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毛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178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林家骊1

导论1

第一节 陈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一 陈代文学的整体研究2

二 相关个案研究4

第二节 陈代文学成为独立研究课题的文学意义6

上编13

第一章 陈代文学生成的文化背景13

第一节 陈代文学生成的历史文化环境13

一 梁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及其影响13

二 陈代的政局与陈宣帝的北伐16

三 士族地位的急剧衰退与庶族地位的逐步崛起18

第二节 梁代文学对陈代文学的影响20

一 由梁入陈文士是陈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20

二 梁代文学在创作观念上对陈代文学的影响24

三 梁代文学在创作风格、创作方法上对陈代文学的影响26

第三节 陈代文学在发展变化中的新特征29

一 在创作成就上的新特征29

二 在艺术技巧上的新特征31

第二章 陈代学术群体研究33

第一节 以吴兴沈氏家族为中心的儒学群体33

一 家学渊源深厚,聚众讲学34

二 注重对儒家经典的注疏35

三 论辩宗法制度36

第二节 智?法师的交游与陈代佛学的中兴39

一 智?法师与陈代王室交游考40

二 智?法师与陈代文士交游考41

三 智?法师与陈代佛学中兴43

第三节 周弘正与陈代玄学45

一 以周弘正为中心的玄学群体46

二 注重对《老》、《庄》、《易》的阐发49

三 尚好清谈雅论50

第三章 陈代文学的思想倾向54

第一节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通俗化、审美化倾向54

一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通俗化54

二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审美化倾向56

第二节 陈代文学的娱情性特征58

第三节 陈代文学的新变意识60

第四节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64

一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64

二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65

第四章 “后三国”格局下的南北聘问与文化交流66

第一节 才辩问对与文化碰撞66

第二节 赋诗往还与诗文评点70

第三节 书籍往还与文学交流72

第四节 聘北使者与北朝风俗的南传74

下编79

第五章 侯景之乱与陈初诗风、文风之变79

第一节 侯景之乱前的社会风尚与文风79

第二节 侯景之乱影响下的世风与文人81

第三节 侯景之乱与陈初诗风之变84

一 凄怆之感86

二 乡关之思88

第四节 侯景之乱与陈初文风之变90

一 对战争的控诉与愤激之情91

二 羁旅愁思与凄苦之情93

三 陈初文章体制与题材的变化95

第五节 侯景之乱后徐陵、沈炯的政治性文书96

一 虽为代言,颇变旧体97

二 激昂斗志与慷慨之气100

第六章 陈代文学群体、文会与文学创作105

第一节 陈代文学群体与文会活动105

一 以帝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106

二 以显贵为中心的文学群体107

第二节 “赋得”诗的渊源与流变110

一 “赋得”诗的渊源与体例特征110

二 梁代咏物诗风影响下的“赋得”诗作112

三 陈代“赋得”诗的新变114

四 唐宋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赋得”诗作119

第三节 边塞乐府诗的创作范式及诗学史意义121

一 陈代文会活动与边塞乐府诗的集中拟作122

二 按题取义与注重意象描绘相结合123

三 意象描绘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创作范式126

四 陈代边塞乐府诗的诗学史意义130

第七章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学创作135

第一节 陈叔宝侍从文人考135

一 侍从东宫的文人135

二 狎客群体138

三 宠妃及宫女139

四 宗族成员140

第二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宫体乐府诗的新变141

一 题材与形式上的变革141

二 情感表达上的翻新145

三 对女性美的进一步发掘147

第三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赋韵诗150

一 文人雅集与赋韵作诗150

二 赋韵作诗的体式之辨152

三 赋韵诗在语言、修辞技巧上的成就156

第四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风特色158

一 绮靡艳冶159

二 深情婉致161

三 滑稽娱情163

第八章 陈代文学的文体特色166

第一节 五言八句体式的成熟与五言诗的律化166

一 文会活动与五言诗的创作166

二 文会活动与五言八句体式的成熟167

三 五言诗的律化170

第二节 七言诗创作的群体特征与七言歌行诗的成熟175

一 七言诗创作的群体性特征176

二 七言歌行诗的成熟177

第三节 文体的进一步骈化181

一 骈对精工,四六对增多183

二 用典丰富,委婉有致184

三 追求声韵的和谐流畅185

四 讲究词藻的华美工巧186

第四节 史传文的文体特点188

一 行文散体单行,不拘格式188

二 文风质朴明畅,具有很强的叙事与写人能力190

第九章 文学史视野中的陈代文学的地位与作用194

第一节 对陈代文学的历史批判与理性接受194

第二节 在创作理念上的地位与影响199

第三节 在文学内容上的地位与影响201

第四节 在诗文体制、创作手法上的地位与影响204

结语211

附录一 江总生平与诗歌创作213

附录二 侯景之乱与阴铿诗风之变222

附录三 论张正见的诗作特色229

陈代文学编年238

主要参考文献298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