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社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社区学
  • 程凤山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11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社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和谐社区学1

第一节 社区及其性质1

一、社区是社会在一地域的缩影2

二、社区的总体特征5

三、城市社区的外在困惑8

四、社区内在难题10

第二节 和谐社区模式探索13

一、政府主导社区模式13

二、中介性社区模式15

三、社区“一会两站”政社分离模式16

第三节 和谐社区学17

一、什么是和谐社区学18

二、和谐社区学研究社区的方法20

三、和谐社区学的使命22

思考题26

第二章 和谐概论28

第一节 和谐与和谐社会28

一、和谐是对立的统一28

二、科学和谐观的形成31

三、和谐社会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34

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和谐社会36

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37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0

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40

二、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是完全可能的42

三、清醒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不利因素和困难43

四、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6

思考题50

第三章 居民素质51

第一节 人的两种属性51

一、人的社会本质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基石52

二、人的自然属性53

三、人的社会属性55

第二节 人的行为纳入规范之中才和谐58

一、礼仪规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58

二、道德规范是约束个人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准则62

三、法律是调整人们外部行为的规范71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74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75

二、人际交往在人生中的作用76

三、社区人际交往的原则78

思考题82

第四章 婚姻家庭83

第一节 恋爱、婚姻、家庭83

一、恋爱是社会现象,不只是个人行为84

二、两性结合是人类延续的基本方式86

三、再婚是老年活力、幸福的源泉91

第二节 家庭和睦是社区和谐的基石94

一、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95

二、当前社区的家庭形式96

三、家庭的功能97

第三节 家和万事兴100

一、正确处理婆媳关系101

二、正确处理夫妻矛盾103

三、正确处理代沟矛盾104

思考题107

第五章 邻里关系108

第一节 邻里及其特点108

一、邻里是个很重要的社会群体109

二、城市邻里关系变异110

三、邻里悲剧与类型111

第二节 改善邻里关系从我做起113

一、重视自然环境,忽略人文环境114

二、重视物防技防,忽视和睦邻里保平安115

三、处理邻里矛盾往往看重经济利益,忽视情义117

第三节 把邻里组织起来119

一、举办邻里节或邻里相见日119

二、建立邻里联系卡,疏通邻里关系120

三、构建楼道邻里一家亲121

第四节 化解邻里矛盾,促进社区和谐126

一、诚实守信是邻里亲情的基础127

二、理解宽容是邻里和睦相处的连心桥128

三、公正、公平和人性化处理,才能化解邻里矛盾130

思考题132

附:关系和谐型社区量化考核标准132

第六章 社区文化136

第一节 社区文化136

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137

二、社区文化138

三、构成社区文化要素140

第二节 社区文化的性质与功能142

一、用先进文化引领居民143

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47

三、社区文化的融合148

第三节 科学策划,人人参与151

一、从行政目标转向居民需求为导向151

二、从跳“单人舞”转向各种组织“共舞”152

三、从居民围绕电视机看转向主动参与文化教育活动154

四、从机制上以管为主转向以激励为主155

思考题156

附:文化繁荣型社区量化考核标准157

第七章 社区环境159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环境159

一、社区天然环境160

二、社区人工环境161

三、社区人工环境与天然环境关系163

第二节 社区环境与社区人165

一、谁给社区环境带来污染165

二、外部环境对社区环境的影响167

三、社区居民是推动社区环境建设的主要动力171

第三节 自然环境社会化173

一、社区环境文化化173

二、社区环境管理系统化174

三、监护社区环境群众化175

思考题177

附:环境优美型社区量化考核标准178

第八章 社区治理181

第一节 社区组织与结构181

一、什么是社区组织182

二、社区组织体系183

三、社区组织体系的结构184

第二节 完善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机制186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187

二、构建社区群体组织新网络190

三、始终坚持居民自治的方向192

第三节 治理社区关键在核心一班人195

一、摆正位置196

二、素质要求196

三、提高个人素质途径200

四、培养与考核促进素质提高202

思考题203

附:治理有序型社区量化考核标准204

第九章 社区服务207

第一节 社区服务的必然性207

一、社区服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208

二、社区服务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209

三、社区服务是适应解决劳动力分流和再就业的需要210

四、社区服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11

第二节 不同性质的社区服务211

一、社区服务是福利性服务和产业化服务的总和212

二、社区服务本质上是福利性服务213

三、社区服务的产业化进程216

第三节 构建社区公德服务网络219

一、构建社区志愿者互助互动爱心养老系统220

二、构建和完善社区青少年服务体系223

三、构建社区残疾人服务系统227

第四节 完善社区服务人员管理机制231

一、强化社区服务人员招聘考核机制231

二、强化社区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机制232

三、强化社区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机制233

四、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人员评估和激励机制234

思考题235

附:服务完善型社区量化考核标准235

第十章 社区治安239

第一节 平安是社区和谐的基础239

一、什么是社区治安239

二、社区治安的内容240

三、社区治安的特点244

第二节 构建群防群治网络246

一、社区民警为主导247

二、以社区治保为依托248

三、充分发挥社区老年组织的治安作用251

第三节 完善社区化解矛盾机制252

一、什么是越轨行为252

二、强化社区对严重越轨行为的控制255

三、要做好监管和帮教矫正工作257

第四节 社区治安的原则259

一、坚持思想教育为基础,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原则259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执法处罚的原则260

三、坚持人性化感化教育的治理原则261

四、坚持群防群治,“自治整合”的社区治安原则263

思考题265

附:治安良好型社区量化考核标准266

附录270

主要参考文献270

后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