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湘学派与宋明新儒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湘学派与宋明新儒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963482.jpg)
- 赵载光,洪梅著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83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理学-哲学学派-研究-湖南省-宋代;理学-哲学学派-研究-湖南省-明代;新儒学-研究-中国-宋代;新儒学-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湘学派与宋明新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宋明儒学的湖湘学——湖湘儒学1
第一节 湖湘儒学与湘学2
一、需要辨析的几个概念3
二、湘学的范围与湖湘儒学的形成4
三、湘学及湖湘儒学的超地域性7
第二节 湖湘儒学的五个发展阶段9
一、湖湘儒学肇创时期10
二、湖湘儒学发展时期10
三、湖湘儒学兴盛时期11
四、湖湘儒学大成时期12
五、湖湘儒学转变时期12
第三节 湖湘儒学的哲学特色13
一、“性气合一”的宇宙本体论13
二、以诚论性的道德性命之学17
三、明体致用:性道之学与经世学的结合21
第一章 宋明儒学的流派25
第一节 宋明儒学的学术流派25
一、宋代新儒学的道学与非道学之争25
二、北宋道学的学术派别28
三、南宋的道学派别与事功之学32
四、道学兴盛与理学独尊39
第二节 宋明道学的思想流派41
一、如何划分道学的思想派别42
二、周敦颐、张载的“诚学”及其承传44
三、程朱理学以理为本的思想路线48
四、陆王心学以心为本的思想特色53
第三节 湖湘学与宋明道学57
一、湖湘学统:从濂学到湖湘学派57
二、湖湘儒学与宋明道学的诚学一系61
三、湖湘儒学与经世学65
第二章 周敦颐道学与湖湘儒学的奠基70
第一节 周敦颐建立的道学体系70
一、以太极立人极——天学与人学结合70
二、以诚说性——道德本体论73
三、性道之学的流变78
第二节 周敦颐的诚学81
一、诚学——天道性命之学81
二、以诚立人的人生境界83
三、“诚立明通”:诚学的经世实践85
四、周子诚学与湘学的精神87
第三节 周敦颐道学与湖湘派儒学的特色89
一、以太极论道与以诚论性89
二、胡宏对“以诚论性”思想的继承91
三、王夫之纠正程朱、弘扬湖湘儒学特色94
四、以“诚”为中心的性道之学97
第三章 湖湘学派的形成:胡安国、胡宏99
第一节 胡安国的《春秋》学99
一、“严华夷之辨”以安夏服夷100
二、维护纲常名教的“尊王之道”103
三、经世之学与“穷理之要”106
第二节 胡安国、胡宏开创湖湘学派109
一、胡安国的《春秋传》传播道学与开创湖湘学派110
二、胡氏家学与湖湘学派的恢弘:胡宏、胡寅、胡宁、胡宪113
三、湖湘学派与湖湘学统115
第三节 胡宏“以性为本”的哲学体系117
一、“道之体曰性”,“即事以明道”117
二、“天理人欲,同体异用”,“本然之善,不与恶对”121
三、“以心著性”,“识仁之体”124
第四节 胡宏道学对北宋三家的继承129
一、以诚立性:胡宏对周敦颐诚学的继承130
二、“性气合一”:胡宏对张载思想的继承133
三、心以成性:胡宏对程颢思想的继承137
第四章 兴盛时期的湖湘学派141
第一节 张栻与湖湘学派的光大141
一、张栻的学术生涯142
二、张栻在岳麓书院教授的湖湘学143
三、岳麓诸儒与湖湘学派146
第二节 张栻的哲学思想与经世思想148
一、太极本体论对周敦颐、胡宏的继承149
二、“居敬主一”的工夫论与朱熹的差异153
三、张栻的经世思想155
第三节 张朱会讲:湘学与闽学的论争与融合158
一、张栻对朱熹理学的吸纳与对湘学的坚持159
二、朱熹对张栻湖湘学的吸纳与颉颃162
三、朱熹对湖湘学派的改造167
第五章 明代的湖湘儒学和船山对道学的总结与批判171
第一节 明代湖湘儒学:“朱张正学”与“楚中王学”171
一、弘扬湖湘道学渊源的“朱张正学”171
二、“楚中王学”结合心学与湖湘学173
第二节 王船山对宋明儒学的总结、批判与弘扬178
一、对性道之学——诚学的弘扬179
二、对程朱理学的纠偏181
三、对陆王心学的批判184
第三节 王船山对湘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187
第四节 王船山论诚与性193
一、以性为宗的性道之学193
二、以诚论性,以中论性199
三、气为物之本,性气合一203
第五节 王船山的“天人合一”思想207
一、天人合“气”以立天道208
二、天人合“性”以立人道210
三、天人相继,下学上达213
四、天人合用、“依人建极”216
第六章 湖湘儒学在近代的转型221
第一节 湘学与晚清经世学221
一、实学经世的陶澍221
二、理学经世的贺长龄223
三、以经世学通变的魏源225
四、魏源经世学对湖湘儒学传统的继承228
第二节 曾国藩的经世礼学231
一、以礼为纲:从程朱理学转向经世礼学232
二、以诚为本,弘扬湘学传统234
三、以儒为本,综合百家的实践伦理237
四、传统儒学向现代转型的艰难选择240
第七章 湖湘儒学的理论特色242
第一节 湖湘儒学与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242
一、诚学与宋代新儒学的哲学化242
二、诚学的文化意义244
三、诚学的边缘化246
四、湘学与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248
第二节 “性气合一”与湖湘派儒学250
一、“性气合一”从宇宙本原说明人的本质250
二、“性气合一”:湖湘派儒学的哲学特色253
第三节 湖湘学派与宋明儒学的流派258
一、湖湘学派与性学一派259
二、“性学”与“气学”263
三、天人合一观与宋明儒学的分派267
附录 宋代新儒学的三个文化层面——对传统儒学的文化学释义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