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227724.jpg)
- 李德洙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854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与环境1
第一节 自然地理1
一、地理位置1
二、地形地貌1
三、河流3
四、气候5
第二节 自然资源6
一、土地资源6
二、植物资源8
三、动物资源9
四、矿产资源10
五、水资源10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11
一、人口11
二、民族13
第四节 行政区划45
第五节 名胜古迹48
一、武陵山区的“小成都”49
二、钟灵毓秀的凤凰山50
三、奇趣天成的川河盖51
四、古风浓郁的“五溪蛮”生息地52
五、古朴淡雅的边城风韵53
六、星罗棋布的清溪景点55
七、遗迹遍地的邑梅古洞57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58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58
一、清代及清代以前58
二、民国时期61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62
一、秀山的解放62
二、人民政权的建立62
三、保卫新生人民政权64
第三节 土地改革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68
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8
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9
三、全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9
第五节 拨乱反正70
一、清除“左”倾错误影响70
二、工作重心的转移72
三、平反冤、假、错案73
第六节 改革开放74
一、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74
二、工商企业体制改革76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改革开放77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78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78
一、民族政策的落实78
二、自治县的成立81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84
一、自治县人大常委会84
二、自治县人民政府85
三、民族工作机构85
第三节 法制建设87
一、依法治县87
二、法制宣传89
第四节 民族关系89
一、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9
二、尊重民族习俗90
三、搞好边区民族协作91
第五节 人民生活93
第六节 社会保障96
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6
二、失业保险97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7
四、工伤保险98
五、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8
六、社会救助98
第四章 农业100
第一节 农田水利100
一、低产田、土改造100
二、基本农田保护101
三、蓄水引水工程建设101
第二节 种植业103
一、粮食作物103
二、经济作物105
三、农业植保108
四、农业气象110
五、农业机械110
第三节 养殖业112
一、家畜112
二、家禽114
三、蜜蜂115
四、兽疫防治116
五、渔业117
第四节 林业119
一、林业生产119
二、森林保护121
第五章 工业122
第一节 工业经济发展状况122
第二节 传统工业126
一、朱砂采炼126
二、秀油产销128
三、农副产品加工129
第三节 现代工业131
一、煤炭工业131
二、锰工业132
三、化工工业133
四、电力134
五、建材建筑业135
第四节 民族特色手工业139
一、竹编140
二、纺织制品141
三、龙凤花烛142
第六章 交通通信143
第一节 水路143
第二节 公路144
一、国道145
二、省道145
三、县道145
四、乡村道146
第三节 铁路146
第四节 邮政147
第五节 电信148
一、有线通信148
二、无线通信152
第七章 财政金融156
第一节 财政156
一、财政收入156
二、财政支出163
三、税收164
第二节 金融167
一、贷款169
二、积聚资金169
三、保险170
第八章 贸易173
第一节 区内贸易173
一、城乡市场173
二、商品购销175
三、商贸行业177
第二节 周边贸易179
第三节 出口贸易180
第九章 旅游182
第一节 旅游资源182
一、自然旅游资源182
二、人文旅游资源182
三、区位旅游资源183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183
一、保护、利用好现有旅游资源183
二、搞好景点组合与区域合作184
三、打造旅游名牌185
第三节 旅游经济185
第十章 招商引资187
第一节 优惠政策187
第二节 引资成果190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协作192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193
第一节 县城建设193
一、扩大建设规模193
二、基础设施建设194
三、标志性场地建设195
四、绿化美化建设196
五、其他设施建设197
第二节 集镇建设197
第三节 乡村建设201
一、道路改造201
二、人畜饮水201
三、农网改造202
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203
五、农房改造203
第十二章 社会事业205
第一节 教育205
一、基础教育205
二、扫盲207
三、职业技术、专业教育208
四、电化教育209
第二节 科学技术209
第三节 文化艺术212
一、秀山花灯212
二、其他民间文艺222
三、群众文化224
四、文艺创作225
第四节 文物227
第五节 广播、电视、电影228
一、广播228
二、电视229
三、电影230
第六节 体育231
一、学校体育231
二、群众体育232
三、竞技体育234
四、四省边区体育活动234
第七节 医疗卫生236
一、医疗防疫机构236
二、防病治病237
三、民族医药240
四、妇幼保健241
五、爱国卫生242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244
第一节 生态环境态势244
第二节 环保措施245
后记250
修订后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