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应与意义体悟 传统心性修养之学的核心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感应与意义体悟 传统心性修养之学的核心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230512.jpg)
- 周一骑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2790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个人-修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感应与意义体悟 传统心性修养之学的核心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本研究的缘起及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4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5
第四节 本研究的思路5
第二章 绪论——心性修养之学的性质8
第一节 心性修养之学的特质9
第二节 心性修养之学的作用12
第三节 心性修养之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4
第三章 感应观念及其特性17
第一节 与机械因果观念相对的感应观念17
第二节 感应的涵义及特性23
第四章 语言文字与感应28
第一节 语言与有效性的评估29
第二节 汉语的情境性、感受性31
第三节 汉语的审美品格与模糊性32
第五章 感应与诠释35
第一节 加达默尔的本体诠释学与感应35
第二节 布伯的对话诠释学与感应38
第六章 感应中的倾听与言说42
第一节 倾听的意义42
第二节 孔子之倾听工夫45
第三节 庄子的倾听工夫49
第四节 感应中的言说52
第七章 感应中的学问与读书56
第一节 学问与思想的关系56
第二节 学问是通过交互感应化除小我的过程58
第三节 作为学问的一个要项,读书也是人格转化的历程59
第四节 读书与精神的凝聚集中62
第五节 以虚静心读书才能与作者发生感应63
第八章 感应中的礼67
第一节 礼的起源67
第二节 礼有报本返始与受福的意义69
第三节 礼的感应性质74
第四节 礼是艺术化的感应方式84
第九章 感应中的孝92
第一节 孝是对父母“感”的响应92
第二节 孝本于“报”的观念97
第十章 感应中的仁99
第一节 仁是我与对方面对面的感应关系99
第二节 仁是安身立命之所102
第十一章 感应中的命104
第一节 “知命”的内涵104
第二节 对于“知命”的解释109
第三节 现代人的意义缺失113
第四节 知命的途径115
第五节 结论117
第十二章 感应中的生态伦理118
第一节 深度生态学眼中的生态问题118
第二节 深度生态学所涉及的宗教、伦理问题121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观念122
第四节 通过感应建立生态伦理的实际过程125
第十三章 占卜活动中的感应135
第一节 作为占卜之书的《易经》135
第二节 占卜即感应的过程139
第三节 荣格对《易经》占卜机理的阐发142
第十四章 感应中的理想人格146
第一节 中西文化中的理想人格146
第二节 圣贤与崇圣心理147
第三节 感应及理想人格的叙述149
第四节 与理想人格的感通之道152
第五节 理想人格的诠释153
第十五章 意义的体悟(上)——先秦诸子篇156
第一节 孔子——好学而集大成158
第二节 孟子——扩充善端及反身而诚160
第三节 庄子——得其环中,以应无穷164
第四节 老子——反中求成168
第十六章 意义的体悟(中)——经典篇174
第一节 《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174
第二节 《易传》——通过象征领悟自然万物的意义193
第三节 《坛经》——不离凡俗的超越之道202
第十七章 意义的体悟(下)——理学篇209
第一节 周敦颐——主静立人极211
第二节 张载——发展德性之知以体物体身216
第三节 二程——随处体认天理221
第四节 王阳明——致良知224
第十八章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6
后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