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27564.jpg)
- 杜家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753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八旗制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本编内容要点1
第一章 入关前的八旗领主分封9
一、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分领制的确立9
(一)八旗成立前的各旗领主9
(二)天命朝八旗的受封旗主12
二、皇太极时期八旗分封格局的固定及分封范围的扩大28
(一)皇太极时期八旗分封格局的固定28
(二)皇太极时期八旗分封范围的扩大30
(三)皇太极时期八旗领主对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分封统领32
(四)八旗内的异姓分封与专管牛录50
第二章 八旗领主分封与清初政权的体制61
一、八旗领主分封与后金(清)政权的“八分”体制62
(一)八旗各有旗主、各置官属、本旗人任本旗官62
(二)八旗共议国政62
(三)人口、财物“八家”均分63
二、何谓“入八分”65
第三章 八旗领主分封与后金(清)政权的特性70
一、八旗领主分封与后金(清)政权的贵族政治性70
二、八旗领主分封制下的旗人等级及主属关系76
(一)贝勒78
(二)诸申84
(三)阿哈92
三、八旗领主分封制下社会文明的某些落后性100
第四章 满族领主分封制与清政权的统辖体系105
一、后金内部八旗之外的异姓分封106
(一)天命、天聪时期后金内部封与的蒙古领主旗106
(二)汉藩王之册封及分统部属107
二、外藩蒙古的分封110
三、对藩属国朝鲜的册封112
四、余论114
第五章 清入关前八旗宗室领主、大臣的联旗共议国政制116
一、释名116
二、八旗宗室领主、大臣联旗共议国政制的性质117
三、宗室领主、大臣联旗共议国政制的产生及其阶段性变化119
(一)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领主及其议政情况119
(二)皇太极时期八旗宗室领主与议政大臣的合议国政128
四、清入关前并无议政处的考辨143
(一)清入关前的议政处所并非十王亭143
(二)大政殿——议政处所而非专门议政衙署议政处145
第六章 清初八旗领属关系的多次改变及其政治影响149
一、皇太极继位初两黄、两白旗旗主的互改149
二、皇太极吞并正蓝旗及组编新两黄旗151
(一)清太宗究竟如何兼并正蓝旗152
(二)关于新正蓝旗的组成及其领属问题159
(三)清初皇帝的领旗及上三旗问题164
三、清初两白旗主多尔衮与多铎换旗问题的考察168
(一)关于换旗手段的考证168
(二)换旗时间及多尔衮换旗目的考析181
四、顺治朝八旗统领关系的变化及旗主兼并事件的终结187
(一)正蓝、镶白两旗领主及属下旗人旗籍之改变187
(二)八旗改旗事件的终结及其影响204
第七章 清初与领主分封制相关的八旗诸问题考释207
一、清初八旗的旗色、排序及相关政治问题207
(一)天命时期八旗的旗色、旗主及八旗排序207
(二)皇太极时期对八旗排序的几次改变213
(三)旗主与所配旗色及其排序变化222
(四)因旗色与旗间排序引发的政治事件226
二、“旗”、“固山”之称谓及相关制度229
(一)“旗”、“固山”之称谓问题229
(二)八旗固定为八个且各有固定方位之原因窥测233
三、《满文老档》所记多铎、杜度两旗主错乱史事之考证236
(一)《满文老档*天命朝》所记的十几处多铎应为杜度考236
(二)《满文老档*太宗朝》的多铎应为杜度考243
四、正蓝旗主德格类又名费扬古及其史事考245
五、清初汉军八旗都统考248
本编内容要点253
第八章 八分体制瓦解后八旗领主分封的长期残留及其政治影响255
一、入关后八旗“八分”体制的瓦解及领主旗权的消失255
二、入关后的八旗领主分封制及其长期延续考述264
(一)皇子皇孙的入封下五旗及其分领旗下属人264
(二)下五旗旁支王公子孙对祖上旗下佐领的延续承领276
(三)皇室、宗室王公对包衣旗人的领属281
(四)皇女公主、王公之女格格的册封及为其分拨旗下属人285
三、八旗领主王公与旗人主属关系的残留及其政治影响290
(一)入关后八旗领主王公与旗人主属关系的表现290
(二)主属关系残留对政治的诸多消极影响294
四、清代君臣关系之主奴性及其形成原因306
五、主奴性的君臣关系对政治的不良影响319
第九章 旗人内部的等级差别与“抬旗”324
一、抬旗的种类和形式324
二、抬旗事例326
三、旗人内部的等级差别——兼述抬旗之原因330
第十章 入关后八旗王公大员议处国家机要大政的议政王大臣会议335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顶峰时期的成员与职掌——顺治七年至康熙十二年338
二、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成员、职掌较为固定之时期——康熙十二年至军机处设立前342
三、军机处设立后及乾隆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346
四、对人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特性的几点归纳347
五、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之衙署——“议政处”考略350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之衙署——议政处350
(二)议政处的行政状况352
(三)关于议政处的取消问题355
六、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入关后延续存在的原因及其与皇权的关系355
(一)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性质及其延续存在的原因356
(二)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的关系366
第十一章 八旗教育及其政治作用与影响372
一、八旗各种学校的建立及其阶段性变化373
二、旗人的私家教育387
三、清代八旗教育的特点397
(一)官方对旗人施教的重视及教育的普及性397
(二)学校种类及专业内容的多样性398
(三)根据行政及军事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施教399
(四)汉文化占主要比例403
(五)文武兼习,强调清语、骑射404
四、清代旗人教育的政治作用与影响405
第十二章 旗人之任官制度与其政治影响413
一、旗人的特殊入仕任官途径413
(一)八旗宗室王公之身份性预政与任官413
(二)旗人的世爵世职为官、世爵荫子为官414
(三)官学生选官417
(四)翻译科举417
(五)挑选侍卫、拜唐阿418
二、保障满族主体统治的官缺制418
三、旗人入仕、升转之特权421
四、旗人任官制度对清代政治的影响427
第十三章 清入关后的八旗奴仆及其与清朝统治435
一、八旗奴仆的类别及各自的隶属、组织状况436
(一)包衣佐领、管领下包衣437
(二)旗下家奴441
二、包衣、旗下家奴,两种社会等级地位截然不同的奴仆444
(一)法律身份上的良贱之分445
(二)婚姻上的良贱之分449
(三)从政治资格权利上看二者的良贱之分452
三、佐领、管领下包衣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及其内部等级差别456
四、佐领、管领下包衣的职差及披甲与从征461
五、包衣的入仕与为官466
六、八旗奴仆与清王朝统治的关系及其作用476
(一)包衣旗人与清王朝统治476
(二)旗下家奴与清王朝统治479
七、八旗奴仆制对清代社会和政治造成的某些不良影响489
八、“辛者库”人的身份地位及“入辛者库”刑罚制度的性质493
(一)释名493
(二)辛者库人绝大多数并非罪奴496
(三)原管领下辛者库人的身份地位498
(四)入辛者库制度之实行及这一制度的性质特征502
(五)发入辛者库之人的身份地位507
(六)附言509
第十四章 八旗旗人的婚姻及其与政治相关内容——以家谱为主的考察512
一、京旗满洲旗人大家族——钮祜禄氏家族的婚姻514
二、地方驻防满洲旗人家族——他塔喇氏家族的婚姻526
三、汉军旗人家族之婚姻——据《张氏家谱》、《甘氏家谱》的考察529
四、小结536
第十五章 总结与余论——兼谈满族入主中原对清朝历史之影响541
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开拓与深入经营542
二、满族对汉族文化的汲取及其影响547
三、满汉民族矛盾及维护满族主体统治之制度549
四、满族落后因素550
五、小结与余论554
重要词汇索引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