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交流异步电动机试验技术与质量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解交流异步电动机试验技术与质量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218930.jpg)
- 才家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519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异步电动机-试验-图解;异步电动机-质量分析-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解交流异步电动机试验技术与质量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电机及电机试验常用术语及其定义3
第三节 电机的工作制与定额5
第四节 电机的安装方式及其代号7
第五节 电机的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9
一、线端标志符号9
二、绕组线端标志的规则和示例10
三、常用电机绕组接线图13
四、旋转方向16
第六节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17
一、表示方法17
二、第一位表征数字(防固体等级)的内容17
三、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液体等级)的内容18
第七节 电机的冷却方式及其代码20
一、旋转电机冷却方式的表示方法20
二、常见电机冷却方法举例21
第八节 电机试验计算和最终结果的数值修约(取位)规则22
一、电机试验最终结果的修约规则22
二、电机试验计算过程中的数值修约规则23
第九节 电机性能指标考核标准容差的一般性规定24
一、保证值和容差的定义24
二、国家标准中对电机性能指标容差的规定24
第一节 电动机试验用交流电源设备26
一、对试验用交流电源的质量要求26
二、三相感应调压器29
三、接触式自耦调压器34
四、交流三相单频发电机组35
五、交流变频发电机组36
六、变频器——交流变频电源37
七、用于回馈法进行负载试验的电子内回馈电源系统39
第二节 试验用直流电源设备41
一、直流电源的分类41
二、直流电源机组41
三、整流电源42
四、用自耦调压器调压的整流电源44
第三节 电动机试验机械负载设备45
一、以直流发电机作负载45
二、由交流异步电动机转化成的交流发电机负载46
三、磁粉制动器负载53
四、转矩-转速传感器与机械负载组成的测功机54
五、传统的测功机55
六、测功机转矩读数的修正方法57
七、微型电动机绳索滑轮加载法58
八、发电机负载——电负载设备59
九、变频机组容量小于被试电机容量时的解决办法62
第四节 电机试验用工装64
一、试验平台和安装固定器件64
二、对小功率电机发热试验用支架及散热板的规定64
三、架用凸缘端盖安装的电机用弯板65
四、联轴器65
第五节 电机试验实用配电和控制电路71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配电线路71
二、单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频繁起动自动控制电路71
三、单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按一定周期正、反转的自动控制电路71
四、周期工作制电机发热试验自动控制电路73
五、一种可以进行单相和三相交流电动机试验的综合电路77
第一节 电量测量仪表及其使用方法78
一、电量测量仪表的分类78
二、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分级78
三、电机试验测量对仪表准确度的要求79
四、常用指示仪表的特征、用途及扩大量程的方法79
五、电动系交流功率表的使用方法80
六、电机试验中常用的指示仪表84
七、电机试验中常用的数字仪表85
第二节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分流器86
一、互感器的误差及其修正方法86
二、电流互感器的用途、分类及准确度分级88
三、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89
四、电流互感器及其接线的常见故障和原因92
五、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93
六、分流器及其使用方法94
七、霍尔电流传感器96
第三节 交流异步电动机试验测量电路97
一、单相和三相电流测量电路97
二、单相和三相电压测量线路99
三、功率测量线路99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三相电流、电压及功率综合测量线路102
五、两表法三相功率测量线路常见故障103
六、用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时的读数计算三相负载的功率因数104
第四节 钳形电流表105
第五节 用于电机试验的测温仪器和温度传感器107
一、电机试验对测温仪器的准确度要求和常用种类107
二、热电偶107
三、测温热电阻108
四、热敏电阻108
五、光纤温度传感器109
第六节 测量直流电阻的仪器和使用方法111
一、常用仪器的类型111
二、单臂电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11
三、双臂电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13
第七节 用“电压—电流法”测量直流电阻的线路和有关计算116
一、测量线路和仪表的选用要求116
二、电阻的计算和误差的修正116
第八节 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绝缘电阻表118
一、仪表的分类118
二、测量电机绕组绝缘电阻时应选用的绝缘电阻表规格118
三、手摇式绝缘电阻表的使用方法119
第九节 耐交流电压试验仪及其使用方法120
一、耐交流电压试验仪的类型和工作原理120
二、对耐压试验设备有关元件的要求121
三、使用注意事项123
第十节 绕组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仪及其使用方法124
一、仪器的规格124
二、试验原理124
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25
第十一节 转子转速和转差率的测量与计算126
一、转速的测量方法126
二、转差率的测量与计算126
第一节 指导试验的主要标准和试验项目131
一、指导试验的主要标准131
二、试验项目131
第二节 绝缘电阻测定试验133
一、试验设备、测量方法及有关要求133
二、测量结果的判断134
三、吸收比的测量计算和考核标准136
第三节 介电强度试验(耐电压试验)137
一、耐交流电压试验方法和试验电压的规定137
二、对重复试验和修理后绕组试验的规定138
三、对耐交流电压试验结果的判定原则138
四、耐直流电压试验139
第四节 绕组对机壳(对地)耐冲击电压试验141
一、试验设备141
二、试验加压对象和有关规定141
三、试验电压波形、数值、加压时间及结果判定141
第五节 绕组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143
一、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试验方法143
二、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电压限值144
三、试验结果(显示波形)的判定145
第六节 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151
一、测量绕组直流电阻的目的和仪器选用原则151
二、三相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151
三、相电阻与线电阻的换算关系152
四、不同温度时导体直流电阻的换算153
第七节 堵转试验154
一、试验目的154
二、试验设备和线路154
三、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55
四、试验结果的计算157
五、采用圆图计算法求取工作特性的深槽和双笼型电动机附加堵转试验159
六、采用等效电路法求取工作特性的附加堵转试验160
七、出厂检查试验时堵转试验的有关规定160
八、绕线转子电动机的堵转试验问题162
九、关于JB/T8158—1999中提出的起动性能代号问题163
第八节 空载试验164
一、定义和试验目的164
二、试验设备、试验过程和有关参数的测定方法164
三、试验结果的计算和特性曲线的绘制165
四、求取机械损耗及铁心损耗167
五、求取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167
六、出厂检查试验时空载试验的有关规定167
第九节 热试验170
一、试验目的170
二、试验方法分类和负载设备170
三、获得温升或温度值的方法170
四、电机部件温度(或温升)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171
五、用电阻法测量和求取电机绕组温升的试验及计算过程172
六、等效负载法之一——降低电压负载法179
七、等效负载法之二——降低电流负载法180
八、等效负载法之三——定子叠频法180
九、电机绕组及相关部件的温升或温度限值及有关规定182
十、集电环温度的测量及温度限值184
十一、轴承温度的测量和温度限值184
第十节 负载试验186
一、试验目的186
二、直接负载试验方法之一——额定电压负载法186
三、直接负载试验方法之二——降低电压负载法187
四、直接负载试验法试验结果的计算187
第十一节 杂散损耗的测定试验和有关规定189
一、杂散损耗的定义和试验目的189
二、基频杂散损耗的测定方法189
三、采用反转法测定高频杂散损耗的试验和计算过程189
四、采用输入—输出法测定高频杂散损耗和求取总杂散损耗的试验计算过程193
五、绕线转子电动机的另一种直接测定法194
六、采用测功机输入—输出法求取杂散损耗(对应效率测试的B法)的确认问题195
七、杂散损耗的线性回归过程及有关规定196
八、GB18613—2002中规定的杂散损耗限值197
九、GB/T1032—2005中规定的杂散损耗推荐值198
第十二节 效率的确定方法199
一、效率确定方法的分类199
二、A法测定效率——效率的直接测定法200
三、B(B1)法测定效率——输入—输出损耗分析法202
四、C(C1)法测定效率——双机对拖反馈法204
五、E(E1)法测定效率——损耗分析法206
六、F(F1)法测定效率——等效电路法206
七、G(G1)法测定效率——降低电压负载法210
八、H法测定效率——圆图计算法212
第十三节 除效率以外其他满载性能的确定方法216
一、满载功率因数的直接确定方法216
二、满载转差率的直接确定方法216
三、满载转矩的直接确定方法217
四、满载输入电流的直接确定方法217
五、满载温升的直接确定方法217
六、性能数据的间接确定方法217
第十四节 最大转矩、最小转矩、转矩—转速特性曲线的测定试验218
一、最大转矩、最小转矩的定义和转矩—转速特性曲线218
二、求取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的目的219
三、实测最大转矩的方法219
四、最大转矩的圆图计算法222
五、最小转矩的测试方法226
第十五节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231
一、对测量量值的规定231
二、测量仪器及设备231
三、测定方法235
四、测量结果的确定236
五、振动限值237
第十六节 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239
一、声音的量度239
二、测试仪器和设备241
三、测试场地242
四、电机噪声声压级的测量方法242
五、对试验环境影响因素的修正244
六、试验结果的确定方法248
七、声功率级和声压级之间的转换249
八、电机负载噪声的测试方法250
九、电机噪声限值252
第十七节 非正常工作条件试验255
一、偶然过电流试验255
二、短时过转矩试验255
三、短时过电压试验256
四、超速试验256
五、小功率电机的较长时间堵转试验256
六、小功率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试验258
第十八节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试验259
一、有关规定259
二、防固体能力试验方法及认可条件259
三、防液体(水)能力试验方法及认可条件262
第十九节 转子转动惯量的计算和测定试验268
一、粗略计算法268
二、用假转子辅助的单钢丝实测法268
三、双钢丝实测法269
四、辅助摆摆动实测法270
五、空载减速实测法272
第二十节 电机轴电压的测定试验274
一、试验目的和范围274
二、试验测试方法274
三、合格标准274
第二十一节 电机接触电流的测定试验275
一、中小型电机275
二、小功率电机276
第二十二节 采用B法求取效率的型式试验报告计算和编制实例277
一、说明277
二、汇总与试验有关的铭牌数据(额定数据)277
三、测定定子三相绕组的绝缘电阻277
四、测定定子三相绕组的冷态直流电阻278
五、堵转试验278
六、热试验280
七、负载试验282
八、空载试验283
九、满载效率、功率因数、定子电流、绕组温升、转矩和转差率的确定286
十、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测试试验及计算291
十一、噪声测试及计算292
十二、振动测试及计算293
十三、其他试验293
十四、试验结果汇总293
第二十三节 用异步机反转法实测杂散损耗的实例296
一、说明296
二、高频杂散损耗试验296
三、计算各试验点的高频杂散损耗296
四、绘制高频杂散损耗与定子电流的关系曲线297
五、效率计算时求取各试验点杂散损耗的方法297
第二十四节 采用圆图计算法求取最大转矩的计算实例298
第二十五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分析300
一、对试验报告内容的检查300
二、对不合格项目的分析300
第二十六节 GB/T20137—2006《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损耗和效率的确定方法》简介304
一、说明和相关规定304
二、试验程序304
第一节 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308
一、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简介308
二、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特有通用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08
三、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检查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0
四、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310
五、冶金及起重用强迫通风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314
六、YZR-Z系列起重专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314
第二节 电动葫芦用锥形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317
一、常用系列及其技术条件317
二、制动的工作原理317
三、基本参数317
四、特殊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8
第三节 制动电动机的制动性能试验319
一、电机类型、结构和制动工作原理319
二、静制动力矩测定试验321
三、制动时间的测定试验324
四、YEJ系列电磁制动电动机制动性能指标325
第四节 YCT及YCTD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试验327
一、YCT及YCTD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基本结构327
二、标称功率、额定转距和额定调速范围327
三、特有或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要求327
四、对配套控制器的要求331
五、对电磁调速控制器的试验及相关要求331
第五节 井用潜水电动机试验335
一、主要系列和相关参数335
二、特有或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有关考核标准335
第六节 YLJ系列力矩三相异步电动机特有试验338
一、性能特点简介338
二、特有或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有关考核标准338
第七节 变频调速电动机的试验方法340
一、用变频器供电时的试验方法340
二、确定损耗和效率的方法341
第八节 60Hz电机用50Hz供电进行试验的计算方法347
一、说明347
二、试验方法347
三、试验数据的折算347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标准的确定原则349
一、说明349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性能参数正常波动范围349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数据与电机主要性能数据的关系350
四、制定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标准的原则和步骤350
五、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标准(上、下限法)的建议数值351
第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出厂试验及使用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353
一、通电后不起动,也无任何声响353
二、通电后不起动或缓慢转动并发出“嗡嗡”的异常声响353
三、三相电阻不平衡度较大353
四、三相电阻平衡,但都较大或较小353
五、空载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354
六、空载电流较大或较小354
七、空载损耗较大355
八、堵转电流较大或较小355
九、堵转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355
十、堵转损耗较大或较小355
第三节 Y和Y2系列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额定电流时的堵转电压统计值356
一、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统计值356
二、额定电流时的堵转电压统计值356
第一节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原理接线图359
一、分相起动类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359
二、罩极起动类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360
三、单相串励式电动机360
四、单相多速电动机361
第二节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通用试验363
一、试验电源及电气测量363
二、绝缘电阻的测定试验364
三、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364
四、空载试验364
五、堵转试验365
六、发热试验366
七、工作特性曲线的求取试验366
八、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测定试验367
九、耐交流电压试验368
十、起动过程中起动元件(离心开关)断开转速的测定试验368
十一、其他试验项目368
第三节 交流电风扇试验特点370
一、台扇、壁扇、台地扇(落地扇)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70
二、吊扇的测试项目及试验方法372
第四节 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试验特点374
一、试验前的检查工作374
二、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的测定试验374
三、额定负载试验374
四、换向检查试验374
五、超速试验375
六、绕组对机壳的绝缘耐交流电压试验375
第五节 单相离合器电动机试验376
一、离合器加速时间和制动时间的测定试验376
二、电动机空载起动时间的测定试验378
三、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测定试验378
四、振动和噪声测定试验378
五、发热试验379
第六节 洗衣机用单相电动机试验380
一、XD型洗衣机用电动机试验380
二、XD型洗衣机脱水用电动机试验380
第七节 电容器电容量的测定和故障判断383
一、电容器好坏的简易判断方法383
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容器的容量384
三、利用分压比的关系测定电解电容器的容量384
第八节 电机接触电流的测定试验386
一、中小型电机386
二、小功率电机387
第九节 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388
附录A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及辅助单位名称及符号390
附录B国际单位制中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390
附录C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及其符号390
附录D常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表390
附录E电机换向火花等级的确定标准391
附录F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产品名称与代号392
附录G交流单相异步电动机产品名称与代号394
附录H潜水电泵系列名称与字母代号对照表394
附录I纺织机械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系列名称与字母代号对照表394
附录J电机综合标准394
附录K三相异步电动机标准396
附录L单相异步电动机标准402
附录M指示仪表表盘标注图形符号的含义402
附录N不平衡电压对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性能的影响404
附录O两功率表读数之比W1/W2与功率因数cos?的对应关系表406
附录PEh-star法实测杂散损耗介绍407
附录Q电机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生产及经销单位通讯录412
参考文献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