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披览前踪 鉴往开来 中外近现代历史专题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披览前踪 鉴往开来 中外近现代历史专题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2227366.jpg)
- 杨升祥,解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047081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披览前踪 鉴往开来 中外近现代历史专题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中西方步入近代前的经济差异与不同走势3
一、历史进程中的易位及其原因3
二、步入近代社会的不同驱动力11
三、有别的发展道路和不同的历史走向20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中西方经济改革之比较26
一、相同社会经济形态国家的改革26
二、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国家的改革36
三、有违初衷的结局和历史重负41
第三章 20世纪初西方经济的削弱与中国工业的“黄金时代”45
一、西方鏖战中无暇东顾,中国夹缝中遇到转机45
二、西方战时经济的困境与中国民族工业的勃兴46
三、西方势力卷土重来,中国工业昙花一现52
第四章 20世纪中期中西方经济状况之分析57
一、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中西方的不同选择57
二、二战中的中西方经济64
三、二战对中西方经济的不同影响66
第五章 中西方恢复国民经济的条件和措施之异同71
一、不尽相同的内外部条件71
二、本质不同的经济制度74
三、基本相似的恢复措施76
四、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82
第六章 50至70年代中西方经济新差距的形成85
一、中西方经济体制的差异85
二、“大跃进”与高增长的不同效应90
三、乱与定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95
四、开放与封闭对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97
五、形成新差距的反思和启示99
第七章 当代中西方的经济体制改革104
一、中西方经济面临的新转折104
二、中西方经济体制改革之异同108
三、中西方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影响118
第一章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123
一、相似的历程与相近的遭遇123
二、不同的条件与有别的选择125
三、值得深思的前车之鉴135
第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制在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命运139
一、西方宪法的演变与民国《临时约法》的夭折139
二、《魏玛宪法》与《临时约法》之比较145
三、走向危机的西方议会制和寿命短促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147
第三章 中国数次走资本主义道路之尝试156
一、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途径与类型156
二、中国近代思想家、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探索160
三、资本主义道路屡试不通的主要原因176
第四章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83
一、中国抗日力战持久,代价高昂183
二、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191
三、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战场195
四、中国抗战的历史意义与作用199
第五章 二战以后的中西方政局204
一、实现和平的西方与兵燹再燃的中国204
二、步入重建的西方与战乱迭现的中国210
三、中国的独立统一与西方世界的裂变216
第六章 中西方“乱”与“定”对政局的不同影响225
一、对中西方“乱”与“定”的比较225
二、“乱”与“定”的原因探究233
三、保持稳定是历史经验的结晶236
第七章 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之差异240
一、理论基础与立论目的不同240
二、国家机构运转的效率不同245
三、维护权力统一的作用不同248
四、对国家权力制约的效果不同250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254
第八章 中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与改革趋向259
一、政党组织制度与组织体系的差别259
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差异264
三、政党制度改革的内容与趋向269
第九章 50至80年代的中西方法制建设279
一、立法活动的稳步发展与重新起步279
二、法制原则的继续完善与开始确立284
三、法制道路的渐入坦途与迅速开拓289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新学的勃兴301
一、东风无力西风疾的缘由301
二、输出与引进的意向之别305
三、违背主观愿望的客观效果309
第二章 西方现代思潮的演变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317
一、新思潮与新启蒙的共同点317
二、中西文化大论战的过程323
三、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和在中国的传播326
第三章 近现代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历程331
一、西方科技的炫异争奇与中国科技的时代落差331
二、科技发展的蹉跎岁月与瞬变年代340
三、国际高科技竞争及对中国的挑战352
第四章 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与文化建设367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367
二、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不同388
三、中西方文化的类型不同399
四、交融综合、创造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402
第五章 现代中西方教育之比较409
一、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别409
二、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412
三、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414
四、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420
第六章 中西方精神文明的歧异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427
一、中西方精神文明的差异427
二、西方的“文明病”与中国精神领域的弊症431
三、实事求是,铸造中华民族之魂438
建国以来的历史比较方法研究447
一、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比较方法的发掘与探讨448
二、对国外比较史学方法的翻译与评介449
三、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历史比较方法的归纳与研究451
四、关于历史比较方法的涵义452
五、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的原则和要求454
六、历史比较方法的类型与运用程序455
七、历史比较方法的作用与局限457
八、关于对历史类比方法的探讨和见解458
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之比较463
一、法国殖民者在殖民地西非及印度支那所推行的奴化教育463
二、日本殖民者在我国旅大所进行的奴化教育482
农民家庭与人口状况的关系496
一、欧洲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496
二、拉丁美洲农民的生育问题500
三、阿根廷:从无计划到有计划的生育504
四、结论511
后记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