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党之理论与运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党之理论与运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2126111.jpg)
- 许正中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47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党之理论与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党之界义1
第一节 政党之界义1
第二节 界义之说明1
第一项 集团1
第一目 人1
第二目 组织2
第三目 有机体2
第二项 共同政见2
第一目 政见2
第二目 共同政见3
第三项 力求共同政见之实现3
第一目 实现政见之目的3
第二目 力求实现之方式4
第二章 政党之发生5
第一节 史实之演进5
第一项 政党与民主政治5
第二项 政党发展之时期7
第一目 国家敌视政党时期7
第二目 国家放任政党时期8
第三目 国家承认政党时期9
第四目 国家制限政党时期11
第二节 理论之观察14
第三章 政党之要素16
第一节 政纲16
第一项 政纲之意义与作用17
第二项 政纲与主义政策之区别17
第三项 政纲之撰订20
第四项 政纲之条件20
第五项 政纲之特征21
第二节 党人23
第一项 领袖23
第一目 领袖之意义与作用23
第二目 领袖之产生24
第三目 领袖之任期25
第四目 领袖之类型25
第五目 领袖之条件26
第二项 干部28
第一目 干部之作用28
第二目 干部之条件28
第三目 干部之选拔29
第四目 干部之培植30
第五目 干部之使用31
第三项 党员32
第一目 党员之界义32
第二目 党员之作用32
第三目 党员之责任33
第四目 党员之质量34
第三节 法纪38
第一项 纪律38
第二项 组织40
第一目 组织之原则40
第二目 组织之系统41
第三目 党内派别问题46
第四节 经费47
第一项 党员负担47
第二项 资产者之资助48
第三项 政府之补助50
第四项 外国之资给50
第四章 政党之种类51
第一节 常识上之类别51
第一项 国内政党与国际政党51
第二项 普通政党与革命政党51
第三项 政府党与在野党52
第四项 多数党与少数党52
第五项 大党与小党53
第二节 理论上之类别53
第一项 极右党54
第二项 右方党55
第三项 中央党56
第四项 左方各党57
第三节 其它之类别58
第五章 政党之活动62
第一节 政党活动之前提62
第二节 政党活动之方法63
第三节 政党活动之形态63
第一项 争取民众63
第一目 政党与民众之关系63
第二目 争取民众之方法64
第二项 控制政府66
第一目 政党与政府之关系66
第二目 控制政府之方法67
第六章 政党之功能69
第一节 教育民众69
第一项 激发政治兴趣69
第二项 增进政治知识70
第三项 训练民权使用70
第四项 提高人民才能71
第二节 结合社会71
第一项 凝结人民政见71
第二项 组织人民力量72
第三节 调节政制72
第一项 推荐公职人选72
第二项 解决重大争议73
第三项 调剂政府分权73
第一目 调剂立法与行政之分权73
第二目 调剂中央与地方之分权74
第四项 救正法定制度75
第五项 监督政府行政75
第六项 促进国家建设76
第七章 政党政治之形式77
第一节 复党制79
第一项 两党对立79
第一目 英国79
第二目 美国80
第三目 两党对立之优点与缺点81
第二项 多党联立82
第一目 法国多党联立制82
第二目 多党联立之优点与缺点83
第二节 单党制85
第一项 一国一党85
第一目 苏联85
第二目 德国86
第二项 党国合一90
第一目 义国90
第二目 中国92
第八章 政党政治之应用96
第一节 复党制与单党制之比较96
第一项 复党制之利弊96
第一目 复党制之长处96
第二目 复党制之弊病98
第二项 单党制之利弊99
第一目 单党制之长处99
第二目 单党制之弊病100
第二节 复党制与单党制之应用101
第三节 单党制采行之背景102
第一项 概说102
第二项 苏联103
第三项 义大义104
第四项 德意志105
第五项 中国107
第九章 政党政治之理论根据108
第一节 复党制之理论根据108
第一项 复党制之政治(民主政治)108
第二项 复党制之哲学根据(天赋人权说)111
第三项 复党制之政治理论112
第一目 个人主义112
第二目 自由主义112
第三目 平等主义113
第四项 复党制之政治学说(人民主权论)114
第五项 复党制之政治制度(分权政制)115
第二节 义德单党制之理论根据116
第一项 义德单党制之政治(独裁政治)116
第二项 义德单党制之哲学根据117
第一目 实用主义117
第二目 马克维里主义120
第三目 黑格尔哲学121
第四目 尼采哲学123
第五目 帕奈脱学说126
第三项 义德单党制之政治理论128
第一目 国家主义128
第二目 反自由主义129
第三目 反平等主义130
第四项 义德单党制之政治学说(国家主权论)132
第五项 义德单党制之政治制度(极权政制)132
第三节 苏联单党制之理论根据134
第一项 苏联单党制之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135
第二项 苏联单党制之政治(民主政治)136
第四节 中国单党制之理论根据141
第一项 中国单党制之目的(民主政治)141
第二项 中国单党制之理论根据(革命民权说)145
第三项 中国单党制之事实需要147
第四项 中国单党制之政治149
第五项 中国单党制与德义苏单党制之区别152
第十章 政党之弊病154
第一节 危害国家政治154
第一项 金钱贩卖政治154
第二项 败坏人事行政156
第三项 垄断国家政治157
第四项 偏于感情用事157
第五项 增强阶级对立158
第二节 本身具有瑕疵159
第一项 限制个人自由159
第二项 易为个人利用159
第三项 不能延揽人才160
第三节 不合民主政治161
第十一章 政党政治之改革166
第一节 治标方面166
第一项 选举制度之改良166
第一目 选举范围之划分166
第二目 职业代表制之采用166
第三目 直接初选制之盛倡167
第二项 政党法规之认定168
第三项 文官制度之建树169
第四项 民间组织之兴起170
第二节 治本方面174
第一项 政治道德之增进174
第二项 政治教育之普及175
第三项 公民投票制之实行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