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学史
  • (英)B.鲍桑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 ISBN:97875090024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美学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们的研究方法、美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

一、美学史与美的艺术史1

二、自然美和艺术美二者之间的联系2

三、美的定义和其美学史之间的关系4

第二章 一个富含诗意的世界的诞生,及其与思想界的首次接触8

一、早期思想界对艺术的敌视态度8

二、美的世界的诞生8

三、思想界敌视艺术的原因9

四、模仿说中蕴涵的启示不被人重视10

五、在古代哲学中,“模仿”一词的广泛应用11

六、把希腊艺术称作“模仿性”艺术的深层解析11

(一)模仿性艺术的理想在于它的平易近人11

(二)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抽象的理想性在希腊艺术中并不存在12

七、开辟美学理论的前景13

第三章 希腊人建构的美的理论的基本轮廓——三项原则及其相互关系15

一、道德主义原则17

(一)道德主义原则是如何体现的17

(二)道德主义原则的美学价值20

二、形而上学原则21

(一)形而上学原则是如何体现的22

(二)形而上学原则的美学价值26

1.审美形象26

2.形象不同于实有事物27

三、审美原则28

(一)希腊著述家的一般性理论29

(二)特定的实际范例31

1.色彩与乐音31

2.基本的几何图形32

3.简单的歌曲与音乐33

4.伦理、逻辑的整体33

5.小型艺术与造型34

6.诗歌、戏剧35

四、费希纳形式美与具体美之间的关系36

第四章 在美的理论的探索中,希腊人向前迈进的足迹38

一、三个对比38

二、前苏格拉底学派38

三、苏格拉底39

(一)“看不见的事物能够模仿吗?”39

(二)审美兴趣与实在兴趣40

四、毕达哥拉斯派41

(一)象征主义41

(二)具体的分析41

五、柏拉图42

(一)象征主义42

(二)审美兴趣44

(三)具体的批判48

六、亚里士多德49

(一)象征主义50

1.审美现象有选择50

2.关于丑51

3.诗歌中蕴涵的哲理韵味52

4.音乐中蕴涵的象征主义53

5.艺术对自然具有矫正作用54

(二)审美兴趣55

1.美、美德以及快感55

2.有关教育上的兴趣56

3.悲剧的作用56

(三)具体的批判60

1.历史与戏剧的要素60

2.情节与性格的刻画62

第五章 从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和希腊罗马文化时代,到君士坦丁大帝时代67

一、普通哲学和艺术70

(一)哲学70

(二)诗歌74

1.全新的拉丁喜剧74

2.田园诗75

3.名诗选75

4.罗马诗人76

(三)造型艺术与建筑79

二、美学观念83

(一)斯多葛学派84

(二)伊比鸠鲁学派85

(三)亚里斯塔卡斯与佐伊勒斯86

(四)后期的希腊罗马批评家86

(五)普罗提诺92

1.象征主义94

2.审美兴趣95

3.具体的批判96

第六章 审美意识在中世纪延续的一些痕迹99

一、把文艺复兴上溯到公元纪年的倾向99

(一)前拉斐尔派的绘画100

(二)13世纪的法国文学100

(三)阿贝拉101

(四)对第6世纪的建筑和装饰的追溯102

(五)最初几个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和歌曲104

(六)一个严酷的中间阶段是必要的106

二、普罗提诺之后的美学在学术方面的连贯性107

(一)从流出说到进化论108

(二)二元论以及对自然的热爱108

(三)奥古斯丁的“宇宙美”学说109

(四)对异教的镇压和严峻气氛的不断增强110

(五)破坏偶像运动的意义111

(六)司各脱·伊里杰纳的理论113

(七)世界的末日将在公元1000年到来116

(八)圣弗兰西斯作品中的近代意识116

(九)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理论118

第七章 但丁与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征方面的异同121

一、主题的范围121

二、两位诗人对艺术形式的选择122

三、两位诗人所追求的意蕴的类型124

四、后期文艺复兴的确切地位128

第八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问题131

一、准备阶段131

二、美学长时间的中断131

三、这一问题的酝酿,从笛卡儿到鲍姆嘉通134

(一)两种倾向:“普遍性”与“个性”134

(二)与古代哲学的差异135

(三)两者之间的差异136

(四)与中古时期的二元论的关系137

(五)康德之前的美学哲学观念138

1.莱布尼茨139

2.夏夫兹伯里140

3.休谟140

4.进步的性质142

5.鲍姆嘉通143

第九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材料主题的范围148

一、古典文献学148

(一)约瑟夫·斯卡利杰148

(二)沃尔夫149

二、考古学150

(一)意大利境内的早期发现150

(二)早期的希腊游记151

(三)希尔姑兰城与庞贝城151

(四)希腊本部152

三、艺术批评154

(一)高乃依154

(二)丰特奈尔和伏尔泰157

(三)英国作家158

1.伯克与凯姆斯勋爵158

2.荷加斯161

3.雷诺兹162

4.莱辛之前的德国人163

5.莱辛167

6.温克尔曼184

7.批评家不曾利用过的资料194

8.过渡时期的征兆194

第十章 康德——将问题归为一个焦点196

一、康德与美学问题、研究资料的关系196

二、康德体系中美学问题所处的地位197

三、美学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是审美判断201

(一)给审美意识划分的界限203

(二)从积极方面看审美意识的实质204

(三)鉴赏判断具有的“主观性”204

四、康德美学理论中抽象和具体的矛盾205

五、美感的范围和更细致的划分211

(一)关于崇高的学说211

(二)对艺术的分类214

六、结束语217

第十一章 具体综合的开始几步——席勒、歌德220

一、席勒的理论220

(一)美具有的客观性221

1.审美形象224

2.游戏冲动说226

(二)“古代的东西”与“近代的东西”的抵牾227

(三)施莱格尔眼中的席勒230

(四)席勒眼中的施莱格尔231

二、歌德的理论233

(一)哥特式建筑234

1.对文艺复兴传统持有的态度235

2.“哥特式”包含的贬义236

3.“突现特征的”艺术237

(二)希尔特、迈约的定义239

(三)歌德对艺术中优美的理解240

(四)结束语242

第十二章 客观唯心论——谢林与黑格尔243

一、谢林243

(一)艺术与美的客观性244

(二)对“古代的东西和近代的东西”的历史处理247

(三)各种艺术250

二、黑格尔255

(一)黑格尔——美学中的辩证法255

(二)美的概念256

1.自然美257

2.艺术美:理想259

(三)四个主要概念的意义268

1.丑269

2.崇高270

3.悲剧271

4.喜剧272

(四)结束语273

第十三章 德国的“精密”美学——从叔本华到施图姆普夫274

一、精密美学的需求274

二、叔本华274

(一)叔本华堪称后康德派275

(二)叔本华对于美及其变异的论述276

(三)对叔本华的批评277

三、赫尔巴特278

(一)他的形式主义及影响278

(二)他对审美关系的划分279

(三)艺术分类280

(四)批评与评价281

四、齐美尔曼282

(一)形式美学的鲜明性质282

(二)“集合体”的含义284

(三)基本而简单的形式284

(四)这一理论的心理学意义及其价值286

五、费希纳287

(一)对前人论述的批评287

(二)用矩形等所做的实验288

(三)审美法则289

六、施图姆普夫的研究领域292

七、结束语292

(一)如何评价形式美学292

(二)形式美学的历史教训293

(三)精密美学被包括在唯心论之中294

第十四章 客观唯心主义方法的完成296

一、后期客观唯心主义的类型296

二、向后期客观主义的过渡297

(一)索尔格297

(二)关于韦塞和费舍尔299

(三)罗森克兰兹301

1.丑本身301

2.艺术中的丑302

3.对立的形式305

三、后期客观唯心主义307

(一)卡里尔308

1.丑308

2.艺术的分类309

3.对文艺复兴的态度309

(二)夏斯勒311

1.《美学批评史》中蕴涵的概念311

2.丑、美的变异312

3.划分艺术的类型314

(三)哈特曼318

1.美学史的作用318

2.程度各异的美与丑321

3.对各门艺术的分类326

第十五章 在理论上内容与表现重新融会的起点330

一、近代英国美学在哲学方面的条件330

二、时代的普遍影响331

(一)古代文物331

(二)科学331

(三)富有浪漫色彩的自然主义332

(四)民主精神333

三、内容、表现的综合334

(一)特征334

(二)工匠的生命337

(三)“小型艺术”的内容与表现339

(四)深刻的想象、美的界限342

(五)依据材料为诗歌分类343

四、结束语345

(一)现在对美学学科提出的要求346

(二)艺术的前景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