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的自由和真善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的自由和真善美
  • 冯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363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价值论(哲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的自由和真善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由作为哲学范畴1

第一节 现实、理想和人格1

一、人生(人类的社会生活)2

二、理想3

三、人格4

第二节 自在和自为5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由概念和“力命”之争9

第四节 自由和必然的辩证法15

一、必然、偶然和现实的可能性的关系16

二、自由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19

三、自由是历史的产物21

第二章 人的本质25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性习之争25

第二节 人的本质力量31

第三节 劳动的异化及其克服38

第四节 个性与共性41

一、个体与社会的联系42

二、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43

第三章 评价和价值48

第一节 认识与评价48

一、认识包含评价48

二、认知与评价的区分50

三、评价在认识运动中的作用53

第二节 评价的机制54

一、利害和苦乐54

二、权衡和选择56

三、评价的标准57

第三节 评价的发展58

一、“手段价值”(Instrumental Value)与“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59

二、精神价值和功利的关系61

三、评价主体——良心、良知64

第四节 意蕴、创作与价值界65

一、语言的意义65

二、创造活动和价值领域(价值界)67

三、精神境界71

第四章 价值体系73

第一节 文化与价值73

一、文化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73

二、文化释义74

三、自由的劳动——合理的价值体系的基石77

第二节 从社会历史演变来看价值体系78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学说和价值原则84

一、天人之辩以及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84

二、理欲之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88

三、群己之辩以及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92

第四节 中国近代价值观的革命95

第五章 神话与智慧103

第一节 神话与具体思维103

一、原始人的神话与原始思维103

二、由“术”进入“道”106

三、神话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109

第二节 基督教和儒学的权威主义112

一、基督教的权威主义113

二、儒学的权威主义114

三、权威主义为什么能复活?116

第三节 理性和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118

一、关于主体的精神力量118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120

三、中国近代哲学中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122

第四节 知识和智慧125

第六章 真与人生理想130

第一节 作为价值范畴的“真”130

一、“真”的涵义130

二、利和理、性与理的关系133

三、真与人生理想136

第二节 关于社会理想138

一、历史之“势”与古代的社会理想138

二、中国近代的大同理想141

三、理想展现为过程144

第三节 关于个人理想145

一、群与己,自我的存在与本质145

二、由中国传统哲学来考察148

三、中国近代的个人理想150

第四节 改变世界和发展自我153

一、实践标准153

二、中西哲学的不同传统155

三、智慧的具体性157

第七章 善与道德理想161

第一节 道德意义的善161

一、善和利161

二、善与真165

三、善与恶以及道德规范的相对性168

第二节 道德理想和自由170

一、道德理想与规范171

二、道德行为的自由172

三、实践精神或善良意志176

第三节 社会伦理关系177

一、社会伦理的凝聚力178

二、文明的交际方式179

三、礼和法、伦理和法制的关系181

四、中国近代的伦理变革183

第四节 道德品质186

一、品德和实践精神187

二、异化的品质189

三、道德境界和智慧191

第八章 美与审美理想193

第一节 美和美感的自由193

一、美感193

二、美和真、善的关系196

三、美和丑以及美的多样性200

第二节 审美理想和艺术想象202

一、审美理想202

二、艺术想象的特点205

三、形象结合的方式209

第三节 艺术意境和典型性格212

一、言志说和意境理论212

二、模仿说和典型性格218

三、近代的艺术革命221

第四节 现实的美化和美的个性223

一、感性形象的个性化223

二、美的个性225

三、艺与道227

第九章 理想人格的培养230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成人之道”230

一、先秦:儒家论成人之道以及儒道的对立230

二、汉至唐:圣是否可学以及明志之辩233

三、宋明:儒者论“为学之方”——学与养、知与行236

四、明清之际:黄宗羲与王夫之的见解239

第二节 中国近代关于培养新人的学说241

第三节 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途径245

一、实践和教育相结合246

二、世界观的培养和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248

三、集体帮助和个人主观努力相结合251

第四节 化理论为德性252

一、自由个性的本体论意义253

二、理想、信念和德性255

三、个性的全面发展258

第十章 人类走向自由之路260

第一节 自由王国及其实现过程260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前景271

本卷征引文献要目279

索引286

初版整理后记299

增订版整理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