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
  • 毋丹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7064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师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研究的缘起1

(一)道德教育的李约瑟难题1

(二)对传统的合理性分析3

(三)传统教师德性的现时代意义12

二、研究现状16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16

(二)教师德性的表现17

(三)教师德性的问题19

(四)教师德性的价值20

(五)教师德性的养成22

(六)对已有研究的反思25

三、研究价值28

(一)转换教师德性研究的范式28

(二)充实教师德性的理论研究29

(三)促进教师对自身德性的反思与发展30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30

(一)研究思路30

(二)研究方法31

第一部分 追溯传统:教师德性的传统探源32

第一章 追问教师德性之源33

一、以“道”为魂的教师德性33

(一)有“道”是为师的基本前提33

(二)师者之教在于传道35

(三)师者教育之道在于使人学为人36

二、教师德性的人性考察37

(一)人性的两种进路37

(二)人性的历史考察41

三、成就德性须指向其道德本心47

(一)成就德性即“心”灵明觉知的功夫48

(二)成就德性须尽心与实践相合51

第二章 传统教师德性的内涵解读与特征分析54

一、外在身份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54

(一)社会身份的属性规定是衡量教师德性的基本依据54

(二)传道、授业、解惑:身份认同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56

二、内在心性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63

(一)教师德性内涵的内在心性指向63

(二)教师仁:内在心性指向的教师德性内涵66

三、传统教师德性的特征分析71

(一)化成天下的教育性特征72

(二)德性意识的自觉性特征74

(三)成己成物的实质性特征77

第二部分 时代的反思:教师德性消解的现实透析83

第三章 教师德性意识的消极懈怠84

一、教师德性主体意识的不自觉84

(一)教师道德认知与主体道德评价的割裂85

(二)教师创造性自觉的缺失90

二、教师德性反思意识的缺乏92

(一)教师价值相对主义的掣肘93

(二)教师教条主义的樊篱96

(三)教师道德验证的缺位98

第四章 教师德性实践中学与道的背离101

一、科学之道的偏离101

(一)德性实践的知识化困境102

(二)德性实践的工具理性陷落104

二、人文之道的背弃107

(一)唯知而弃道的现代化迷难108

(二)从关系存在到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转变110

第五章 教师德性精神的式微113

一、师者先圣传统的时代祛魅113

(一)从天职使命到伦理规范的德性精神退变114

(二)教师身份世俗化的现代危机116

二、教师权威的消解119

(一)教师祛权威的困境119

(二)教师权威主义的陷溺122

第三部分 断裂中的传统:现代教师德性消解的根源剖析124

第六章 教师德性消解的文化探源125

一、文化价值观变迁引发教师德育价值观从人本走向工具126

(一)文化价值观从整合转向分裂127

(二)教师德育价值观从人本走向工具131

二、文化冲突引发认同危机134

(一)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的冲突135

(二)文化冲突与教师身份认同危机139

第七章 教师德性消解的社会因素分析143

一、社会结构分化中教师虚假身份的生成143

(一)社会结构分化中统制性单位的形成143

(二)单位体制下的教师虚假身份147

二、社会关系变迁中教师工具性价值的凸显149

(一)社会关系从伦理性到工具性的转变150

(二)教师新形象:教育服务的提供者154

第八章 教师德性消解的学校组织内部探因158

一、以提高效率为主旨的教师考核评价158

(一)教师考核评价过于物化158

(二)德性至上让位于效率优先161

二、高度细化的专业分工导致教师存在的分散163

(一)专业分工下的单向度教师163

(二)教师存在由整合走向分散165

第四部分 传统的扬弃: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与发展168

第九章 现代视域中传统教师德性的解读170

一、外在身份指向的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170

(一)传道即传自然之道、科学之道和人文之道170

(二)授业即实现知识的生产力转化与创新174

(三)解惑即解学生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之惑177

二、内在心性指向的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解读178

(一)教师仁中道德创造性的继承178

(二)教师仁外在表现形式的改变182

第十章 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师德性的当代发展186

一、以“传道”为主旨的教育理念186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以“道”统“学”187

(二)实现自然之道、科学之道与人文之道三者的合一190

二、教师身份再认与德性意识自觉194

(一)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重塑195

(二)“传道”中“修道”的职业特性再认识199

(三)批判反思中德性自我意识的养成202

三、平等师生关系中共促德性发展206

(一)为人师表中以行促知206

(二)敬业爱生中以心育情209

(三)教书育人中以智养性211

结语 教师德性自我的建立215

参考文献218

后记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