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西牛,杨印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4843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审计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3
1.1.1 审计的产生3
1.1.2 审计的发展5
1.2 审计的概念10
1.2.1 审计的内容10
1.2.2 审计的关系人及基本特征11
1.2.3 审计监督与经济监督的关系12
1.3 审计的对象和任务16
1.3.1 审计的对象16
1.3.2 审计的任务16
1.4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17
1.4.1 审计的职能17
1.4.2 审计的作用18
本章小结19
思考与练习20
第2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21
2.1 国家审计机关23
2.1.1 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23
2.1.2 中国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与权限24
2.1.3 西方国家审计机关26
2.1.4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27
2.2 民间审计组织27
2.2.1 民间审计组织的类型27
2.2.2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28
2.2.3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29
2.2.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30
2.3 内部审计机构32
2.3.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方式32
2.3.2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33
2.3.3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33
2.3.4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33
2.4 审计人员34
2.4.1 审计人员的组成和任职资格34
2.4.2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34
2.4.3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35
2.4.4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37
本章小结40
思考与练习42
第3章 审计分类和审计方法43
3.1 审计基本分类45
3.1.1 审计分类的意义45
3.1.2 按照审计主体分类46
3.1.3 按照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类46
3.1.4 按照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47
3.2 审计其他分类48
3.2.1 按照审计的范围分类48
3.2.2 按照审计施行的时间分类49
3.2.3 按照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49
3.2.4 按照审计是否具有强制性分类50
3.2.5 按照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50
3.2.6 按照是否有确定的时间分类51
3.3 审计方法51
3.3.1 审计方法的含义51
3.3.2 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52
3.3.3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53
3.3.4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62
3.4 审计抽样65
3.4.1 审计抽样的含义和种类65
3.4.2 属性抽样71
3.4.3 变量抽样77
3.4.4 抽样结果的评价81
本章小结83
思考与练习83
第4章 审计资料85
4.1 审计证据89
4.1.1 审计证据的意义与分类89
4.1.2 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93
4.2 审计工作底稿94
4.2.1 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种类94
4.2.2 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与内容96
4.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99
本章小结100
思考与练习102
第5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103
5.1 审计准则概述104
5.1.1 审计准则的意义104
5.1.2 审计准则的作用107
5.1.3 国际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108
5.2 国家审计准则111
5.2.1 国家审计准则概述111
5.2.2 国家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112
5.3 社会审计准则115
5.3.1 社会审计准则概述115
5.3.2 独立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116
5.4 内部审计准则119
5.4.1 内部审计准则概述119
5.4.2 内部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120
5.5 审计标准122
5.5.1 审计标准的概念和意义122
5.5.2 审计标准的种类123
5.5.3 审计标准的特点125
5.5.4 审计标准的选用原则126
本章小结128
思考与练习135
第6章 审计程序136
6.1 审计程序概述139
6.1.1 审计程序的含义139
6.1.2 审计程序的意义139
6.1.3 审计程序的内容140
6.2 审计的准备阶段140
6.2.1 审计准备阶段内容140
6.2.2 编制审计计划143
6.3 审计的实施阶段145
6.3.1 国家审计机关在实施阶段应注意的事项145
6.3.2 内部控制测试146
6.3.3 实质性测试146
6.4 审计的终结阶段147
6.4.1 审计终结阶段的内容147
6.4.2 审计终结阶段的程序和注意事项148
6.4.3 复审154
6.4.4 后续审计154
本章小结155
思考与练习158
第7章 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159
7.1 内部控制制度概述161
7.1.1 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161
7.1.2 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162
7.1.3 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素162
7.1.4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163
7.1.5 内部控制制度的分类167
7.1.6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坚持的原则168
7.1.7 制度基础审计和账目基础审计169
7.1.8 风险导向审计172
7.2 内部控制制度调查与描述173
7.2.1 业务循环及其分类173
7.2.2 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序和内容174
7.2.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175
7.3 内部控制测试179
7.3.1 内部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179
7.3.2 控制测试的性质181
7.3.3 控制测试的时间183
7.3.4 控制测试的范围187
本章小结……?191
思考与练习191
第8章 业务循环审计192
8.1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97
8.1.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197
8.1.2 销货交易的实质性测试200
8.1.3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201
8.1.4 应收账款审计204
8.1.5 坏账准备审计207
8.1.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209
8.2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214
8.2.1 购货与付款循环中主要凭证和主要业务活动214
8.2.2 内部控制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215
8.2.3 应付账款的审计220
8.2.4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审计224
8.2.5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230
8.3 生产循环审计235
8.3.1 生产循环特征235
8.3.2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36
8.3.3 存货成本审计238
8.3.4 分析性复核241
8.3.5 存货的监盘243
8.3.6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247
8.3.7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248
8.4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249
8.4.1 筹资与投资循环特征249
8.4.2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51
8.4.3 借款审计254
8.4.4 所有者权益审计258
8.4.5 投资审计262
8.5 货币资金与特殊的项目审计266
8.5.1 货币资金业务的凭证和会计记录266
8.5.2 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266
8.5.3 库存现金审计269
8.5.4 银行存款审计273
8.5.5 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277
本章小结280
思考与练习281
第9章 会计报表审计286
9.1 会计报表审计概述288
9.1.1 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288
9.1.2 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288
9.2 主要会计报表审计291
9.2.1 资产负债表的实质性测试291
9.2.2 利润表的实质性测试298
9.2.3 现金流量表的实质性测试302
9.2.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实质性测试306
本章小结308
思考与练习312
第10章 审计报告313
10.1 审计报告概述315
10.1.1 审计报告的含义315
10.1.2 审计报告的种类315
10.1.3 审计报告的作用316
10.2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编制318
10.2.1 国家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编制318
10.2.2 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编制325
10.2.3 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编制338
10.3 管理建议书339
10.3.1 管理建议书的意义339
10.3.2 管理建议书的结构和内容339
10.4 审计档案343
10.4.1 审计档案的意义和特点343
10.4.2 审计档案的收集与立卷343
10.4.3 审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345
本章小结346
思考与练习352
参考文献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