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单片机原理及串行外设接口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串行外设接口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215207.jpg)
- 李朝青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423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理论;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单片机原理及串行外设接口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原理1.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特点1
1.1.1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1
1.1.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2
1.2 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5
1.3 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8
1.3.1 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9
1.3.2 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10
1.4 时钟电路16
1.5 复位操作18
1.5.1 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18
1.5.2 复位电路19
第2章 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1 汇编语言20
2.1.1 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20
2.1.2 指令格式20
2.2 寻址方式21
2.2.1 7种寻址方式21
2.2.2 寻址空间及符号注释25
2.3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26
2.3.1 数据传送指令26
2.3.2 算术运算指令30
2.3.3 逻辑操作指令33
2.3.4 控制程序转移指令35
2.3.5 位操作(布尔处理)指令41
2.4 编程的步骤、方法和技巧44
2.4.1 编程步骤44
2.4.2 编程方法和技巧46
2.4.3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47
2.5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与汇编52
2.5.1 源程序的编辑52
2.5.2 源程序的汇编52
2.5.3 伪指令53
2.6 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56
2.6.1 主程序56
2.6.2 子程序及参数传递57
2.6.3 中断服务子程序58
2.7 数据处理程序59
2.7.1 排序程序及数字滤波程序59
2.7.2 标度变换(工程量变换)59
2.8 软件抗干扰技术61
2.8.1 软件陷阱技术61
2.8.2 软件看门狗63
2.9 最短程序65
第3章 单片机的中断、定时器及串行口通信3.1 中断系统66
3.1.1 中断的概念66
3.1.2 中断系统结构及中断控制67
3.1.3 中断响应及中断处理过程71
3.1.4 中断程序举例72
3.2 定时器及应用73
3.2.1 定时器及其控制73
3.2.2 定时器的4种模式及应用75
3.3 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78
3.3.1 串行口及应用79
3.3.2 单片机与单片机间的点对点异步通信91
3.3.3 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97
第4章 单片机串行外设接口技术4.1 SPI和Microwire串行外设接口技术100
4.1.1 SPI串行外设接口100
4.1.2 Microwire串行外设接口106
4.1.3 E2PROM芯片93C46的应用108
4.1.4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620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115
4.1.5 多功能串行芯片X5045/43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121
4.1.6 串行时钟芯片DS1302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132
4.2 I2C总线接口技术137
4.2.1 I2C总线的概念137
4.2.2 I2C总线的应用138
4.2.3 I2C总线基本知识139
4.2.4 I2C总线的数据传送140
4.2.5 I2C总线的数据传送协议141
4.2.6 单片机与I2C总线的接口145
4.2.7 主方式模拟I2C总线通用软件包145
4.3 1-Wire单总线接口技术150
4.3.1 单总线芯片硬件结构及主/从机连接150
4.3.2 单总线芯片序列号151
4.3.3 1-Wire单总线芯片的供电151
4.3.4 1-Wire单总线系统的特点及应用152
4.3.5 1-Wire单总线数据传送时序(协议)152
4.3.6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总线多路测温系统155
第5章 应用系统人-机串行外设接口技术5.1 键盘接口及处理程序163
5.1.1 行列式键盘结构及接口技术164
5.1.2 键中断扫描方式168
5.1.3 键操作及功能处理程序169
5.2 LED显示器接口及显示程序170
5.2.1 LED显示器结构原理170
5.2.2 LED显示器接口及显示方式171
5.2.3 LED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及显示子程序172
5.3 串行口控制的键盘/LED显示器接口电路及编程174
5.3.1 硬件电路174
5.3.2 程序清单174
5.4 MAX7219串行8位LED显示驱动器芯片及其应用177
5.4.1 MAX7219的引脚功能177
5.4.2 MAX7219的内部结构178
5.4.3 MAX7219的控制寄存器179
5.4.4 MAX7219的工作时序181
5.4.5 应用实例181
5.4.6 利用MAX7219设计LED大屏幕183
5.5 I2C总线LED驱动器SAA1064接口及编程186
5.5.1 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186
5.5.2 数据操作格式188
5.5.3 控制命令COM格式189
5.5.4 寻址字节SLAR/W189
5.5.5 LED显示程序设计190
5.6 4位串行段式LCD显示器EDM1190A的接口及编程191
5.6.1 EDM1190A的性能简介192
5.6.2 EDM1190A的数据显示原理192
5.6.3 EDM1190A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193
5.7 基于E2PROM的IC卡读/写器的应用195
5.7.1 IC简介195
5.7.2 AT24C系列I2C总线接口E2PROM197
5.7.3 IC卡读/写器接口电路及编程202
第6章 系统前向通道配置及串行A/D接口技术6.1 8位、10位串行输出A/D芯片及接口技术205
6.1.1 单通道串行输出8位A/D芯片TLC1549及接口205
6.1.2 8位串行A/D芯片TLC548/TLC549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207
6.1.3 8位串行A/D芯片TLC0831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210
6.1.4 8位2通道串行A/D芯片ADC0832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211
6.1.5 10位串行A/D TLC1543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214
6.2 12位串行输出A/D芯片及接口技术221
6.2.1 12位串行A/D芯片AD7893与单片机接口技术221
6.2.2 串行12位A/D芯片MAX187与单片机接口技术223
6.2.3 双通道12位串行A/D芯片MAX144与单片机接口技术226
6.3 16位串行输出A/D芯片及接口技术229
6.3.1 16位低速串行A/D芯片AD7705接口及编程229
6.3.2 高速串行16位A/D芯片AD7683与单片机接口技术233
6.3.3 多通道串行输出16位A/D芯片TLC2543及接口237
第7章 系统后向通道配置及串行D/A接口技术7.1 后向通道中的功率开关器件及接口技术245
7.1.1 继电器及接口245
7.1.2 光电耦合器(隔离器)件及驱动接口246
7.1.3 光电耦合驱动晶闸管(可控硅)功率开关及接口247
7.2 后向通道中的串行D/A转换及接口技术248
7.2.1 串行输入、电压输出的10位D/A芯片TLC5615接口技术248
7.2.2 串行输入、电压输出的12位D/A芯片TLC5616的应用252
7.2.3 串行输入12位D/A芯片DAC8512接口设计255
附录A 89C51指令表258
附录B 89C51指令矩阵(汇编/反汇编表)263
参考文献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