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应用与管理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inux应用与管理培训教程
  • 宇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写 著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50511109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inux应用与管理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RedHatLinux9的安装3

1.1Linux操作系统简介3

1.1.1Linux的历史3

1.1.2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4

1.1.3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5

1.1.4常见的Linux发行版5

1.2准备安装RedHatLinux98

1.2.1选择硬件平台8

1.2.2RedHat的版本8

1.2.3检查RedHatLinux9的硬件需求8

1.2.4准备安装RedHatLinux910

1.3安装RedHatLinux912

1.3.1选择安装模式12

1.3.2测试安装介质13

1.3.3选择语种、键盘和安装途径13

1.3.4选择安装类型14

1.3.5磁盘分区15

1.3.6配置引导装载程序19

1.3.7配置TCP/IP网络23

1.3.8设置主机名24

1.3.9防火墙配置25

1.3.10语言支持的选择27

1.3.11时区配置28

1.3.12设置根口令29

1.3.13验证配置30

1.3.14软件包组的选择31

1.3.15准备安装34

1.3.16安装软件包35

1.3.17创建引导盘36

1.3.18显卡配置36

1.3.19显示器和定制37

1.3.20安装完成38

1.4LILO和GRUB配置38

1.4.1LILO的配置实例39

1.4.2LILO的常用参数40

1.4.3使用LILO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42

1.4.4GRUB的配置行42

1.4.5GRUB的配置实例43

1.5使用Windows的引导管理器引导Linux44

1.6小结47

1.7习题47

第2章 RedHatLinux9初体验48

2.1系统引导和用户登录48

2.2X-Window使用基础51

2.2.1桌面环境的基本操作51

2.2.2在桌面系统中使用X终端53

2.3用户注销56

2.4系统关闭和重启56

2.4.1文字模式下的系统关闭56

2.4.2图形模式下的系统关闭57

2.5使用Linux上网指南57

2.5.1图形化浏览器的使用57

2.5.2文件下载60

2.5.3图形化电子邮件客户66

2.6如何获得在线帮助72

2.6.1手册页72

2.6.2包的文档75

2.6.3HOWTO和FAQ76

2.6.4slocate命令77

2.6.5info页77

2.7小结79

2.8习题79

第3章 Linux的基本命令80

3.1如何在Linux中运行程序80

3.1.1登录、注销及其常见的shell简介80

3.1.2Linux中的shell简介82

3.1.3shell的工作原理和过程84

3.1.4使用Windows的超级终端远程登录到Linux85

3.1.5Linux系统的最基本命令88

3.2Linux中的目录操作98

3.2.1使用目录管理文件98

3.2.2常用的目录操作99

3.2.3路径和当前目录104

3.3Linux的文件操作108

3.3.1基本的文件管理108

3.3.2文件和目录权限操作128

3.3.3文件比较、查找和定位操作137

3.3.4模拟DOS文件和目录命令153

3.4小结157

3.5习题157

第4章 全屏幕编辑器vi158

4.1全屏幕编辑器vi简介158

4.1.1Linux编辑器简介158

4.1.2进入和退出vi编辑器159

4.1.3进入输入模式、删除和修改160

4.1.4简单的光标移动161

4.2在文件中快速移动光标161

4.2.1方向键的扩充161

4.2.2查找指定的字符串162

4.2.3从双向继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162

4.2.4以单词为单位移动光标162

4.2.5行内的快速光标移动163

4.2.6使用行号定位行163

4.2.7将光标移动到当前屏幕的某些位置165

4.2.8将光标返回到原来位置165

4.2.9让屏幕显示文件的指定位置165

4.2.10光标和屏幕定位小结165

4.3vi的文本删除166

4.3.1删除字符166

4.3.2删除行167

4.3.3删除单词167

4.3.4删除一行的一部分内容167

4.3.5删除光标至某一个字符之间的文本167

4.3.6使用行号删除文本行168

4.4vi的文本添加169

4.4.1在光标的左侧添加文本169

4.4.2在当前行的上面或者下面插入新行169

4.4.3在行首和行末添加文本170

4.4.4添加命令小结171

4.5vi的撤销和重复命令171

4.5.1多次撤销命令171

4.5.2撤销一行上的所有修改172

4.5.3重复最后一次文本修改命令172

4.6vi的文本替换173

4.6.1替换字符173

4.6.2逐字符替换文本173

4.6.3多个字符替换单个字符174

4.6.4用多个单词替换单个单词174

4.6.5行替换174

4.6.6修改行的剩余部分174

4.7全局替换175

4.7.1搜索当前行的第一个实例175

4.7.2搜索指定行的第一个实例175

4.7.3设置过滤条件进行搜索175

4.7.4在同一行中替换所有实例176

4.8移动和复制文本176

4.8.1复制和粘贴行176

4.8.2剪切和粘贴行177

4.8.3复制字符和单词178

4.8.4复制文本块179

4.8.5移动文本块180

4.9保存文件180

4.9.1保存当前编辑的文件181

4.9.2取消对文件的修改181

4.9.3保存文本块182

4.9.4覆盖己有文件182

4.9.5向文件追加文本182

4.10vi编辑器与shell的交互182

4.10.1读入文本文件183

4.10.2在vi中运行子shell183

4.10.3读入shell命令行的输出184

4.11小结185

4.12习题185

第5章 shell的使用186

5.1shell基础186

5.1.1什么是shell186

5.1.2几种流行的shell186

5.2shell程序设计基础187

5.2.1shell基本语法188

5.2.2shell程序的变量和参数188

5.3shell编程的流程控制190

5.3.1shell程序设计的流程控制190

5.3.2运行shell程序的194

5.4bash程序的调试195

5.4.1shell程序的调试195

5.4.2shell程序的跟踪195

5.5bash的内部命令196

5.6bash的其他命令197

5.6.1简化命令输入197

5.6.2重复执行命令198

5.6.3定义命令的别名201

5.6.4改变bash提示符202

5.6.5作业控制203

5.6.6定制bash204

5.6.7bash的作业(job)控制206

5.7小结207

5.8习题208

第6章 常用网络命令209

6.1网络诊断和设置命令209

6.1.1检测主机的连通性——ping命令209

6.1.2显示网络状态——netstat命令211

6.1.3显示和配置网络接口——ifconfiig命令215

6.1.4网络环境配置工具——netconfig命令219

6.1.5显示数据包到主机间的路径——traceroute命令220

6.1.6与Internet域名服务器交互查询——nslookup命令221

6.1.7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route命令222

6.1.8网络配置综合练习225

6.2常用的网络工具227

6.2.1文本模式Web浏览器——lynx命令227

6.2.2远程登录——telnet命令228

6.2.3远程文件传输——ftp命令229

6.2.4简单文本电子邮件客户——mutt命令232

6.2.5安全shell——ssh命令233

6.2.6安全的文件传输——sftp命令235

6.3小结236

6.4习题236

第7章 文件系统管理237

7.1Linux文件系统简介237

7.1.1Linux文件系统概述237

7.1.2Linux文件系统的重要目录237

7.1.3在Linux专用的文件系统239

7.2Linux磁盘管理240

7.2.1显示与设定硬盘的参数——hdparm命令240

7.2.2Linux下的硬盘分区——fdisk命令241

7.2.3文件系统创建工具——mkfs命令243

7.2.4文件系统挂接工具——mount命令244

7.2.5磁盘空间管理工具——df和du命令251

7.2.6检查与修复Linux文件系统——fsck命令253

7.2.7调整Linux文件系统参数——tune2fs命令255

7.2.8同步文件系统——sync命令255

7.2.9启用/停用交换分区——swapon命令256

7.2.10/etc/fatab文件256

7.3磁盘复制命令258

7.4小结259

7.5习题259

第8章 用户管理260

8.1用户管理的基本操作260

8.1.1增加用户260

8.1.2修改用户账号263

8.1.3删除或禁止用户账号264

8.2超级用户授权和创建多个超级用户264

8.2.1建立多个超级用户264

8.2.2为普通用户分配特权265

8.3小结267

8.4习题267

第9章 Linux进程管理268

9.1内核对进程的管理268

9.1.1linux的进程268

9.1.2linux的进程调度270

9.1.3虚拟内存270

9.1.4进程创建271

9.1.5时钟和定时器271

9.1.6程序执行271

9.1.7ELF可执行文件格式272

9.1.8ELF共享库272

9.2Linux进程管理命令272

9.2.1进程及作业273

9.2.2手工启动进程273

9.2.3调度启动进程274

9.2.4进程的挂起及恢复命令bg、fg278

9.3进程查看278

9.3.1who命令278

9.3.2w命令279

9.3.3ps命令279

9.3.4top命令280

9.3.5进程调度281

9.4小结282

9.5习题282

第10章 内核管理和模块管理283

10.1Linux内核和模块简介283

10.1.1Linux内核的发展283

10.1.2Linux内核的组成284

10.1.3Linux内核子系统之间的关系284

10.1.4确定Linux内核的版本285

10.2升级RedHatLinux定制的内核286

10.2.1RedHatLinux的定制内核的特点286

10.2.2准备升级RedHatLinux的定制内核286

10.2.3下载升级的内核287

10.2.4执行升级288

10.2.5校验初始RAM磁盘映像288

10.3从源代码升级Linux内核288

10.3.1内核编译模式289

10.3.2新版本内核的获取289

10.3.3升级module-init-tools软件包289

10.3.4配置、编译和安装linux-2.6.x内核290

10.3.5引导测试292

10.3.6makemenuconfig选项说明292

10.4Linux模块管理298

10.4.1模块的概念298

10.4.2加载模块299

10.4.3与模块操作有关的命令299

10.4.4手工加载模块299

10.4.5从内存中卸载模块300

10.5小结301

10.6习题301

第11章 压缩和备份302

11.1备份的重要性302

11.2归档(备份)命令303

11.2.1tar命令(tapearchive)303

11.2.2备份文件系统dump304

11.2.3档案文件ar304

11.2.4备份文件cpio(copyin/out)305

11.3压缩命令306

11.3.1compress命令307

11.3.2gzip命令307

11.3.3gunzip命令308

11.3.4zip命令308

11.3.5unzip命令309

11.3.6bzip2命令309

11.3.7bunzip2命令310

11.4综合实例310

11.4.1各种与压缩和归档相关文件名及其功能310

11.4.2常见文件格式操作实例311

11.5小结312

11.6习题312

第12章 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313

12.1源代码安装313

12.2RPM包在文本环境的安装314

12.2.1使用RPM314

12.2.2安装和升级选项315

12.2.3查询选项315

12.2.4验证选项316

12.2.5删除选项316

12.2.6RPM使用举例316

12.3RPM包在GUI环境中的安装317

12.3.1使用文件管理器Nautilus318

12.3.2使用Nautilus安装RPM包318

12.4小结318

12.5习题318

第13章 系统全局设置319

13.1获得Linux系统信息319

13.2设置主机名321

13.2.1显示主机名321

13.2.2临时更改主机名322

13.2.3永久更改主机名322

13.3管理hosts文件322

13.4配置文件inittab323

13.5rc启动脚本324

13.6管理系统服务325

13.6.1使用ntsysv管理服务325

13.6.2使用chkconfig管理服务326

13.6.3手工启动和停止系统服务326

13.6.4创建特定级别的新服务327

13.7小结330

13.8习题330

第14章 配置和使用XWindows333

14.1安装和配置XFree86333

14.1.1安装XFree86333

14.1.2配置XFree86333

14.1.3使用redhat-confiig-xfree86配置XFree86334

14.1.4手工修改XFree86配置文件335

14.2使用图形化桌面339

14.2.1使用桌面339

14.2.2使用面板340

14.2.3使用小程序340

14.2.4使用通知区域341

14.2.5在面板上添加图标和小程序341

14.2.6配置桌面面板342

14.3小结342

14.4习题342

第15章 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343

15.1安装PDF阅读器和中文化343

15.1.1Linux提供的PDF阅读器343

15.1.2安装AcrobatReader344

15.1.3使用AcrobatReader344

15.2多媒体播放器MPlayer的安装和使用345

15.2.1下载Mplayer345

15.2.2安装MPlayer346

15.2.3使用MPlayer347

15.3Linux下可用的即时通信工具348

15.3.1下载Gaim348

15.3.2安装Gaim348

15.3.3使用Gaim349

15.4安装Flash播放器349

15.4.1下载Flash播放器350

15.4.2安装Flash播放器350

15.4.3使用Flash播放器350

15.5安装新的中文字体351

15.5.1准备要安装的字体351

15.5.2生成字体信息351

15.5.3将字体目录加入字体服务器路径中351

15.5.4重新启动xfs字体服务器352

15.5.5使用新添加的字体352

15.6支持NTFS文件系统352

15.6.1下载NTFS的RPM包352

15.6.2安装NTFS的RPM包353

15.6.3挂接NTFS的分区353

15.7小结353

15.8习题353

第16章 OpenOffice套件354

16.1OpenOffce.org办公套件的功能354

16.2使用OpenOffice的字处理程序Writer355

16.3使用OpenOffice的电子表格处理程序Calc357

16.4使用OpenOffice的演示文稿创建程序Impress358

16.5使用OpenOffice的图形处理程序Draw359

16.6小结360

16.7习题360

第17章 架设Web服务器363

17.1安装和使用Apache服务器363

17.1.1安装Apache服务器363

17.1.2启动Apache服务器364

17.1.3测试Apache服务器364

17.2配置Apache服务器的过程364

17.3对Apache进行基本设置365

17.4对Apache进行默认项设置366

17.4.1站点配置366

17.4.2记录日志设置367

17.4.3环境变量368

17.4.4目录368

17.5虚拟主机设置369

17.5.1添加和编辑虚拟主机369

17.5.2SSL支持370

17.6服务器设置370

17.7调整性能371

17.8保存设置372

17.9小结372

17.10习题372

第18章 架设域名服务器373

18.1DNS和BIND373

18.1.1DNS原理简介373

18.1.2BIND简介374

18.2安装和配置BIND374

18.2.1安装BIND374

18.2.2启动和停止BIND375

18.2.3配置BIND375

18.2.4添加从区块379

18.3测试DNS服务器380

18.3.1DNS客户机端的改动380

18.3.2使用nslookup测试DNS服务器380

18.4小结381

18.5习题381

第19章 多平台间的文件共享382

19.1与Windows系统共享文件:Samba382

19.1.1配置Samba服务器382

19.1.2连接Samba共享385

19.2与Unix/Linux之间共享文件:NFS387

19.2.1导出NFS文件系统387

19.2.2启动和停止NFS服务器389

19.2.3在客户端挂接NFS文件系统390

19.3小结391

19.4习题391

第20章 架设邮件服务器392

20.1电子邮件简介392

20.1.1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392

20.1.2电子邮件的标准392

20.1.3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393

20.2安装和启动Sendmail393

20.2.1安装Sendmail软件393

20.2.2启动/重新启动/停止Sendmail服务394

20.3配置Sendmail394

20.3.1配置Sendmail的一般步骤394

20.3.2根据情况修改sendmail.mc文件395

20.3.3为新用户开电子邮件账号395

20.3.4为电子邮件账户设置别名396

20.3.5指定邮箱容量限制396

20.3.6支持POP和IMAP功能396

20.4小结397

20.5习题397

第21章 架设FTP服务器398

21.1安装vsftp服务器软件398

21.1.1vsftp介398

21.1.2安装vsftp399

21.1.3启动和停止vsftpd399

21.2使用和设置vsftp399

21.2.1vsftp服务器的默认设置399

21.2.2vsftp服务器的基本配置401

21.2.3vsftp服务器的匿名用户设置402

21.2.4vsftp服务器的高级配置403

21.2.5vsftpp服务器配置实例404

21.3小结405

21.4习题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