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薛治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485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的源流1
一、经济学的史前史——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1
二、经济学的诞生——亚当·斯密和《国富论》3
三、“边际革命”7
四、马歇尔和新古典经济学9
五、凯恩斯革命11
六、萨缪尔森和现代主流经济学17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19
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体系19
二、市场经济体系的定义20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21
四、现代经济学的定义21
第三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22
一、欲望和经济品22
二、稀缺性和选择23
三、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机会成本24
第四节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5
一、抽象分析方法及结构分析方法26
二、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26
三、数学方法27
四、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9
五、怎样学好经济学30
上篇 微观经济学35
第二章 市场和供求原理35
第一节 市场35
一、市场的定义和特征35
二、市场一些要素的具体概念39
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曲线40
一、需求的定义40
二、需求定理41
三、需求定理的数学表达式: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41
四、需求的变动42
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曲线43
一、供给的定义43
二、供给定理和供给曲线43
三、供给变动45
第四节 市场机制45
一、市场机制和均衡价格的决定45
二、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47
三、市场机制的作用49
第五节 弹性理论52
一、弹性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52
二、需求弹性53
三、收入弹性55
四、供给弹性56
第六节 市场经济社会农业的发展规律57
一、市场经济社会农业的发展规律57
二、政府限制价格的后果和影响62
三、关于均衡价格方程63
第三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66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66
一、效用的概念66
二、效用的度量67
第二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68
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68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概念及证明69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意义70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72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的几何分析74
一、消费者偏好的假定74
二、无差异曲线74
三、预算线76
四、消费者均衡77
五、需求曲线的几何证明78
第五节 恩格尔定律79
一、恩格尔定律及意义79
二、恩格尔曲线80
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81
第四章 生产理论和供给84
第一节 生产理论概述84
一、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特性84
二、生产函数的概念和性质85
三、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86
第二节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87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87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87
三、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及意义89
第三节 替代规律89
一、替代规律及意义89
二、替代规律的几何分析90
第四节 规模收益93
一、规模收益的概念94
二、最佳经济规模的判断方法94
第五节 成本理论95
一、成本的概念95
二、成本方程和成本函数96
三、成本的分类96
四、成本变动的规律97
五、MC曲线的意义98
六、关于长期成本的变动99
第六节 生产函数的滥用99
一、理论与现实,抽象分析方法99
二、生产函数的滥用100
第七节 均衡价格理论小结102
第五章 市场论104
第一节 市场论概述104
一、市场的分类104
二、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意义106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106
一、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106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107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分析108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111
一、不完全竞争的含义111
二、不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规律112
三、垄断厂商的均衡分析114
四、不完全竞争的形式116
第四节 风险和博弈论119
一、风险和不确定性120
二、市场机制分解风险的功能120
三、博弈论123
第五节 市场制度资源配置效率的总结129
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证明129
二、关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和条件129
三、关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函数132
第六节 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132
一、一般均衡论的思想内容132
二、一般均衡论的唯心主义性质134
三、唯心主义认识论对经济学的危害136
第六章 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财富分配140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140
一、要素需求的两个特征141
二、厂商使用要素的两个原则142
三、要素需求曲线的基础143
第二节 劳动的供给及工资的决定146
一、工资的定义146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146
三、一般工资水平的决定146
四、工资的国民差异147
第三节 地租149
一、地租的概念149
二、土地租借市场的特点及地租的决定150
三、土地收益的性质:“自然剩余”150
第四节 资本和利息151
一、资本要素的特殊性质151
二、资本的本质:资产的资本化和资本化的价值151
三、资本的净生产率152
四、利息的定义和利息率的决定153
第五节 公平与效率154
一、洛伦兹曲线和收入分配的不均等154
二、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原因156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个世纪的选择159
第七章 微观经济政策163
第一节 混合经济和市场失灵163
一、混合经济163
二、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失灵163
三、市场制度的缺陷164
四、关于市场失灵的定义165
第二节 公共物品165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和特性165
二、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机制166
三、公共物品生产的效率166
四、政府和公共选择167
第三节 外部性问题及对策170
一、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效果的含义170
二、外部性的非效率170
三、针对外部性问题的对策171
四、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173
第四节 反垄断政策176
一、反垄断政策的依据和问题176
二、反垄断政策的实践和矛盾177
三、美国最新的反垄断法律观点178
四、反垄断法的宗旨和意义179
第五节 信息不完全性及对策181
一、信息不完全性的含义181
二、针对信息不完全性的对策181
第六节 反贫困和福利政策182
一、福利政策的目标和内容183
二、税收政策183
三、福利改革:负所得税方案184
四、医疗保健和改革185
第七节 微观经济学的总结187
中篇 宏观经济学195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和循环19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导论195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95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现状196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197
第二节 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总量指标199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99
二、GDP和GNP的差异200
三、GDP的增长率、名义GDP和实际GDP201
四、价格指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02
五、失业率和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GDP203
六、几个相关的国民收入总量指标204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205
一、用支出法间接核算GDP205
二、用收入法间接核算GDP207
三、GDP的总公式209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循环209
一、两部门循环模型209
二、三部门循环模型211
三、四部门循环模型212
四、国民收入总公式的意义213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波动215
第一节 凯恩斯的45°线模型215
一、45°线模型的含义215
二、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16
第二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217
一、收入与消费、储蓄的关系217
二、消费和储蓄的关系219
三、储蓄和投资的关系220
第三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23
一、用消费和投资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223
二、用消费函数预测均衡收入水平225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波动225
一、乘数原理226
二、加速原理228
第五节 经济周期和预测230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和一般特征230
二、关于经济周期原因的研究232
三、经济周期的预测234
第十章 政府的财政政策236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236
一、充分就业的GDP和“浪费的生产缺口”236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237
第二节 政府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237
一、通货紧缩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238
二、政府支出政策对通货紧缩缺口的影响239
三、政府收支政策对通货膨胀缺口的影响240
四、平衡预算乘数241
五、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乘数242
第三节 政府的财政政策243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243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原则243
三、税收政策246
四、财政支出政策249
五、财政政策的结构251
第四节 政府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252
一、政府非生产性支出的经济性质及影响252
二、政府生产性公共投资支出的经济性质及影响254
三、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实践的意义254
第十一章 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257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257
一、货币与资产和财富257
二、货币的本质257
三、货币的计量261
第二节 银行制度与存款创造262
一、西方银行制度的性质和作用262
二、银行制度的存款创造262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266
一、货币的需求分析266
二、货币的供给268
三、货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利率的决定268
四、货币供给变动对货币市场均衡和利率的影响269
第四节 货币政策270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意义270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270
三、主要的货币政策手段或工具270
四、凯恩斯陷阱和货币政策的有限性272
第五节 证券市场273
一、股票市场的性质273
二、股票价格的决定274
三、股票市场运作的特点275
四、股市投资策略277
第十二章 IS-LM模型279
第一节 IS-LM模型的理论思路279
第二节 产品市场及IS曲线280
一、IS曲线的建立280
二、IS曲线的斜率281
三、IS曲线位置的移动283
第三节 货币市场和LM曲线284
一、LM曲线的建立284
二、LM曲线的斜率285
三、LM曲线位置的移动287
第四节 IS-LM模型287
一、IS-LM模型的含义288
二、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288
第五节 IS-LM模型的意义290
一、财政政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290
二、货币政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292
三、挤出效应293
四、政策组合和选择294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297
第一节“滞胀现象”的挑战297
一、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困难297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兴起298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及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性质和影响301
一、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性质301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已不符合历史潮流303
三、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当代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原因305
四、结论309
第三节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310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310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311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类型312
第四节 现代失业理论314
一、失业的定义和衡量314
二、失业的影响314
三、失业的原因及类型314
四、“工资粘性”与非自愿失业315
五、自然失业率和最低可持续失业率316
第五节 反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选择317
一、菲利普斯曲线317
二、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代价319
三、收入政策319
四、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最低代价的反通货膨胀办法320
第六节 AS-AD模型320
一、AS-AD模型的含义320
二、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说明321
三、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和说明321
四、总供给曲线的形状322
五、需求冲击和通货膨胀323
六、供给冲击和滞胀现象324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326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定义和衡量326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326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327
三、经济增长的意义327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模式328
一、经济增长的源泉328
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动机329
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31
第三节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335
一、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的“社会”的含义335
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第三条道路”特征336
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微观制度设计336
四、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价值观341
五、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启示342
第四节 经济增长模型347
一、斯密和马尔萨斯的古典动态模型348
二、存在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348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或称“内生技术变革理论”349
第五节 经济增长核算理论350
一、劳动和资本的贡献份额或权数351
二、萨缪尔森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351
三、萨缪尔森增长核算方程存在的问题352
四、增长核算未解决的问题353
第六节 经济增长的限制和可持续发展353
下篇 国际经济学359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和联系359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359
一、国际贸易和汇率359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360
三、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361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原理365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365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366
三、比较优势原理的限制因素368
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368
第三节 贸易保护主义369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369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观点371
三、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联系373
第十六章 全球经济的管理375
第一节 国际贸易组织375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375
二、欧洲联盟(简称欧盟)376
三、孕育中的亚洲自由贸易区377
四、世界贸易组织377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和金融组织378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定义379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380
三、迈向统一货币的欧元387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388
主要参考书目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