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国家原则之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治国家原则之检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984970.jpg)
- 陈新民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8420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治国家原则之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宪政僵局的解决模式——兼评「机关忠诚」的概念3
壹、前言——监察委员改选引起的宪政僵局3
贰、宪法机关忠诚的概念——仙克教授的理论7
参、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援用宪法机关忠诚的情形16
肆、宪法机关忠诚概念的检讨21
伍、结论——易「宪法机关的忠诚」为「国家团结」条款48
第二篇 立法裁量权的界限——试论NCC组织法的违宪性问题57
壹、前言——侵犯七条宪法、构成违宪九大罪状的「罪法」57
贰、NCC委员会产生程序的违宪性问题59
参、NCC覆审权制度的检验90
肆、结论95
附件 独立机关的建制理念与原则98
第三篇 检讨宪政惯例的地位与效力——由总统的阁揆人事决定权谈起兼论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最近的「国会解散案」判决105
壹、前言——推动「内阁制修宪」之议再起105
贰、成立「有效运作政府」的宪法义务——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对解散国会案的判决107
参、僵硬之文义解释的例证——我国总统阁揆人事权的「绝对裁量」之认知114
肆、「宪法外」的补充法源——宪政惯例的适用118
伍、不成文的宪法规定——由「宪法外」转换到「宪法内」的适用方式123
陆、结论129
第四篇 论法定预算的性质——由释字第520号解释检视我国宪法的预算法制135
壹、前言——核四风暴下的释宪135
贰、国会的预算审议权136
参、预算案的法律性质145
肆、结论——释字第520号解释与德国古典预算法学者的「奇妙巧合」179
第五篇 宗教良心自由与服役正义——释字第490号解释与社会役185
壹、前言185
贰、释字第490号的解释186
参、评释189
肆、本案根本解决之道——社会役制度之建立201
伍、结论211
第六篇 宪法宗教自由的立法界限——评「宗教团体法」草案的立法方式215
壹、前言215
贰、宪法宗教自由的保障范围217
参、宗教自由与立法限制219
肆、宗教立法的规范方式225
伍、结论——国家规范宗教的基本原则237
附件 宗教团体法草案总说明241
附录 宗教团体法草案243
第七篇 宪法财产权保障的阴暗角落——论征收的买回权问题261
壹、前言261
贰、德国征收回复权的意义转变——「回复征收」概念的检讨263
参、被征收人回复权的制度分析277
肆、结论294
第八篇 立法院召开临时会的宪法问题301
壹、前言301
贰、总统咨请临时会的权限问题301
参、立法院与总统咨请的关系305
肆、结论307
第九篇 我国立委声请释宪制度的「质变」?——兼谈所谓的「预防式的违宪审查权」制度的改正311
壹、前言311
贰、我国引进立委声请释宪制度的理由311
参、我国实施法规违宪审查制度的情况312
肆、结论323
第十篇 社会主义法治国之概念——由越南及东德的经验谈起329
壹、前言——共产制度最大的变革329
贰、越南宪法采纳的法治原则330
参、东德建国前关于法治国概念的探讨335
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法治国概念之演变350
伍、结论374
第十一篇 动盪时期法治国原则的检验——菲律宾最高法院若干判例的研究381
壹、前言381
贰、总统继位问题——艾斯特拉达去职代行案383
参、宪法对第三者效力理论、本国人优先原则——马尼拉饭店出售案的判决397
肆、选举诉讼的原则与程序410
伍、结论——实施法治的「和平土壤」421
第十二篇 雨过天青丽日来——谈中国大陆行政法发展与台湾行政法学的影响427
壹、前言427
贰、中国大陆行政法发展之回顾428
参、中国大陆行政法学的发展436
肆、两岸行政法交流440
伍、结论444
第十三篇 一个东方版的法治国家——新加坡法治主义之研究447
壹、李光耀的法治观——以中国法家思想来验证447
贰、新加坡的鞭刑制度475
参、新加坡法院审判制度的几点特色484
肆、结论——个成功的东方式法治国家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