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验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918712.jpg)
- 范俐编;雷娟娟,钱叶会副主编;周星星,黄妍参编者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4304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应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微生物概述1
1.1 微生物的特点1
1.1.1 体积最小,比面积最大1
1.1.2 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分布最广1
1.1.3 代谢能力最强,繁殖最快2
1.1.4 适应最强,变异最易2
1.2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
1.2.1 微生物学的初创期3
1.2.2 微生物学的奠基期4
1.2.3 微生物学的发展期6
1.2.4 微生物学的成熟期7
1.3 人类对微生物的控制与应用9
1.3.1 微生物在医药卫生上的应用9
1.3.2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9
1.3.3 在农业上的应用11
1.3.4 在冶金、化工领域的应用11
1.3.5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11
本章小结12
思考题12
第2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13
2.1 细菌13
2.1.1 细菌的细胞形态和大小13
2.1.2 细菌的细胞结构18
2.1.3 细菌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27
2.1.4 细菌的分类30
2.2 放线菌31
2.2.1 放线菌的概述31
2.2.2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32
2.2.3 放线菌的繁殖33
2.2.4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34
2.2.5 放线菌的主要属35
2.3 其他原核生物36
2.3.1 蓝细菌36
2.3.2 立克次氏体36
2.3.3 衣原体37
2.3.4 支原体38
2.3.5 蛭弧菌38
2.3.6 黏细菌39
2.3.7 古细菌40
2.4 酵母菌40
2.4.1 酵母菌概述40
2.4.2 酵母菌的形态41
2.4.3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41
2.4.4 繁殖方式和生活史46
2.4.5 酵母菌的菌落特征48
2.4.6 发酵工业中常用的酵母菌48
2.5 霉菌52
2.5.1 霉菌的概述52
2.5.2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53
2.5.3 霉菌的繁殖55
2.5.4 霉菌的菌落特征60
2.5.5 霉菌代表属和发酵工业中常用菌种61
2.6 病毒63
2.6.1 病毒概述63
2.6.2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63
2.6.3 病毒的主要类群65
2.6.4 噬菌体66
本章小结71
思考题73
第3章 显微技术74
3.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74
3.1.1 目的要求74
3.1.2 实验材料74
3.1.3 原理74
3.1.4 实验程序80
3.1.5 注意事项82
3.2 其他显微镜的介绍84
3.2.1 几种特殊光学显微镜84
3.2.2 电子显微镜87
3.3 微生物计数及测微技术90
3.3.1 目的要求90
3.3.2 实验材料91
3.3.3 原理91
3.3.4 实验程序93
3.3.5 注意事项94
3.3.6 结果记录94
3.4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95
3.4.1 目的要求95
3.4.2 实验材料95
3.4.3 原理95
3.4.4 实验程序96
3.4.5 注意事项96
3.4.6 结果记录97
3.5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染色鉴别99
3.5.1 目的要求99
3.5.2 实验材料99
3.5.3 原理99
3.5.4 实验程序100
3.5.5 结果记录100
3.6 霉菌、放线菌形态观察100
3.6.1 目的要求100
3.6.2 实验材料100
3.6.3 原理101
3.6.4 实验程序101
3.6.5 注意事项102
3.6.6 结果记录103
本章小结103
思考题103
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04
4.1 微生物的营养104
4.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04
4.1.2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105
4.1.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08
4.1.4 微生物营养物质的运输109
4.2 培养基种类与制备111
4.2.1 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111
4.2.2 培养基的制备原则112
4.2.3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114
4.3 微生物的生长115
4.3.1 微生物生长的概念115
4.3.2 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115
4.3.3 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116
4.3.4 微生物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的指导意义118
4.4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18
4.4.1 营养物质119
4.4.2 温度119
4.4.3 pH值119
4.4.4 氧气120
4.5 消毒与灭菌121
4.5.1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122
4.5.2 常用的灭菌方法122
4.5.3 常用的消毒方法125
4.5.4 影响消毒与灭菌的因素126
本章小结127
思考题128
第5章 微生物消杀技术与分离培养129
5.1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与灭菌129
5.1.1 目的要求129
5.1.2 实验材料129
5.1.3 原理129
5.1.4 实验程序130
5.1.5 注意事项133
5.1.6 结果记录134
5.2 紫外线灭菌134
5.2.1 目的要求134
5.2.2 实验材料134
5.2.3 原理134
5.2.4 实验程序135
5.2.5 注意事项135
5.2.6 结果记录135
5.3 化学药剂消毒灭菌135
5.3.1 目的要求135
5.3.2 实验材料135
5.3.3 原理135
5.3.4 实验程序136
5.3.5 注意事项136
5.3.6 结果记录136
5.4 培养基的制备137
5.4.1 目的要求137
5.4.2 实验材料137
5.4.3 原理137
5.4.4 实验程序139
5.4.5 注意事项140
5.4.6 结果记录140
5.5 无菌操作技术140
5.5.1 目的要求140
5.5.2 实验材料141
5.5.3 原理141
5.5.4 实验程序142
5.5.5 注意事项143
5.6 微生物接种和分离纯化技术143
5.6.1 目的要求143
5.6.2 实验材料143
5.6.3 原理144
5.6.4 实验程序147
5.6.5 注意事项150
本章小结150
思考题150
第6章 微生物的代谢152
6.1 代谢概述152
6.2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153
6.2.1 光合磷酸化154
6.2.2 氧化磷酸化154
6.2.3 底物磷酸化与发酵155
6.3 微生物的物质代谢157
6.3.1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157
6.3.2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160
6.4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164
6.4.1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164
6.4.2 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的应用164
本章小结165
思考题166
第7章 细菌生化鉴定技术167
7.1 糖(醇)类代谢试验167
7.1.1 糖(醇)酵解试验167
7.1.2 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168
7.1.3 V-P试验(又称乙酰甲基甲醇试验或二乙酰试验)173
7.1.4 甲基红试验(MR试验)173
7.1.5 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174
7.1.6 七叶苷水解试验175
7.1.7 淀粉水解试验175
7.1.8 石蕊牛乳试验176
7.2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176
7.2.1 靛基质试验(又称吲哚试验)176
7.2.2 硫化氢试验177
7.2.3 尿素酶试验178
7.2.4 明胶液化试验178
7.2.5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179
7.2.6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179
7.3 有机酸盐和胺盐利用试验180
7.3.1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180
7.3.2 丙二酸盐利用试验180
7.3.3 马尿酸钠水解试验——三氯化铁法181
7.3.4 醋酸盐利用试验181
7.4 呼吸酶类试验181
7.4.1 过氧化氢酶试验(又称触酶试验)181
7.4.2 氧化酶试验182
7.4.3 硝酸盐还原试验(又称Griess试验)183
7.4.4 氯化三苯四氮唑(TTC)试验183
7.5 毒性酶类试验184
7.5.1 血浆凝固酶试验184
7.5.2 磷酸酶试验185
7.5.3 链激酶试验186
7.5.4 卵磷脂酶试验186
7.5.5 DNA酶试验187
7.5.6 氰化钾试验187
7.6 其他试验188
7.6.1 CAMP试验188
7.6.2 杆菌肽抑菌试验188
7.6.3 新生霉素抑菌试验189
7.6.4 克氏双糖铁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试验189
7.6.5 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190
本章小结192
思考题192
第8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193
8.1 遗传物质基础193
8.1.1 DNA与基因193
8.1.2 RNA与遗传密码198
8.1.3 遗传因子200
8.2 微生物的突变202
8.2.1 突变及突变型202
8.2.2 突变的分子基础203
8.2.3 诱发突变与诱变剂204
8.3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207
8.3.1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207
8.3.2 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209
8.4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210
8.4.1 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210
8.4.2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212
8.4.3 微生物的杂交育种213
8.4.4 原生质体育种215
8.4.5 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216
8.5 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216
8.5.1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216
8.5.2 菌种的退化与复壮219
本章小结221
思考题222
第9章 常见的微生物应用技术223
9.1 酸奶的酿造223
9.1.1 目的要求223
9.1.2 实验材料223
9.1.3 基本原理223
9.1.4 实验程序224
9.1.5 注意事项224
9.1.6 结果记录224
9.2 发酵乳制品生产菌种的复壮技术225
9.2.1 目的要求225
9.2.2 实验材料225
9.2.3 基本原理225
9.2.4 实验程序225
9.2.5 结果记录226
9.3 泡菜制作及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226
9.3.1 目的要求226
9.3.2 实验材料226
9.3.3 基本原理227
9.3.4 实验程序227
9.3.5 注意事项228
9.3.6 结果记录228
9.4 馒头的制作228
9.4.1 目的要求228
9.4.2 实验材料228
9.4.3 基本原理228
9.4.4 实验程序229
9.4.5 注意事项230
9.4.6 结果记录230
9.5 毛霉分离与豆腐乳制作技术230
9.5.1 目的要求230
9.5.2 实验材料230
9.5.3 基本原理231
9.5.4 实验程序231
9.5.5 结果记录232
9.6 甜酒曲中根霉分离与糯米甜酒制作技术232
9.6.1 目的要求232
9.6.2 实验材料232
9.6.3 基本原理233
9.6.4 实验程序233
9.6.5 结果记录234
本章小结234
思考题235
附录Ⅰ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236
附录Ⅱ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248
附录Ⅲ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250
附录Ⅳ 微生物学实验常用试剂的配制251
附录Ⅴ 洗涤液的种类和配制方法252
主要参考文献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