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入学考试 心理综合347大纲解析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入学考试 心理综合347大纲解析 第2版
  • 王永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8318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入学考试 心理综合347大纲解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心理学导论1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2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2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2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7

第一节 实验变量及控制7

一、自变量及其操纵7

二、因变量及其观测7

三、额外变量及其控制8

第二节 实验设计9

一、实验设计的概念9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9

三、任何实验设计方案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2

四、实验设计优劣的评价标准12

第三节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12

一、实验的信度12

二、实验的效度12

第四节 反应时法13

一、反应时概述13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4

三、反应时技术14

第五节 心理物理学方法15

一、阈限的测量15

二、心理量表法18

三、信号检测论19

第六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21

一、实验法21

二、观察法21

三、个案法21

四、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21

第三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25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5

一、统计图表25

二、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25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信效度26

一、测验的信度26

二、测验的效度27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29

第三节 心理测量的编制与标准化30

一、题目编制的一般原则30

二、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30

三、测验目标与双向细目表30

四、测题的种类及编制30

五、心理测量的标准化31

第四节 人格测验31

一、自陈测验32

二、投射测验33

三、情景测验34

第五节 智力测验34

一、个体智力测验34

二、团体智力测验35

第六节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36

一、SCL-90症状自评量表36

二、焦虑量表37

第七节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37

一、测验的选择37

二、测验的实施38

三、测验的管理38

第四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40

第一节 描述统计40

一、统计图表40

二、集中量数41

三、差异量数43

四、相对量数44

五、相关量数46

第二节 推断统计49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49

二、参数估计52

三、假设检验54

四、方差分析57

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61

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62

七、卡方检验64

八、非参数检验65

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67

第五章 感觉71

一、感觉71

二、颜色视觉72

三、声音的心理维度73

第六章 知觉77

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77

二、知觉组织78

三、错觉79

第七章 意识和注意82

一、意识与无意识82

二、注意过程83

第八章 学习和记忆87

一、学习的一般概念87

二、学习理论88

三、认知和动作学习91

四、学习的迁移92

五、学习与脑的可塑性92

六、记忆的含义92

七、记忆的种类93

八、遗忘95

第九章 思维98

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98

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99

三、问题解决100

四、推理101

五、判断和决策103

第十章 智力106

一、智力的含义106

二、智力的测量108

三、智力理论110

第十一章 情绪117

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117

二、表情119

三、情绪理论119

第十二章 动机123

一、动机的含义123

二、生理动机123

三、个人成就动机124

四、学习动机125

五、需要层次理论129

第二部分 人格心理学133

第一章 人格的含义134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137

一、流派分类137

二、精神分析流派137

三、行为主义流派148

四、认知流派152

五、人本主义流派157

六、特质流派161

七、生物学流派171

第三章 人格测量181

一、人格测量的概述181

二、客观测验182

三、投射测验185

第三部分 发展心理学189

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90

一、横断设计190

二、纵向设计190

三、聚合交叉设计191

四、双生子研究191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93

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193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195

三、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195

四、生态系统理论196

第三章 生理发展200

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200

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202

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203

第四章 认知发展205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205

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206

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209

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209

五、认知老化211

第五章 语言获得214

一、婴幼儿言语发展214

二、童年期言语发展215

第六章 社会性发展217

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217

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218

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221

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222

第七章 性别发展224

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224

二、性别角色的获得224

第八章 道德发展226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226

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227

第四部分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29

第一章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230

一、几种相互交叉的学科230

二、历史沿袭230

第二章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232

一、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概念232

二、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异同233

三、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234

第三章 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36

一、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236

二、治疗关系的特征236

三、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237

第四章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240

第五章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242

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242

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244

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246

补充内容一249

一、价值与价值干预249

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249

三、咨询关系的意义和作用250

四、心理咨询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250

五、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区别251

六、阻抗251

补充内容二253

一、经典精神分析253

二、行为主义255

三、人本主义257

四、认知疗法259

第五部分 变态心理学261

第一章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262

一、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262

二、重性精神病的界定262

第二章 焦虑障碍264

一、焦虑障碍264

二、恐怖症265

三、强迫症268

四、惊恐障碍270

五、广泛性焦虑障碍271

六、创伤后应激障碍272

第三章 心境障碍275

一、单相情感障碍275

二、双相情感障碍276

三、心境障碍的治疗277

第四章 进食障碍279

一、进食障碍概述279

二、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279

三、进食障碍的病因280

四、进食障碍的治疗280

第五章 人格障碍282

一、人格障碍概述282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283

三、人格障碍的病因284

四、人格障碍的治疗284

第六章 物质依赖289

一、概述及诊断标准289

二、酒精滥用与依赖289

三、阿片类物质滥用与依赖290

四、大麻类物质滥用与依赖291

五、烟草滥用与尼古丁依赖291

六、其他易成瘾药物292

第七章 儿童心理障碍293

一、孤独症293

二、多动症295

三、学习障碍296

补充知识点300

一、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划分300

二、心境障碍300

三、精神分裂症302

四、情绪和情感障碍303

五、应激与应激源304

六、品行障碍305

七、精神发育迟滞305

八、心理卫生的三级预防306

第六部分 社会心理学307

第一章 概述308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308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08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08

第二章 社会思维310

一、社会知觉310

二、自我概念311

三、自尊313

四、行为归因314

五、自我知觉316

第三章 社会影响319

一、从众319

二、说服320

三、服从321

四、群体影响322

第四章 社会关系327

一、偏见327

二、攻击328

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329

四、冲突331

五、人际关系332

六、人际沟通336

第七部分 管理心理学341

第一章 管理哲学342

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342

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343

三、“社会人”假设(代表人物:梅奥)344

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345

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346

六、“决策人”假设347

七、“学习人”假设348

第二章 组织激励351

一、概述351

二、激励理论351

第三章 领导理论360

一、概述360

二、领导理论360

第四章 组织理论367

一、组织结构367

二、组织文化369

三、组织变革与发展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