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施一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007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概论22
第一节 “道德银行”22
一、“道德银行”的定义及其演进22
二、“道德银行”的本质25
三、“道德银行”的主要特点27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银行”30
一、大学生“道德银行”的概念30
二、大学生“道德银行”的本质36
三、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特点41
第三节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建构47
一、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的内涵47
二、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功能52
三、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旨探讨55
第二章 国内“道德银行”建构的实践考察59
第一节 “道德银行”的发展历程59
一、萌芽和产生——社区“道德银行”59
二、形成和发展——中小学“道德银行”62
三、丰富和创新——高校“道德银行”65
第二节 “道德银行”发展的动因与困境67
一、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67
二、时代发展:呼唤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68
三、现实冲突:“道德银行”实践发展中的多维困境71
第三节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考察74
一、定位准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74
二、体制顺畅:院系班三级管理职责分明76
三、方法得当:虚实结合与层级统筹并重77
四、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举79
五、功能完善:储蓄业务与贷款支出齐全80
六、效果明显:素质提升与社会反响俱佳81
第三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依据8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84
一、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理论8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86
第二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90
一、道德观教育的原理与方法91
二、思政实践教育法的基本理论93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95
第三节 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道德教化理论98
一、“德得相通”理念98
二、“德福一致”思想100
三、“道德回报”观念102
四、教化实施理论103
第四节 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借鉴107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07
二、弗里肯纳的“新德育”模式110
三、行为主义学说(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114
第五节 理论对现实难点问题的应有诠释119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诠释119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的理论诠释121
三、优秀文化传统中思想道德教化的理论诠释122
四、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诠释122
第四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原则124
第一节 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124
一、道德提升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出发点124
二、思想升华是建构“道德银行”的逻辑归属127
三、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是建构“道德银行”的方向性准则129
第二节 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132
一、价值导向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功能理念133
二、实践体验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功能要求134
三、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是建构“道德银行”的主导性准则137
第三节 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140
一、引导激励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理念140
二、规范养成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目的142
三、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性准则144
第五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思路148
第一节 建构基础:厘清理论依据确立基本原则148
一、厘清理论依据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前提148
二、确立基本原则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行动指南153
第二节 建构目标:开发主体功能注重价值拓展155
一、开发“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是其建构的主要任务156
二、注重“道德银行”价值的拓展是其建构的现实目标161
第三节 建构关键:搭建组织框架揭示主要方法165
一、搭建“道德银行”的组织框架是其建构的结构关键166
二、揭示“道德银行”的组建方法是其建构的技术关键168
第四节 建构保障:完善运行机制 实施绩效评估172
一、完善“道德银行”运行机制是其建构的保障性环节172
二、实施“道德银行”绩效评估是其建构的保障性手段176
第六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要方法179
第一节 主体方式:虚实结合·层级统筹179
一、虚实结合是建构“道德银行”框架的基本组合方式179
二、层级统筹是建构“道德银行”体系的基本结构方式183
三、虚实结合、层级统筹是“道德银行”管理的有效方式187
第二节 基本途径:网络运行·道德实践188
一、网络运行是建构“道德银行”载体的技术路径189
二、道德实践是建构“道德银行”目标的实现途径191
三、网络运行是激发大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特色196
第三节 主要手段:思想教育·道德评价199
一、思想教育是建构“道德银行”理念的基本手段199
二、道德评价是建构“道德银行”机制的主要手段203
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实施多方联动评价206
第七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组织框架212
第一节 决策机关:学校“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212
一、“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的内涵213
二、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215
三、指导的主要内容和方式217
第二节 指挥机关:校级“道德银行”218
一、校级“道德银行”的内涵218
二、校级“道德银行”的主要职责219
三、校级“道德银行”的管理方式220
第三节 执行机构:院(系)基层“道德银行”222
一、院(系)基层“道德银行”的内涵222
二、院(系)基层“道德银行”主要职责223
三、基层“道德银行”的具体运行方式223
第八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226
第一节 “道德储蓄”——提升道德品位226
一、“道德储蓄”的含义226
二、“道德储蓄”使大学生“积德”过程生活化230
三、“道德收支”是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233
第二节 “道德贷款”——持续道德行为236
一、“道德贷款”的含义237
二、“道德贷款”使大学生道德诚信显性化240
三、“道德借贷还贷”是道德实践的有效途径244
第三节 “道德奖励”——激发道德追求246
一、“道德奖励”的含义246
二、道德奖励使大学生“道德回报”人性化250
三、道德奖励是激发大学生道德追求的主要动力253
第四节 “道德处罚”——规范道德行为256
一、“道德处罚”的含义257
二、道德处罚使大学生道德行为责任化259
三、道德处罚是规范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方式262
第九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266
第一节 以“道德币”为载体的运行平台266
一、“道德币”的基本含义266
二、“道德币”是“道德银行”日常运行的基本载体270
三、“道德币”流通运行的实践机理273
第二节 以“道德奖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275
一、道德激励机制的内涵276
二、道德奖励在道德激励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277
三、道德奖励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279
第三节 以“道德处罚”为核心的约束机制285
一、“道德银行”约束机制的内涵285
二、道德处罚在约束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286
三、道德处罚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289
第四节 以“道德利息”为核心的回报机制291
一、“精神回报”:道德利息的本质内涵291
二、“道德储蓄”:道德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295
三、“道德利息”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297
第十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绩效评估300
第一节 绩效校验的标的300
一、大学生对“道德银行”的认同度300
二、社会公众对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认可度304
三、“道德银行”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贡献度306
第二节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309
一、绩效评估的总体指标分类309
二、“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及道德评价系统310
三、“道德贷款”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314
四、“道德赏罚”的运作绩效评估标准317
五、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效果的评价指标321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325
一、确立评估项目宗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325
二、分类确立评估权重组织开展评价活动330
三、归一分析评价结论 反馈公布评价结果333
结 语335
主要参考文献339
附 录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