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讯写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讯写作
  • 曹璐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0366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讯写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通讯的概说1

第一节什么是通讯1

一、关于通讯的定义1

目录1

二、通讯体裁的形成和发展2

三、通讯的作用4

第二节通讯的特点6

一、新闻性6

第十章工作通讯7

二、事件特写 (327

第一节什么是工作通讯 (297

二、形象性7

三、倾向性8

第三节广播通讯的特点9

一、从收听与理解同步考虑主题的容量9

三、适当强调,加深印象10

二、顺乎思路,线索清楚10

四、生动形象,栩栩如生11

五、亲切平易,声情并茂11

第四节同中求异发挥优势12

一、通讯与消息12

二、通讯与特写15

三、通讯与调查报告15

四、通讯与报告文学15

第二章通讯的主题29

第一节主题是通讯的灵魂29

一、什么是主题29

二、确立主题意识30

三、“主题意识”与“主题先行”31

第二节主题的选择32

一、内容正确,经得起实践检验32

二、针对性强,与群众休戚相关38

一、探索事物的本质内涵45

三、从全局出发,具有时代特色45

第三节主题的提炼45

二、纵横对比,突出个性47

三、寻找突破口,选好角度48

四、主题集中、鲜明50

五、锲而不舍,实现质的飞跃51

第三章通讯的采访54

第一节写好通讯的基础——深入扎实地采访54

一、七分采,三分写54

二、通讯采访的难点55

三、挖掘更深刻、更丰富的信息层次55

第二节现场意识和现场观察力59

一、确立现场意识59

二、千方百计获取第一手材料60

三、强化现场观察力62

第三节 真切感受,深知深解68

一、骨干材料71

第一节识别材料的性质71

第四章通讯的选材71

二、细节材料73

三、概括性材料79

四、背景材料80

二、一般性材料83

一、无用材料83

第二节认清材料的作用83

三、典型性材料83

四、画龙点睛式的材料84

一、选材要严,以一当十86

第三节紧扣主题,严格选材86

二、敏锐搜寻,防止疏漏87

第四节鉴别材料的真伪88

一、切不可“合理想象”88

二、认真核实,严格把关90

三、防止片面性,避免负效果92

第五章通讯的结构94

第一节文成于思94

一、从系统方法看结构的有序性94

二、结构是记者思维条理性的反映94

三、主题是安排结构的制约力量95

四、安排结构要遵循真实性原则95

五、快速构思,知难而进95

一、整体性96

第二节通讯安排结构的要求96

三、逻辑性96

二、制约性96

五、优化性97

六、广播通讯的结构特点——可听性97

四、和谐性97

第三节通讯常见的结构方式98

一、以时间发展为序98

二、以空间变化为序101

三、以逻辑关系为序102

四、时空交叉结构103

第四节通讯结构的主要环节104

一、层次104

二、段落107

三、过渡、照应108

四、开头110

五、结尾115

六、标题120

第一节通讯的表达特点——用形象说话123

第六章 通讯的表达123

一、表达是主题的外化过程123

二、表达是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过程124

第二节叙述的直接性125

一、叙述要清楚明白125

二、运用多种叙述方式126

三、叙述要具体,避免笼统131

四、主线鲜明132

五、通讯叙述的人称132

第三节描写的形象性134

一、生动展现人物、事件的实态134

二、描写应注意的问题140

第四节议论的思想性142

一、运用恰当的议论方式142

二、议论应注意的问题143

第五节抒情的深沉性146

一、重视感情的孕育和引发146

二、抒情应注意的问题148

第六节广播通讯的表达特点151

一、写话不写文151

二、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151

三、力争取得双向交流的效果154

第七章人物通讯157

第一节什么是人物通讯157

第二节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159

一、反映时代精神159

二、展现人物的思想之光160

三、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165

四、精心构思176

五、寻找最佳角度199

第三节采写人物通讯应注意的问题208

一、正确反映党的培养与先进人物的成长208

二、正确反映先进人物与群众的关系210

三、展现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212

四、科学地、辩证地把握人物214

第一节什么是事件通讯222

一、现实生活中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件222

第八章事件通讯222

二、反映社会主义风貌、激动人心的事件223

三、触及时弊、发人深思的问题和事件223

第二节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224

一、深入挖掘事件的思想内涵224

二、线索清晰,脉络清楚226

三、用简浩的笔法勾勒人物群像238

四、情节曲折,波澜起伏253

五、形象再现事件场景258

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262

第一节什么是概貌通讯266

第九章概貌通讯266

二、巡礼、见闻式267

三、散文、游记式267

第二节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267

一、抓住特点,纵深开拓267

一、概貌式267

二、突出新意,着力写“变”274

三、灵活多变,不拘一格279

四、动静穿插,情景交融292

五、旁征博引,别有情趣294

一、工作通讯是我国新闻事业特有的报道形式297

二、工作通讯的优势297

三、工作通讯反映的主要内容298

第二节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求299

一、敏锐识别现实工作中的新经验、新问题299

二、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302

三、材料扎实,就事论理309

一、记者来信311

第三节探索工作通讯的新形式311

二、采访扎记312

三、采访随感320

第十一章特写323

第一节什么是特写323

一、特写的内涵323

二、特写概念的演变323

第二节特写的分类325

一、人物特写325

三、场面特写333

四、风貌特写335

第三节特写的写作要求337

一、选材要求高度集中——写横断面337

二、真切再现338

三、构思精巧341

记后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