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根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931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地貌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地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地貌体1
一、地貌形体1
二、地貌形体空间单元3
三、地貌形体要素4
四、地貌形体表述6
五、地貌形体的地图表示7
第二节 地貌类型与结构9
一、地貌类型9
二、地貌结构11
第三节 地貌学研究对象和内容11
第四节 地貌学的发展13
一、我国古代对地貌的认知和探索13
二、近代世界对地貌学发展的贡献14
三、现代地貌学研究进展15
第五节 地貌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16
一、地貌与农业16
二、地貌与城市建设17
三、地貌与工业布局19
四、地貌与交通路线建设20
五、地貌与旅游资源20
六、地貌与水资源利用21
七、地貌与环境21
第二章 地貌发育22
第一节 内动力作用22
第二节 外动力作用23
一、外动力作用类型23
二、风化作用24
三、剥蚀作用31
四、沉积作用34
第三节 人类活动——第三地貌动力35
第四节 内外动力相互作用36
第五节 地貌发育基础理论38
第六节 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41
一、气候与地貌发育41
二、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42
三、地表组成物质与地貌发育43
第三章 外动力地貌45
第一节 坡地重力地貌45
一、坡地系统45
二、崩塌及其地貌46
三、滑坡及其地貌48
四、错落及其地貌50
五、坡地蠕动及其地貌51
第二节 流水地貌52
一、流水作用52
二、沟谷流水地貌56
三、河谷流水地貌63
四、河口地区地貌82
五、河(谷)系的发育与发展87
第三节 冰川地貌94
一、冰川和冰川作用95
二、冰川地貌形体102
三、第四纪冰期108
第四节 冻土地貌108
一、冻土和融冻作用108
二、冻土地貌形体111
第五节 风沙地貌114
一、中国风沙地貌分布特征114
二、风沙地貌发育的动力115
三、风蚀地貌形体119
四、风积地貌形体121
五、荒漠类型129
第六节 海岸地貌131
一、海岸地貌动力132
二、海岸地貌形体136
三、海岸形体类型143
四、生物海岸地貌148
第七节 人工地貌150
一、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150
二、改变局部自然地貌形体的人工地貌151
第四章 岩石地貌155
第一节 砂质岩石地貌155
一、砂质岩石与地貌发育156
二、丹霞地貌157
三、石英砂岩峰林160
第二节 花岗岩和玄武岩地貌161
一、花岗岩地貌162
二、玄武岩地貌167
第三节 可溶性岩石地貌169
一、岩溶分布170
二、岩溶地貌发育条件171
三、岩溶地貌形体174
四、岩溶地貌空间组合187
五、岩溶地貌空间分布189
第四节 黄土地貌191
一、黄土物质特性192
二、黄土地貌发育193
三、黄土塬、墚、峁地貌形体195
四、黄土沟谷地貌形体201
五、黄土地貌空间组合类型204
六、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与环境206
第五节 生物岩地貌207
第五章 内动力地貌209
第一节 构造山系和大陆裂谷210
一、全球构造山系210
二、中国大型构造山系211
三、大陆裂谷212
第二节 水平构造地貌213
第三节 单斜构造地貌217
一、岩层三角面与V字形陡崖217
二、单面山地貌217
三、猪背岭地貌220
四、格状河系(谷地系统)220
第四节 褶皱构造地貌221
一、原生褶曲构造地貌221
二、褶曲构造地貌发育与地貌形体223
第五节 断层构造地貌231
一、断层崖地貌231
二、断层谷地貌232
三、断块山地地貌234
第六节 岩浆活动构造地貌237
一、岩浆侵入活动构造地貌形体237
二、火山活动构造地貌形体237
三、火山锥的空间分布与组合244
第七节 活动构造地貌245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245
二、活动构造地貌特征247
三、地震及其对地貌的影响250
第六章 区域地貌252
第一节 山地与丘陵地貌253
一、山地地貌253
二、丘陵地貌259
第二节 平原地貌260
一、平原的形态分类260
二、平原的成因分类262
第三节 高原地貌264
一、据地貌形体完整性的高原类型264
二、据空间位置的高原类型266
三、据内外力和岩性划分的高原类型267
第四节 盆地地貌268
第五节 大陆边缘地貌271
一、大陆架272
二、大陆坡273
三、大陆岛273
四、大陆基274
第六节 洋底地貌274
一、洋底地貌形体275
二、世界四大洋洋底地貌276
第七章 数字地貌系统283
第一节 数字高程模型283
一、数字地面模型283
二、数字高程模型284
三、数字高程模型的形式285
第二节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286
一、航空遥感数据287
二、地形图数据290
三、其他数据源291
四、数据源质量控制292
第三节 DEM源数据处理292
一、DEM原始数据处理292
二、数字高程内插294
三、DEM的数据管理296
第四节 数字地貌要素模型300
一、格网(点)型数字地貌要素模型300
二、多边形数字地貌模型309
第五节 二维数字地貌模型311
一、二维地貌剖面模型建立312
二、地理要素的叠加模型313
三、等高线地貌模型315
第六节 三维数字地貌模型317
一、立体等值线的地貌仿真模型318
二、剖面型等值线三维仿真模型319
第七节 动态三维数字地貌模型321
一、地貌仿真动态模型的构造321
二、影像与地形的叠加显示322
三、模拟飞行的实现技术323
第八章 地貌研究与地貌制图325
第一节 地貌图的类型325
一、依地貌图比例尺划分325
二、据地貌图的性质划分327
三、据地貌图内容划分327
第二节 地貌分析研究328
一、地貌图的地貌分析329
二、地质图的地貌分析337
三、其他地理图件的地貌分析338
四、遥感影像地貌分析339
五、野外地貌调查与研究方法340
六、实验室分析341
第三节 地貌分类原则341
一、“形态-成因”原则341
二、等级系统原则342
三、数量指标原则344
四、建立图例系统347
第四节 地貌形体类型数字分类352
一、基本地貌类型划分352
二、地貌区划数字技术应用353
第五节 地貌制图程序356
一、地貌制图内容356
二、制定地貌图编制计划357
三、地貌图编图准备工作357
四、地貌原图编制360
五、地貌图及使用说明书的编写360
第六节 应用地貌图编制原理361
一、地貌形体计量图的编制362
二、地貌剖面图编制369
三、地貌类型图编制372
四、地貌区划图的编制373
五、城市地貌图编制377
参考文献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