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
  • 洪涛著 著
  •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356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红楼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 引言1

2 前贤讨论红学史的模式及其局限3

3 本书的研究范畴及取向11

4 结语18

第二章 《红楼梦》作者的身份及其超强的诠释功能31

1 清代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记载及附会31

2 遗民著书说的兴起34

2.1 王梦阮、沈瓶庵的设想34

2.2 蔡元培的说法:“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36

2.3 邓狂言兴“汉人作者说”的确立38

3 《红楼梦》作者的种族与诠释的关系40

3.1 《红楼梦》与作者决定论40

3.2 新红学的“旗人作者说”40

3.2.1 胡适的研究和诠释转向——“夺取”作者,夺取诠释权41

3.2.2 俞平伯对反满说“民族主义”理论的抨击44

3.2.3 周汝昌对“反满说”的猛烈攻击45

3.3 索隐派对“旗人作者说”的反应47

3.3.1 寿鹏飞和景梅九另立作者48

3.3.2 反满说对自传说作者论的消解49

3.3.3 潘重规:原作者是“石头”(“消解曹雪芹威胁”行动之一)53

3.3.4 杜世杰:曹雪芹是个化名(“消解曹雪芹威胁”行动之二)55

3.3.5 李知其:曹雪芹是说书人(“消解曹雪芹威胁”行动之三)59

3.4 余英时的“调和论”——曹雪芹的“汉族认同感”60

4 马、列红学家对作者世界观的超越65

4.1 马、列红学家论曹雪芹的世界观67

4.2 创作论:马、列红学家眼中的曹雪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68

4.3 作品论:作品自身的客观效果论71

4.4 批评论:不重视作者意图的批评方法73

5 后四十回的作者与作者的分类功能78

5.1 俞平伯的“性情说”79

5.2 隐含的作者(implied author)及作者的分类功能82

6 结语89

第三章 《红楼梦》的文本地位与诠释问题——贯通论、有机说、优劣论、结构学、探佚学……(112) 1 《红楼梦》程高百廿回本在新红学以前的稳定地位112

2 文本的“贯通”、“内在结构”和“有机说”113

2.1 后四十回“续书说”的提出113

2.2 俞平伯的“贯通论”与文本地位115

2.3 《红楼梦》的“内在结构”与“有机说”119

3 前八十回异文研究的各种问题125

3.1 “作者原本”与“作者最后定本”的观念126

3.2 文本的不稳定性与诠释的关系130

3.3 文本的修订与作者意图134

3.4 文本的残缺与贯通141

3.5 作者本意与文本的地位146

3.6 文本的优劣真伪之辨与作者功能观念155

3.6.1 优劣与真伪问题157

3.6.2 繁简二系的关系和作者问题161

3.6.3 近年校注本对第六十七回的取舍164

4 “独特的结构学”与无形的文本165

5 结语:对文本特征、结构、探佚等问题的思考170

第四章 《红楼梦》的特殊读者与《红楼梦》的诠释198

1 脂批的出现及批者身份的特殊性199

1.1 批语出现的时间特早199

1.2 批者身份的特殊性200

2 新红学以前脂批的命运202

2.1 批者的权威202

2.2 脂评的消亡及其重大影响204

3 新红学时期的脂评研究206

3.1 脂评重出206

3.2 批者的身份与批语权威的建立209

3.2.1 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的启示209

3.2.2 关于脂评的可信性:胡适的“堂兄弟说”与“作者自注”211

3.2.3 俞平伯的犹豫:“评者之意”与“作者之意”的分野217

3.2.4 周汝昌的“脂砚即湘云”:“取其所需”、“循环论证”的诠释策略224

3.2.5 依附作者的权威234

4 脂评的诠释问题:自传说和反自传说的对立236

4.1 脂批与著作权的确立、自传说的完成236

4.2 索隐派的反攻:索隐派的“增删说”和“暗合说”240

4.3 “合传说”及其论证方法248

5 结语:伪陈述与真历史255

第五章 总括及批评277

1 意义的来源及诠释的目标277

2 评《红楼梦》的诠释方法280

3 总结300

参考资料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