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玉明,艾红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575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广播事业-新闻事业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电视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1923—1928)1
第一节 早期外商在华的广播实验1
第二节 国人自办广播的发端5
第二章 抗战前的广播事业(1928—1937)8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广播8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宣传8
二、国民党广播事业网在全国的建立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迁11
三、西安事变中的“广播战”13
第二节 多向发展的民间广播14
一、上海民营广播渐趋繁荣15
二、其他地区民营台的发展17
第三节 禁而不止的外商广播18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937—1945)20
第一节 国统区的广播事业20
一、国民党中央台的抗日宣传20
二、国民党政府其他电台情况23
三、民营电台的抗日宣传24
第二节 日伪沦陷区广播25
一、东北的伪满广播事业26
二、华北的日伪广播事业28
三、华东汪伪广播事业和其他地区的日伪广播事业29
四、沦陷区民营台广播31
第三节 “苏联呼声”和美国军用广播32
一、苏联呼声广播电台32
二、美军在华广播电台33
第四节 人民广播的诞生34
一、人民广播事业溯源34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37
三、延安之声传四方39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945—1949)42
第一节 从膨胀到崩溃的国民党广播事业42
第二节 从复苏到衰落的民营电台47
第三节 经历挫折、日渐壮大的人民广播48
一、延安台的恢复和发展48
二、延安(陕北)台的三次转移52
三、日益壮大的解放区广播58
四、解放战争中的广播宣传66
五、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人民广播72
第五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广播事业(1949—1956)76
第一节 建立集中统一的国营广播事业体制76
一、统一领导和建设人民台77
二、接管原国民党广播电台81
三、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82
四、发展广播收音网84
第二节 广播宣传初学“自己走路”85
一、对国内广播86
二、对国外广播88
三、改进广播宣传工作89
第六章 初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56—1966)93
第一节 一波三折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93
一、广播基础建设的“跃进”式发展94
二、中国电视诞生96
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规模调整97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再发展99
第二节 瑕瑜互见的广播电视宣传100
一、扩大化了的反右派斗争宣传100
二、“大跃进”宣传的严重失误103
三、广播电视宣传的调整和改进106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和广播电视报刊的出现109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1976)111
第一节 动乱时期的广播电视宣传111
一、“文革”初期的广播电视宣传113
二、“文革”中、后期的广播电视宣传114
三、对外广播与对外合作交流116
第二节 服从政治需要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117
一、有线广播的鼎盛时代117
二、彩色电视开播118
三、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119
第三节 逆境中的抗争120
一、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极“左”宣传的抵制120
二、广播电视界的抗争122
第八章 改革开放前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1983)123
第一节 两年徘徊期间的广播电视123
一、从理论节目开始拨乱反正124
二、广播电视宣传初步改观125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127
一、确立新时期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127
二、重申“自己走路”方针,努力办好各类节目129
第九章 全面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83—1992)134
第一节 以新闻改革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宣传改革134
一、以新闻改革作为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突破口134
二、增办多种形式的综合性信息节目137
三、文艺节目的改革138
四、纪录片和电视剧特色凸显139
五、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与对台湾广播的加强140
六、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141
第二节 事业建设和发展方针的调整144
一、“四级办”事业建设方针的确立145
二、事业发展方式的变革147
三、广播电视技术政策的调整150
第十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92年至今)15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153
一、广播电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53
二、广播电视集团化的探索155
第二节 广播电视宣传的综合创新157
一、节目栏目的板块化、频道(率)化和对象化设置157
二、新闻改革多头并举159
三、经济宣传持续强化163
四、社教类和文艺类节目日趋繁荣164
五、对边远地区和对港澳台宣传的质量明显提高167
六、对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170
第三节 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起步174
一、广播电视立法工作顺利开展174
二、广播电视执法和普法工作进展顺利178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180
一、广播电视教育蓬勃开展180
二、广播电视社团的建立和发展183
三、广播电视研究成果丰硕184
第五节 步入广播电视大国行列187
第十一章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193
第一节 香港的广播电视事业193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193
二、电视事业的创办和发展197
三、广播电视政策的变迁202
第二节 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204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204
二、电视事业的发展205
第三节 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208
一、“戒严”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208
二、解除“戒严”后的广播电视事业216
主要参考书目222
后记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