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郊农场史 1949-198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郊农场史 1949-1989](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2198149.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郊农场史 1949-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概述2
第一部分 现行区域地理状况6
一、地理位置6
二、地质地貌6
三、水文气象6
四、土壤7
第二部分 区域演变8
一、飞放泊(元代)8
二、南海子(明代)8
三、南苑(清代)9
四、帝国主义入侵南海子10
五、清末的地主庄园11
六、军阀政客抢占庄园11
附1:南苑农场概况12
七、海子解放12
附2:私立燕京大学农作物改良试验场概况13
第三部分 南郊农场(红星区)历史沿革15
一、在海子里创建国营农场(1949.3——1958.6)15
1、建立北京市第一个国营农场——五里店农场15
2、海子里土改后又建起一批国营小农场16
3、各小农场逐渐调整合并及合而为一,组成国营南郊农场17
二、海子里人民在集体化道路上前进(1949春——1958.6)19
三、场社合并及建立红星人民公社(1958——1978.12)23
1、以场带社及办全民人民公社时期23
2、“文化革命”十年及全民公社解体(1966——1978.12)27
四、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调整改革经济关系及建立红星区(1979——1989.12)28
附1:南郊农场(红星区)主要干部名录32
附2:南郊农场(红星区)历史沿革图录36
一、场、社合并前农村部分(1948年——1958年6月)47
第四部分 南郊农场(红星区)大事记47
二、场、社合并前农场部分(1949年3月——1958年6月)59
三、场、社合并后(1958年6月至1989年底)70
附1:南郊农场(红星区)历年劳动模范名录(市级以上)102
附2:南郊农场(红星区)高级技术人员名录107
第五部分 经济部分109
一、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109
1、旱、涝、碱三害困扰着海子里109
2、改造盐碱、涝、洼,开发水稻获得成功110
3、大力发展稻、麦、玉米生产112
二、蔬菜生产120
1、建场初期的蔬菜生产情况120
2、场、社合并逐步建成首都副食品生产基地时期120
3、“文化大革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时期122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变化122
2、初步发展阶段127
三、果树发展概况127
1、传统栽培阶段127
3、稳步发展的十年128
四、奶牛发展史130
1、国营十大牛场的建立130
2、集体养牛事业的兴起及发展137
3、培养健康牛群138
4、挤奶机的研制及应用138
5、规范化牛场建设139
6、牛奶的深加工140
7、青饲料生产141
8、奶牛管理机构142
五、养猪144
1、专业养猪场的建立144
2、猪的饲养管理144
4、培育“北京花猪”品种146
3、防疫治疗146
5、养猪业的发展与挫折147
六、淡水养鱼149
1、初期养鱼阶段149
2、建立专业养鱼队伍149
3、建立精养鱼塘150
4、科学养鱼151
七、养鸡153
八、养鸭155
九、工业157
1、场、社合并后兴办工业时期(1958年——1966年)157
2、“文化大革命”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期(1966年——1978年)162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工业企业的状况及发展(1979年——1989年)163
十、农机173
1、建场初期的农机状况173
3、收割机(脱粒机)174
2、拖拉机174
4、汽车175
5、管理机构、管理形式176
十一、水利177
1、自然水系177
2、水利建设177
十二、电力181
1、南郊农场主要供电线路及设施181
2、组织机构182
第六部分 名胜古迹183
一、旧衙门行宫(旧宫)183
二、新衙门行宫(新宫)183
三、南红门行宫(南宫)185
四、团河行宫186
五、晾鹰台191
六、昆仑石192
七、德寿寺193
八、元灵宫194
九、忠兴寺宁佑庙195
十、海子角镇国观音寺蛟龙碑195
十一、西红门清真寺196
十二、宇翔园(陆军检阅使署司令部)196
十三、日本侵华的罪证——飞机窝197
第七部分 集锦199
一、毛主席给《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写按语199
附:《北京日报》刊登的《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原文200
二、中朝友谊树204
三、郭沫若为曙光社题诗205
四、麋鹿还家206
六、南囿秋风207
五、阳早、韩春在南郊农场207
七、毛主席察访旧宫村208
八、红星人民公社成立209
九、红星中朝友好人民公社命名209
十、合作化道路上的带头人——霍凤岐210
十一、一位农村女共产党员的奉献——记农业劳动模范寇顺义217
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中的中国人——记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老人吴柳桥223
十三、关于南苑机场弹药库爆炸的历史情况224
十四、冯玉祥将军在南苑225
十五、张涛烈士小传227
十六、忆赵建华229
十七、王国福233
十八、育德中学与彭雪枫235
十九、抗日名将——佟麟阁、赵登禹236
后记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