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永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88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语体研究概况1
一 语体语法理论创建之前的描写性语体研究1
二 文体/语体功能语法研究9
三 国外与语体相关的三个重要研究14
第二节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的新发展18
一 书面正式语体独立语法系统的研究19
二 交际调距功能的语体语法理论的创立20
三 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具体现象研究23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特点25
一 本书的研究内容25
二 本书的研究特点26
三 语法形式的鉴别和语料的来源26
第二章 拓展基础语法形式的新用法28
第一节 “和”构成的非名词性并列结构28
一 “和”连接的非名词性成分的类型29
二 “和”字动词性并列结构的构成原理32
三 “和”字动词性并列结构的“泛时空”特征37
四 小结41
第二节 被字句的中性化42
一 中性化的被字句与相应的主动句的时空差异43
二 “消极色彩”被字句和“中性化”被字句语体的时空差异44
三 书面正式语体被字句中性化的实现条件46
四 小结50
第三节 “着”与“非动作动词”的组合50
一 “着”的传统用法——口语非正式用法51
二 描写功能性质的“着”55
三 书面正式语体性质的“着”64
四 与具体动词搭配的与“V着”近义的“V有”74
五 小结76
第四节 “们”与普通名词的组合78
一 引言78
二 “普通名词+们”在书面语体中的使用78
三 “普通名词+们”的“泛时空”特征79
四 小结81
第五节 “一+量词”的“非计数”用法82
一 引言82
二 非计量“一+量词”的语法属性83
三 非计量“一+量词”的“泛时空”特征88
四 小结89
第六节 书面语体判断句90
一 定义句形式的“NP1+是+XP+的+NP2”90
二 表达正式的“是……的”95
三 不同的判断句在表达正式上的差异性100
四 小结101
第七节 “等+NP”101
一 汉语中的列举助词及其语体属性的不同101
二 “等+NP”与“什么的”的“时空”差异103
第八节 结语105
第三章 句法移位改造基础语法为新形式106
第一节 书面语“动宾+宾语”的泛时空化机制及相关问题106
一 “动宾结构+宾语”与相关结构的语体功能与句法特征分析107
二 “[V0+N0]v0”与相关结构的“时空特征”111
三 “[V0+N0]v0+NP”与相关结构的“时空特征”117
四 小结123
第二节 “V+向/往”结构125
一 引言125
二 “V+向/往+NP”的构成机制127
三 “V+向/往+NP”的“泛时空”特征128
四 小结132
第三节 “NN+VV+N(N)”结构132
一 双音节韵律形态理论下对“NN+VV+N(N)”结构的再思考133
二 “NN+VV+N(N)”与“V+NP+的(+NP)”的时空差异136
三 小结139
第四节 “当”的语体功能139
一 引言139
二 “在”、“当”的“时空特征”142
三 “在”、“当”的“句法位置”148
四 “在”、“当”语体差异的成因153
五 小结157
第五节 本章小结158
第四章 以双音模块创造新语法形式159
第一节 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结构159
一 谓词性结构名词化构成的结构的类型160
二 动词名词化的去个体性和整体化164
第二节 “形式动词+双音动词”168
一 书面正式语体色彩的形式动词168
二 形式动词的类型170
三 形式动词的泛时空化特征176
四 小结185
第三节 “双音介词+VP/抽象名词”186
一 书面正式语体性质的介词结构的类型187
二 将一般的叙述变为介词结构的转化机制189
三 书面正式语体中的介词结构表达正式的原因194
四 小结195
第四节 双音连词在书面正式语体中的使用196
一 书面正式语体性质的连词的类型196
二 使用连词表达正式的原因199
三 小结202
第五节 以合偶词为基础构成的“双+双”结构202
一 以合偶词为基础构成的“双+双”结构的类型202
二 双必配双的“双+双”结构的泛时空特征205
三 小结208
第六节 本章小结209
第五章 余论210
参考文献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