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私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私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171633.jpg)
- 秦瑞亭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288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国际私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私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国际私法是解决法律冲突的法律一、国际私法的任务、职能和目的3
二、法律冲突和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7
(一)法律冲突7
(二)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8
三、国际私法案件和国内案件11
(一)内国、本国和外国11
(二)国内案件12
(三)国际私法案件12
四、程序法问题和实体法问题14
五、直接调整方法和间接调整方法14
六、国际私法的渊源15
(一)国内立法16
(二)国内判例16
(三)国际条约17
(四)国际惯例19
(五)超国家法:欧盟条例和指令19
(六)学说和法理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问题21
七、我国国际私法中几个重要但尚存争议的问题21
(一)国际私法的范围22
(二)国际私法的性质23
(三)国际私法的名称26
(四)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27
八、国际私法的定义28
九、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29
(一)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29
(二)国际私法的作用30
十、国际私法的研究方法31
(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1
(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方法31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31
总论35
第一章 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35
第一节 冲突规范35
一、概念35
二、结构35
(一)范围36
(二)系属36
三、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36
四、类型37
(一)单边冲突规范37
(二)双边冲突规范37
(三)重叠性冲突规范37
(四)选择性冲突规范37
(五)结合性冲突规范38
五、连结点39
(一)概念39
(二)分类39
六、系属公式40
第二节 准据法41
一、概念和特征41
二、准据法的选择方法42
(一)依据法律规范的性质42
(二)依据法律关系的性质43
(三)最密切联系原则43
(四)当事人自治原则43
(五)规则选择方法44
(六)依分割方法选择法律44
三、准据法的变更44
(一)因立法原因引起的准据法的变更44
(二)因连结点变化引起的准据法变更45
(三)当事人协议选择的准据法的内容变更45
四、连结点指向多法域国家时准据法的确定46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产生与发展47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产生47
一、欧洲大陆47
(一)法则区别说以前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47
(二)法则区别说——国际私法的产生48
(三)法则区别说的传播51
二、英国和美国54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发展57
一、近代国际私法理论57
(一)欧洲大陆57
(二)英美国家61
二、当代国际私法理论62
(一)美国冲突法革命62
(二)当代英国国际私法理论68
(三)当代欧洲大陆国际私法理论68
三、国际私法立法的产生与发展69
第三节 中国国际私法的产生与发展73
一、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史73
(一)古代73
(二)近代74
(三)新中国国际私法立法75
二、中国国际私法学说史77
第三章 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和法人80
第一节 自然人80
一、自然人的国籍80
(一)国籍冲突81
(二)国籍冲突的解决办法82
二、自然人的住所86
(一)住所冲突87
(二)自然人住所冲突的解决办法87
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88
(一)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冲突88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90
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91
(一)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91
(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法律冲突的解决93
第二节 法人97
一、法人的国籍和住所97
(一)法人的国籍97
(二)我国关于法人国籍的确定99
(三)法人的住所100
(四)我国关于法人住所的规定101
二、外国法人的认许101
(一)国际立法认许方式102
(二)国内立法认许方式102
三、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103
四、国际组织105
(一)概述105
(二)国际组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105
第三节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106
一、国民待遇107
二、最惠国待遇107
三、优惠待遇108
四、普遍优惠制108
五、外国人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地位109
第四章 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权111
第一节 关于国家豁免的理论与实践111
一、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概述111
二、绝对豁免理论112
三、限制豁免理论114
四、废除豁免论117
五、平等豁免论117
第二节 国家豁免原则的新发展118
一、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理论剖析118
二、2004年《国家豁免公约》119
三、中国国家豁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21
第五章 识别124
第一节 识别和识别冲突124
一、基本概念124
(一)识别124
(二)识别的对象125
(三)二级识别125
(四)识别冲突125
二、识别冲突产生的原因126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识别冲突问题127
一、程序法问题和实体法问题127
(一)时效问题127
(二)举证责任和证据问题128
(三)推定问题129
二、违背婚约问题129
三、手套婚姻问题129
四、无人继承财产问题130
第三节 识别冲突的解决130
一、法院地法说130
二、新法院地法说131
三、准据法说131
四、分析比较法说132
五、个案识别说132
六、功能定性说133
第四节 我国关于识别冲突的解决办法133
第六章 反致136
第一节 反致概述136
一、反致的概念136
(一)反致(单纯反致)136
(二)转致137
(三)间接反致137
(四)双重反致137
二、反致产生的条件138
(一)法院地国冲突规范的指引是冲突法指引138
(二)相关国家的冲突规范不相同138
(三)存在持续的致送关系139
第二节 反致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39
一、反制制度的发端139
二、反致制度的发展141
第三节 关于反致的理论与实践143
一、各国关于反致的立法与实践144
(一)法国144
(二)德国144
(三)瑞士144
(四)奥地利145
(五)美国145
(六)英国146
(七)葡萄牙147
(八)意大利147
(九)韩国148
(十)俄罗斯联邦148
(十一)斯洛文尼亚148
(十二)罗马尼亚149
(十三)列支敦士登149
(十四)中国149
二、关于反致的理论评述151
第七章 先决问题154
一、基本概念154
二、先决问题和部分问题的准据法的确定156
第八章 外国法适用的限制和排除159
第一节 公共秩序保留159
一、概述159
二、公共秩序保留的运用标准161
(一)主观说161
(二)客观说162
三、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应注意的问题163
四、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165
第二节 干涉性规则166
一、概述166
二、识别标准169
三、“干涉性规则”与公共秩序保留172
第三节 法律规避173
一、法律规避的概念173
二、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174
三、法律规避的性质175
四、法律规避的效力176
第九章 外国法的查明180
第一节 外国法的性质180
一、事实说181
二、法律说183
三、折中说184
第二节 外国法查明的义务主体184
第三节 关于外国法查明的其他问题187
一、外国法查明的方法187
二、外国法内容的认定及其解释188
三、外国法查明的失败190
(一)外国法查明失败的认定190
(二)外国法查明失败的处理191
四、外国法的错误适用192
第四节 我国关于外国法查明的理论与实践193
分论199
第十章 合同冲突法199
第一节 概述199
一、涉外合同的界定199
二、合同准据法理论的历史发展200
三、我国合同冲突法立法现状203
第二节 当事人自治原则204
一、当事人自治和意思自治204
二、当事人自治原则的产生206
三、当事人自治原则的理论基础207
四、当事人自治原则的具体运用209
(一)支配法律选择有效性的法律209
(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211
(三)法律选择的形式212
(四)法律选择的时间213
(五)法律选择的范围214
(六)当事人选择的合同准据法的变更216
(七)对合同部分问题的法律选择问题216
(八)法律选择的合法性问题217
五、我国关于当事人自治原则的实践217
第三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220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220
二、最密切联系地的确定222
第四节 合同冲突法的其他问题225
一、合同特殊方面的法律适用225
二、必须适用中国法的合同226
三、合同准据法的适用范围227
四、关于反致问题228
五、公共秩序保留问题229
六、法律规避问题229
七、案例探析230
第十一章 侵权行为冲突法235
第一节 侵权行为冲突法的一般理论235
一、侵权行为地法原则235
(一)侵权行为地法原则的理论基础235
(二)侵权行为地的确定237
二、当事人自治原则239
三、有利于受害人原则241
四、最密切联系原则242
五、当事人共同惯常居所地法原则243
六、当事人之间既存法律关系准据法原则244
七、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245
(一)有限当事人自治原则246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247
(三)侵权行为地原则的适用247
(四)网络社区规则248
第二节 我国侵权行为冲突法现状249
一、我国现行立法249
二、我国侵权行为冲突法的不足250
(一)四个连结点效力平行250
(二)拒绝承认当事人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251
(三)特殊公共秩序条款251
第三节 我国侵权行为冲突法的完善253
一、一般侵权行为253
二、特殊侵权行为255
(一)涉外公路交通事故256
(二)涉外产品责任257
(三)国际环境污染258
(四)国际空中侵权行为258
(五)国际海上侵权行为259
(六)其他特殊侵权行为260
三、侵权行为准据法的适用范围260
第十二章 物权冲突法261
第一节 物权法律冲突261
一、所有权转让261
二、所有权保留263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263
一、关于不动产物权诉讼的管辖权263
二、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266
第三节 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269
一、物之所在地法原则269
二、物之所在地法的变更271
三、某些特殊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275
(一)运输途中的物275
(二)所在地难以确定的物275
(三)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276
第四节 物权冲突法的其他问题277
一、物权准据法的适用范围277
(一)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277
(二)物权的种类和内容278
(三)物权客体的范围279
(四)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279
(五)物权的保护方法279
二、单个物准据法和集体物准据法279
第五节 国有化相关的物权问题280
一、国有化的概念280
二、国有化的效力281
(一)内国国有化法令的域外效力281
(二)国有化的补偿问题282
三、我国关于国有化问题的立法与实践283
第十三章 婚姻家庭冲突法286
第一节 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286
一、结婚法律适用286
(一)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286
(二)关于结婚法律适用的理论与实践287
(三)我国涉外结婚法律适用的现状288
(四)领事婚姻291
二、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适用292
三、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294
(一)当事人自治原则294
(二)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295
四、离婚法律适用296
(一)涉外离婚诉讼管辖权297
(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承认298
(三)离婚法律适用300
第二节 涉外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301
第十四章 继承冲突法305
第一节 继承法律适用的一般理论305
一、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305
(一)法定继承的法律冲突305
(二)同一制和区别制307
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308
(一)遗嘱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308
(二)遗嘱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309
三、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312
(一)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冲突312
(二)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312
第二节 我国继承冲突法的发展与完善313
一、我国继承冲突法现状313
二、我国继承冲突法的完善314
附论319
第十五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319
第一节 概述319
一、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民事诉讼法319
二、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20
(一)国家主权原则321
(二)国民待遇原则321
(三)平等互惠原则322
(四)国际条约优先原则322
第二节 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322
一、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的一般原则322
二、外国人的民事诉讼能力323
(一)外国人的民事诉讼权利能力323
(二)外国人的民事诉讼行为能力323
三、诉讼费用担保324
四、诉讼费用减免和司法救助326
五、诉讼代理327
(一)律师代理328
(二)领事代理328
(三)外国人在我国的诉讼代理问题328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329
一、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概念329
二、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分类330
(一)对人诉讼管辖权和对物诉讼管辖权330
(二)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330
(三)专属管辖权和任意管辖权331
(四)强制管辖权和协议管辖权331
三、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332
(一)扩大协议管辖的范围332
(二)承认外国正在进行的诉讼的法律效力332
(三)采用一事不再理原则332
(四)采用非方便法院原则333
(五)采用必要管辖制度333
四、我国国际民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内容333
(一)级别管辖333
(二)地域管辖334
第四节 国际司法协助338
一、国际司法协助的主体339
(一)中央机关339
(二)主管机关339
二、域外送达340
(一)直接送达340
(二)间接送达343
(三)推定送达344
三、域外调查取证344
(一)直接取证345
(二)间接取证345
四、国家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347
(一)概述347
(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依据348
(三)外国法院判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351
五、国家间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353
(一)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以及我国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353
(二)关于涉外仲裁案件的报告制度355
第十六章 中国区际私法357
第一节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357
一、区际法律冲突概述357
二、我国四个法域的形成和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359
第二节 区际民商事管辖权363
一、内地法域的区际民商事管辖权363
二、香港法域的区际民商事管辖权364
(一)一般管辖364
(二)特别管辖365
(三)协议管辖365
(四)不方便法院原则365
(五)专属管辖366
三、澳门法域的区际民商事管辖权366
(一)一般地域管辖366
(二)特殊地域管辖366
(三)专属管辖367
(四)协议管辖367
四、台湾法域的国际/区际民商事管辖权367
五、区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解决368
第三节 区际冲突法370
一、内地法域的区际冲突法370
二、台湾区际冲突法372
三、澳门区际冲突法377
四、香港区际冲突法382
第四节 区际司法协助385
一、区际送达和调查取证386
(一)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区际送达386
(二)内地与澳门之间的区际送达和调查取证387
二、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的区际承认与执行388
(一)内地法域和香港法域之间的承认与执行388
(二)内地法域和澳门法域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395
(三)海峡两岸法院判决及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398
(四)港澳台之间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