 铸造、器形和锈色辨伪123

(一)铸造辨伪123

(二)器形辨伪124

三 铭文、纹饰和锈蚀的辨伪125

(一)铭文辨伪125

(二)纹饰辨伪127

(三)锈蚀辨伪129

第一节 铜镜的演变轨迹和鉴定方法131

一 铜镜的起源131

二 铜镜的铸造132

三 铜镜的鉴定方法综述134

(一)镜形135

(二)镜钮135

(三)钮座135

(四)镜缘135

(五)主题纹饰136

(六)镜铭137

第二节 早期铜镜的鉴定139

一 齐家文化铜镜139

二 商代铜镜139

三 西周铜镜140

第三节 春秋战国铜镜的鉴定141

一 分期与特点141

二 类别与鉴定142

(一)素镜类142

(二)纯地纹镜142

(三)几何纹镜143

(四)动物纹镜145

(五)特殊工艺镜145

第四节 汉代铜镜的鉴定146

一 分期和特征147

二 类别和鉴定148

(一)蟠螭纹镜148

(二)连弧纹铭文镜149

(三)草叶纹镜149

(四)重圈铭文镜149

(五)星云镜150

(六)乳钉禽兽纹镜150

(七)规矩纹镜151

(八)变形四叶纹镜152

(九)神兽镜153

(十)夔凤、龙虎纹镜154

(十一)画像镜15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铜镜的鉴定157

一 六朝铜镜的一般特征157

二 类别和鉴定158

(一)神兽镜158

(二)变形四叶纹镜159

(三)瑞兽镜159

第六节 隋唐铜镜160

一 分期和特征161

二 类别和鉴定162

(一)瑞兽镜及四神十二生肖镜162

(二)瑞兽葡萄镜163

(三)瑞兽鸾鸟镜164

(四)禽鸟花枝镜164

(五)瑞花镜165

(六)人物故事镜167

(七)龙纹镜171

(八)特种工艺镜171

(九)八卦镜和万字镜172

第七节 宋代及其以后铜镜的鉴定173

一 分期和特征173

(一)宋镜分期和特点173

(二)金镜的特点174

(三)元镜、明清镜174

二 宋镜的类别和鉴定175

(一)素镜175

(二)花卉镜176

(三)双龙镜176

(四)神仙人物故事镜176

(五)八卦镜178

(六)吉祥铭文镜178

三 金镜的类别和鉴定178

(一)双鱼镜179

(二)双龙镜179

(三)人物故事镜180

(四)其他镜类181

四 元、明、清铜镜的类别和鉴定181

(一)龙纹镜181

(二)神仙人物故事镜182

(三)吉祥铭文镜183

第八节 铜镜的仿制和辨别183

一 铜镜的仿制183

二 仿制铜镜的特征和辨别185

第一节 中国金银器及其起源与发展188

一 金银的用途和基本特征188

二 中国金银器的产生、发展及其工艺特色188

第二节 金银器鉴定原则191

一 金银器质地鉴别191

(一)密度测试191

(二)颜色比较192

(三)听音视动192

(四)划印测试192

(五)察看印鉴192

二 器形、纹饰是鉴定时代的重要标准193

三 金银文物等级与价值评估194

第三节 先秦金银器195

一 金银首饰的鉴定195

(一)笄195

(二)耳环耳坠195

(三)冠饰195

(四)臂钏196

(五)项圈196

(六)带钩196

(七)饰牌197

二 金银器皿的鉴定199

(一)金盏、金匕199

(二)金杯199

第四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金银器200

一 金银首饰的鉴定200

(一)簪、钗200

(二)胜200

(三)步摇201

(四)金冠饰201

(五)金项链202

(六)手镯、臂钏203

(七)指环203

(八)带钩、带扣204

二 金银器皿的鉴定206

第五节 隋唐金银器208

一 金银首饰的鉴定208

二 金银器皿的鉴定211

(一)碗212

(二)盘212

(三)杯214

(四)壶217

(五)盒217

(六)铛、熏炉、熏球、渣斗、筹筒217

第六节 宋元明清金银器220

一 器类、纹饰与工艺特色220

二 金银首饰的鉴定221

(一)簪、钗221

(二)耳环耳坠221

(三)冠饰222

(四)手镯224

(五)带饰224

三 金银器皿的鉴定224

(一)盘225

(二)盒225

(三)杯225

(四)壶、执壶227

第一节 概述230

一 古钱币鉴定之目的与意义230

(一)为相关的学科提供确凿的实物证据230

(二)为确定古钱币文物价值提供依据231

(三)古钱币鉴定是钱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31

二 古钱币鉴定之内涵232

三 搞好古钱币鉴定应具备的基础知识232

(一)货币知识232

(二)历史知识232

(三)文字、书法、美学知识232

(四)考古知识233

(五)铸造知识233

(六)其他知识233

四 中国钱币的起源与发展233

第二节 商至西周的货币(原始货币)235

第三节 春秋战国钱币239

一 布币239

(一)空首大布239

(二)平肩弧足空首布240

(三)斜肩弧足空首布241

(四)耸肩尖足空首布241

(五)平首尖足布242

(六)平首圆足布242

(七)平首方足布243

二 刀币249

(一)齐刀249

(二)尖首刀251

(三)匽刀253

(四)直刀253

三 圜钱254

四 贝形钱256

第四节 秦汉隋铢两钱258

一 秦汉半两钱币258

(一)秦半两258

(二)汉半两259

二 五铢钱及其他260

(一)西汉五铢260

(二)东汉五铢260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钱币262

(四)隋五铢265

第五节 王莽钱币265

一 居摄时期的钱币265

二 宝货制钱币266

三 货币与货泉268

四 其他钱币270

第六节 唐五代十国钱币271

一 开元通宝271

(一)唐代开元通宝271

(二)五代十国开元通宝272

二 其他钱币274

第七节 宋代钱币277

一 北宋钱币277

二 南宋钱币280

第八节辽、西夏、金、元钱币284

一 辽钱币284

二 西夏钱币285

三 金代钱币286

四 元代钱币287

第九节 明清钱币290

一 明代钱币290

二 清代钱币294

(一)清入关以前铸行的钱币295

(二)顺治朝钱币295

(三)康熙朝钱币297

(四)雍正朝钱币299

(五)乾、嘉、道三朝钱币299

(六)咸丰朝钱币302

(七)同、光、宣三朝钱币302

(八)太平天国与天地会等铸造的钱币306

第十节 古钱币辨伪309

一 观察法309

(一)观察钱币形制、材质、制作309

(二)观察钱币文字、纹饰311

(三)观察钱币表面锈蚀与色泽314

(四)辨别钱币的气味与振声316

(五)其他317

二 比较法317

三 辅助测试法319

(一)探针法319

(二)水洗法319

(三)水煮法319

(四)摩擦法321

(五)酸验法321

(六)电热法322

(七)火烧法322

四 综合分析法322

五 现代科学技术在钱币真伪鉴定中的应用325

(一)对钱币的金属成份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325

(二)超声波探伤与成像技术的应用326

(三)数理统计与分析应用326

(四)电脑技术的应用326

第一节 玉器概述327

一 玉器的起源和发展327

二 玉器的制作技术及其演变329

(一)琢磨技术329

(二)研磨料329

(三)琢玉工具330

(四)玉器的加工过程330

(五)制玉技术的历史演变330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331

一 分期331

二 分区和特征331

(一)辽河流域331

(二)长江下游地区333

(三)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339

(四)其它地区341

第三节 夏商西周玉器345

一 分期和特征345

(一)夏商玉器345

(二)西周玉器346

二 玉器类别347

(一)礼器347

(二)仪仗器349

(三)工具350

(四)用具352

(五)装饰品352

(六)葬玉358

(七)杂器358

第四节 春秋战国玉器359

一 分期和特征359

(一)春秋早期玉器特征359

(二)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玉器特征359

(三)战国中晚期玉器的特征361

二 春秋战国玉器类别363

(一)礼器363

(二)装饰玉器364

(三)玉制实用器具369

(四)葬玉369

第五节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玉器371

一 分期和特征371

(一)秦代至西汉初期玉器特征371

(二)西汉中后期玉器特征371

(三)东汉玉器特征372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玉器373

二 秦汉三国两晋玉器类别373

(一)礼玉373

(二)葬玉373

(三)装饰玉器377

(四)圆雕玉器、玉器皿及其他382

第六节 隋唐五代宋辽金玉器383

一 分期和特征383

(一)隋唐五代玉器的分期和特征383

(二)宋代玉器的分期和特征384

(三)辽、金玉器的分期和特征384

二 玉器的类别385

(一)隋唐五代玉器的类别385

(二)宋代玉器类别390

(三)辽金玉器的类别396

第七节 元明清玉器401

一 元明清玉器的分期与特征401

(一)元代玉器的分期与特征401

(二)明代玉器的分期401

(三)清代玉器的分期和特征402

二 元明清玉器类别405

(一)元代玉器类别405

(二)明代玉器类别407

(三)清代玉器类别408

第八节 古代玉器的鉴定与辨伪413

一 传统辨玉方法414

(一)以色辨玉414

(二)器玉同称414

(三)宝玉统一414

二 古玉鉴别方法415

(一)玉器质料鉴别415

(二)玉器的时代特色416

(三)古代玉器的辨伪417

第一节 古陶瓷源流概说421

一 陶器的起源及发展421

二 瓷器的出现及发展423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424

一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424

二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425

(一)黄河流域426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429

第三节 夏商西周春秋的陶瓷436

一 夏商时期的陶瓷436

(一)夏代436

(二)商代436

二 西周春秋时期的陶瓷441

(一)西周441

(二)春秋443

第四节 战国秦汉的陶瓷445

一 战国时期的陶瓷445

(一)陶器445

(二)印纹硬陶446

(三)原始瓷446

二 秦汉时期的陶瓷448

(一)灰陶448

(二)釉陶448

(三)青瓷452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452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瓷业的发展452

二 瓷器的造型和装饰454

第六节 隋唐五代的瓷器456

一 隋代瓷器的造型和装饰456

二 唐五代瓷器的造型和装饰456

(一)唐五代瓷器的造型458

(二)唐五代瓷器的装饰458

三 唐代的三彩釉陶器459

第七节 宋代的瓷器464

一 宋代瓷业概况464

二 宋瓷的造型与纹饰466

(一)造型466

(二)纹饰478

三 辽和金的瓷器483

(一)辽代的瓷器383

(二)金代的瓷器483

第八节 元代的瓷器486

一 元代制瓷业的成就486

二 元瓷的造型和装饰487

(一)造型487

(二)装饰490

第九节 明代的瓷器493

一 明代制瓷业的兴盛493

(一)瓷都景德镇493

(二)明瓷的主要品类493

(三)其他窑口494

二 明瓷的造型、装饰和款式495

(一)造型495

(二)装饰495

(三)款式497

三 明清的紫砂器503

第十节 清代的瓷器505

一 清代制瓷业的繁荣505

(一)景德镇与清瓷505

(二)清瓷的釉彩品类506

(三)清代的其他窑口508

二 清瓷的造型、装饰和款式508

(一)造型508

(二)装饰508

(三)款式517

第十一节 古陶瓷的鉴定和保养520

一 古陶瓷的辨伪520

二 古陶瓷的断代522

三 古陶瓷的价值523

四 古陶瓷的保养523

参考文献525

后记5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