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0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07
  •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683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因特网-调查报告-中国-200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0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篇3

第1章 2006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综述3

1.1 最新发展状况3

1.2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4

1.2.1 网络新媒体4

1.2.2 搜索6

1.2.3 电子商务6

1.2.4 即时通信8

1.2.5 网络游戏9

1.2.6 移动增值业务9

1.2.7 移动互联网10

1.3 互联网重大事件和影响10

1.3.1 大兴网络文明之风10

1.3.2 新闻网站加快建设11

1.3.3 世界杯凸显门户网站能量12

1.3.4 博客实名制12

1.3.5 政府重拳出击规范SP12

1.3.6 “恶意软件”整治12

1.3.7 2006年末台湾地区地震引发中国互联网冲击波13

1.4 网络资本运营13

1.5 互联网与政府信息化15

第2章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17

2.1 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17

2.1.2 网民人数17

2.1.2 上网计算机数18

2.1.3 中国各类域名数20

2.1.4 网站数22

2.1.5 网页数23

2.1.6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25

2.1.7 IPv4地址数25

2.2 网民特征结构26

2.2.1 网民性别26

2.2.2 网民婚姻状况28

2.2.3 网民年龄28

2.2.4 网民文化程度31

2.2.5 网民个人月收入32

2.2.6 网民职业32

2.3 网民上网途径33

2.3.1 网民上网地点34

2.3.2 网民上网设备34

2.3.3 网民上网方式35

2.4 网民上网行为37

2.4.1 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段38

2.4.2 网民上网时间长度39

2.4.3 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40

2.4.4 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40

2.4.5 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41

2.5 手机上网网民分析43

2.6 中国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47

2.6.1 中国城乡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47

2.6.2 中国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48

2.7 非网民状况49

2.7.1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与近半年内上网预期50

2.7.2 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部分特征52

第3章 中国互联网地址资源发展状况55

3.1 IP地址55

3.2 CN域名56

3.3 中文域名57

3.4 无线网址59

第4章 CERNET2与下一代互联网61

4.1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进展61

4.1.1 CNGI-CERNET2/6IX建设情况62

4.1.2 其他CNGI主干网建设情况63

4.2 CNGI的技术及优势63

4.2.1 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64

4.2.2 IPv4 over IPv6过渡技术65

4.2.3 移动技术66

4.2.4 P2P技术67

4.3 CNGI的应用及优势68

4.3.1 CNGI上的应用68

4.3.2 Internet2应用概述69

4.3.3 在其他下一代学术互联网上的重大应用69

4.4 CNGI的国际合作69

第5章 中国互联网资本市场发展状况72

5.1 中国风险投资政策环境72

5.2 中国创业投资概况73

5.3 投资热点74

5.4 对互联网企业创业投资情况76

5.5 互联网资本市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78

5.6 2007年风险投资趋势预测79

第6章 电信转型及其对互联网的影响80

6.1 电信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80

6.1.1 电信转型的背景80

6.1.2 国际大型电信企业的转型81

6.2 电信运营商转型动向82

6.2.1 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基本思路82

6.2.2 中国电信的转型83

6.2.3 中国网通的三大转型战略84

6.2.4 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84

6.3 电信转型模式84

6.3.1 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型84

6.3.2 业务和服务转型85

6.3.3 网络转型86

6.3.4 产业链87

6.4 电信转型制约因素分析88

6.5 电信转型和互联网的演化88

6.5.1 移动互联网89

6.5.2 互联网的演化89

第7章 网络版权保护发展状况90

7.1 2006年中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的新进展90

7.2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进一步完善91

7.3 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92

7.3.1 在购买版权时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现象92

7.3.2 授权体系不健全使互联网企业建立完整版权数据困难93

7.3.3 版权授权过程缺乏信誉体系导致企业风险大93

7.3.4 授权不规范导致的版权风险94

7.4 典型网络版权纠纷案件94

第8章 中国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分析96

8.1 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概况96

8.2 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重点及主要内容97

8.3 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100

8.3.1 主要特点100

8.3.2 互联网管理政策法规趋势分析100

8.4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101

8.5 《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103

第9章 网络文明建设与互联网治理105

9.1 互联网阳光绿色网络工程105

9.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工程106

9.3 网络文明与互联网治理106

9.3.1 网络恶搞和网络暴民106

9.3.2 治理对策107

9.4 无线信息服务专项治理状况107

9.5 恶意软件治理108

9.6 中国垃圾邮件治理状况110

9.6.1 中国垃圾邮件状况分析110

9.6.2 中国在治理垃圾邮件方面采取的措施110

9.7 互联网公益活动状况112

9.7.1 互联网行业组织热心于公益事业112

9.7.2 互联网企业公益活动案例——扬帆计划113

第二篇 产品篇117

第10章 中国网络设备发展状况117

10.1 服务器产品117

10.1.1 市场规模117

10.1.2 市场特点分析121

10.1.3 发展趋势121

10.2 交换机产品122

10.2.1 市场规模122

10.2.2 市场分析123

10.2.3 发展特点124

10.3 路由器产品125

10.3.1 市场规模125

10.3.2 市场分析125

10.3.3 发展特点126

第11章 中国网络终端产品发展状况128

11.1 PC机产品128

11.1.1 市场规模128

11.1.2 市场分析129

11.1.3 市场发展特点130

11.1.4 发展趋势132

11.2 手机产品133

11.2.1 市场规模133

11.2.2 市场分析134

11.2.3 发展特点136

11.2.4 发展趋势137

第12章 重点网络应用软件发展状况139

12.1 网民使用的网络工具类软件139

12.1.1 网民使用的网络工具类软件现状139

12.1.2 网络安全类软件应用调查分析143

12.2 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软件现状分析145

12.3 网络游戏软件调查分析147

第三篇 应用篇151

第13章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151

13.1 中国电子政务重要事件151

13.1.1 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151

13.1.2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颁布151

13.1.3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颁布152

13.1.4 《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颁布152

13.1.5 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152

13.1.6 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研讨会召开153

13.1.7 《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颁布153

13.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154

13.2.1 全国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健全,服务绩效提高154

13.2.2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基础环境进一步完善159

13.2.3 国产软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空间逐步扩大159

13.2.4 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开展,部分系统应用效果显著160

13.2.5 信息公开快速推进,信息共享和国家基础库稳步推进161

13.2.6 网上参政议政日渐活跃161

13.2.7 移动政务进入高速发展期162

13.2.8 地方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深入163

13.3 中国电子政务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164

13.3.1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不健全164

13.3.2 “条块”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互联互通164

13.3.3 政府自身运行绩效限制电子政务效能165

13.3.4 电子政务徘徊在政府核心业务外围165

13.4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特征165

13.5 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166

第14章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169

14.1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概况169

14.2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特点170

14.2.1 B2B市场170

14.2.2 B2C市场171

14.2.3 C2C市场172

14.3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173

14.3.1 在线支付体系173

14.3.2 网上诚信问题173

14.3.3 物流体系174

14.4 典型事件分析175

14.4.1 环球资源收购慧聪10%股份175

14.4.2 eBay易趣被TOM收购,更名为TOM易趣175

14.5 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176

14.6 2007年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展望179

14.6.1 B2B市场展望179

14.6.2 B2C市场展望179

14.6.3 C2C市场展望180

第15章 互联网在中小企业的应用181

15.1 中小企业上网状况概述181

15.2 中小企业网络接入181

15.3 中小企业网站建设182

15.4 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183

15.4.1 网上服务183

15.4.2 网络营销184

15.4.3 电子商务184

15.5 中小企业上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85

15.6 典型案例185

第16章 互联网与农业信息化187

16.1 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187

16.2 农业网站建设情况187

16.2.1 中国农业网站主要类型188

16.2.2 中国农业网站的特点189

16.3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190

16.4 农业电子商务191

16.5 农业信息网发展趋势及制约因素192

16.6 典型案例193

第17章 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195

17.1 农村互联网发展概况195

17.1.1 农村网民规模195

17.1.2 互联网基础设施概况195

17.2 农村网民上网行为分析196

17.2.1 上网地点分析196

17.2.2 上网时间分析197

17.2.3 上网行为分析197

17.3 农村网民特征结构198

17.4 农村中小学生上网情况200

17.5 农村居民不上网原因分析200

17.6 小结203

第18章 中国网络音乐发展状况204

18.1 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现状204

18.1.1 网络音乐进入快速增长期204

18.1.2 无线音乐依然占主导,无线首发成为新模式205

18.1.3 内容重回中心,网络歌手收入猛增205

18.2 网络音乐市场的产业链分析206

18.3 网络音乐服务的用户状况206

18.4 中国网络音乐市场管理政策207

18.4.1 出台《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7

18.4.2 查处违法网络音乐服务207

18.4.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7

18.5 网络音乐典型案例——网络音乐繁荣促使网络歌曲迅速走红208

第19章 网络媒体发展状况209

19.1 网络媒体发展概述209

19.2 网络媒体的形式及其发展状况210

19.2.1 博客(Blog)210

19.2.2 播客(Podcast或Podcasting)211

19.2.3 网络电视(IPTV)212

19.2.4 网络杂志(E-magazine)212

19.2.5 网络广播213

19.2.6 新闻聚合RSS214

19.2.7 微视频214

19.3 网络媒体的地位及影响215

19.3.1 网络媒体成为主流媒体215

19.3.2 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在世界杯等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得到充分展现216

第20章 专业网络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217

20.1 专业网络服务发展概况217

20.2 财经服务网站发展现状217

20.2.1 财经服务网站的市场状况217

20.2.2 财经网站的用户状况218

20.2.3 财经网站的产业链发展状况219

20.2.4 财经网站的典型案例——金融界219

20.3 招聘服务网站发展现状220

20.3.1 招聘服务网站的市场现状220

20.3.2 招聘服务网站的用户现状221

20.3.3 招聘服务网站的产业链发展现状222

20.3.4 招聘网站的典型案例——前程无忧222

20.4 教育服务网站发展现状223

20.4.1 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发展现状223

20.4.2 网络教育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现状225

20.4.3 网络教育服务典型案例——教盟网打造在线学习超市225

20.5 网络旅行服务发展现状225

20.5.1 网络旅行服务的界定及其类型225

20.5.2 网络旅行服务的市场状况226

20.5.3 网络旅行服务典型案例——携程网227

20.6 医疗健康和体育信息网络服务现状227

20.6.1 医疗健康网络服务现状227

20.6.2 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发展现状228

20.7 专业网络服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229

第21章 门户网站发展状况230

21.1 综合门户231

21.1.1 发展概况231

21.1.2 赢利模式232

21.1.3 典型案例234

21.1.4 问题及建议236

21.2 垂直门户236

21.2.1 发展概况237

21.2.2 赢利模式238

21.2.3 典型案例238

21.2.4 问题及建议239

21.3 区域门户239

21.3.1 发展概况240

21.3.2 赢利模式240

21.3.3 典型案例240

21.3.4 问题及建议241

21.4 个人门户241

21.4.1 发展概况242

21.4.2 赢利模式242

第22章 中国网络广告发展状况244

22.1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概述244

22.1.1 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244

22.1.2 主要行业品牌网络广告支出情况244

22.1.3 品牌网络广告主数量与平均投放金额246

22.2 主要门户网站网络广告发展状况247

22.3 网络广告形式及其发展251

22.4 网络广告新技术——内文触发式广告253

22.5 网络广告与诚信建设254

第23章 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发展状况255

23.1 搜索引擎市场概述255

23.1.1 市场规模255

23.1.2 竞争格局255

23.1.3 搜索引擎用户使用特征256

23.2 搜索引擎市场发展特点257

23.2.1 综合搜索257

23.2.2 垂直搜索257

23.2.3 用户主要搜索内容和搜索深度258

23.2.4 用户流失情况259

23.3 搜索引擎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260

23.3.1 点击欺诈260

23.3.2 搜索内容版权问题261

23.3.3 用户希望改进的方面261

23.4 2007年搜索引擎市场发展展望262

第24章 中国即时通信发展状况263

24.1 即时通信市场概述263

24.2 即时通信市场用户264

24.3 即时通信市场竞争格局265

24.4 移动即时通信265

24.5 即时通信发展趋势266

第25章 中国博客发展状况269

25.1 市场概况及其增长潜力269

25.2 博客运营商服务水平评估271

25.3 博客产业链分析273

25.4 博客赢利模式分析276

25.5 问题与解决的途径277

第26章 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状况278

26.1 网络游戏政策趋势278

26.1.1 国务院扶持动漫游戏政策出台278

26.1.2 紧缩网吧、打击赌博、规范虚拟货币278

26.1.3 防沉迷系统全面实施279

26.2 网络游戏产品研发状况279

26.3 网络游戏服务市场状况280

26.3.1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280

26.3.2 免费模式推动市场高速增长281

26.3.3 产业日趋成熟,赢利企业增多282

26.3.4 “走出去”步伐加快,网络游戏贸易逆差正在逐步缩小282

26.4 网络游戏产业链分析282

26.4.1 对媒体及传统出版业的影响和贡献283

26.4.2 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和贡献分析283

26.4.3 对IT行业的影响和贡献分析283

26.4.4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283

26.5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简况284

26.6 2007年网络游戏发展趋势285

26.7 三大网络游戏公司经营简况287

第27章 中国无线互联网发展状况289

27.1 无线互联网市场概述289

27.1.1 无线互联网的内涵和外延289

27.1.2 无线互联网的产业链290

27.1.3 无线互联网发展现状290

27.1.4 无线互联网发展机遇291

27.2 无线互联网用户状况291

27.3 无线互联网特点292

27.4 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趋势293

27.5 无线互联网制约因素293

27.6 无线互联网典型案例294

第四篇 网络安全与技术篇第28章 中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状297

28.1 网络安全总体状况分析297

28.2 网络安全事件接收与处理情况298

28.2.1 事件接收情况298

28.2.2 事件处理情况299

28.2.3 “魔波”蠕虫事件处理案例介绍300

28.3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公告情况300

28.4 互联网业务流量监测分析301

28.5 木马与僵尸网络监测分析303

28.5.1 木马数据分析303

28.5.2 僵尸网络数据分析305

28.6 被篡改网站监测分析306

28.6.1 中国网站被篡改情况306

28.6.2 中国内地政府网站被篡改情况307

28.7 网络仿冒事件情况分析308

28.8 恶意代码捕获及分析情况308

28.9 网络安全信息服务310

28.9.1 安全信息通报310

28.9.2 CNCERT/CC网站信息发布311

28.9.3 电子邮件列表信息发布311

28.9.4 2005年全国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情况311

28.10 网络安全应急组织发展情况312

28.10.1 国际部分312

28.10.2 国内部分313

28.11 国际合作与交流314

28.12 2007年网络安全状况预测314

第29章 互联网设备和终端产品技术发展状况316

29.1 服务器316

29.2 路由器318

29.3 交换机319

29.4 网卡321

29.5 无线互联网设备321

29.6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323

第30章 3G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状况326

30.1 3G技术发展与标准化进度326

30.2 中国3G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状况327

30.3 3G带来的商机与赢利模式分析328

30.4 全球3G业务发展现状330

30.5 中国3G市场规模及用户规模预测332

第五篇 统计篇337

第31章 中国内地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37

31.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337

31.1.1 网民人数337

31.1.2 上网计算机数337

31.1.3 域名数338

31.1.4 网站数338

31.1.5 网页数、网页字节数及性质特征339

31.1.6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340

31.1.7 IP地址数341

31.2 网民行为意识调查结果341

31.2.1 网民个人信息341

31.2.2 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343

31.2.3 网民对互联网热点问题的回答346

31.3 中国分省互联网统计数据349

31.3.1 分省网民人数349

31.3.2 分省域名数350

31.3.3 分省网站数351

31.3.4 分省IPv4地址数据353

31.3.5 分省网页数及网页字节数354

31.3.6 按编码分类的分省网页356

31.3.7 按更新周期分类的分省网页357

第32章 香港特区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报告359

32.1 相关说明359

32.2 香港特区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359

32.2.1 家庭上网计算机数359

32.2.2 网民人数359

32.3 网民行为意识调查结果361

32.3.1 网民个人信息361

32.3.2 网民使用互联网情况和上网习惯366

32.3.3 香港特区非网民概况370

32.3.4 网民与非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372

第33章 澳门特区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75

33.1 概念说明375

33.2 澳门特区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375

33.2.1 家庭上网计算机的连网情况375

33.2.2 澳门特区的网民人数及普及率377

33.2.3 按人口特征统计的互联网普及率379

33.3 网民行为意识调查结果383

33.3.1 网民的特征383

33.3.2 网民使用互联网情况和上网习惯386

第34章 台湾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398

34.1 调查说明398

34.2 台湾地区互联网发展总体状况398

34.2.1 上网人数与比例推算398

34.2.2 2002~2007年台湾地区上网人数比较400

34.3 台湾地区宽带上网状况400

34.3.1 宽带使用人数与比例推算400

34.3.2 2003~2007年台湾地区宽带使用人数比较401

34.3.3 个人网络使用行为分析402

3.4.3.4 个人宽带上网使用行为分析403

34.4 家庭上网状况408

34.4.1 家庭上网户数与比例推算408

34.4.2 2003~2007年台湾地区家庭上网户数比较410

34.4.3 家庭宽带使用户数与比例推算410

34.4.4 2003~2007年台湾地区家庭宽带使用户数比较411

34.4.5 家庭上网设备分析411

34.4.6 家庭宽带上网使用行为分析414

34.4.7 家庭未使用宽带行为分析416

34.5 无线上网状况419

34.5.1 无线上网人数与比例推算419

34.5.2 2003~2007年台湾地区个人无线上网比较419

34.5.3 无线上网使用行为分析420

34.6 移动上网状况421

34.6.1 行动上网人数与比例推算421

34.6.2 2003~2007年台湾地区个人移动上网比较422

34.6.3 移动上网使用行为分析423

第六篇 附录篇427

附录A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427

附录B 2006年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429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429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433

三、信息产业部关于调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434

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435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2006年产业化及应用试验专项的通知437

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440

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网吧管理工作的通知449

八、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451

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452

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453

十一、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456

十二、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管理的通知458

十三、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461

十四、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依法查处非法“网络电视台”有关情况的通报465

附录C 中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467

C.1 通信业发展主要指标467

C.2 电信业发展主要特点468

附录D 国外互联网应用状况综述474

D.1 互联网普及与应用总体情况474

D.2 网络视频服务474

D.3 网络广告服务475

D.4 搜索引擎服务476

D.5 电子商务477

D.6 博客服务479

D.7 网络游戏481

D.8 手机音乐下载服务482

D.9 网络安全服务482

D.10 典型案例简析4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