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789853.jpg)
- 王前新,刘欣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047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校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0.2 已有研究及评价2
0.3 本研究理论基础5
0.3.1 系统科学理论5
0.3.2 教育科学理论5
0.3.3 战略管理理论6
0.3.4 非均衡发展理论6
0.4 本研究主要方法7
0.4.1 文献研究法7
0.4.2 理想类型法7
0.4.3 案例分析法7
0.5 研究创新点与重点8
第1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SWOT分析与发展模式11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与类别11
1.1.1 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及其特征11
1.1.2 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别12
1.2 新建本科院校的SWOT战略分析13
1.2.1 优势分析13
1.2.2 劣势分析15
1.2.3 机遇分析18
1.2.4 挑战分析19
1.3 新建本科院校的要素整合发展模式20
1.3.1 目标定向——健康发展的源动力20
1.3.2 结构优化——健康发展的支撑力22
1.3.3 体制创新——健康发展的保障力23
1.3.4 机制协调——健康发展的生命力25
院校案例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实现高校与地方互动发展——以湖南文理学院的办学特色为例28
第2章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特征和原理32
2.1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特征32
2.1.1 运行机制内涵32
2.1.2 高校运行机制34
2.1.3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特征34
2.2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原理39
2.2.1 系统组合原理39
2.2.2 要素作用原理40
2.2.3 动态平衡原理41
2.2.4 控制反馈原理41
院校案例 创建“本科+技师”模式,培养“双证书一体化”人才——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为例43
第3章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结构与功能46
3.1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结构46
3.1.1 整体性结构47
3.1.2 有机性结构50
3.2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的功能52
3.2.1 自主联系功能52
3.2.2 系统调节功能54
3.2.3 要素整合功能55
3.3 现存的问题及改革基本思路58
3.3.1 理顺新建本科院校与政府间的关系58
3.3.2 赋予新建本科院校更多办学自主权58
3.3.3 建立以学术权力为核心的管理体系59
3.3.4 健全更为合理的高校资源配置机制60
院校案例 立足地方,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德州学院的办学实践为例60
第4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65
4.1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65
4.1.1 办学理念的梳理65
4.1.2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偏失66
4.1.3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67
4.2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70
4.2.1 办学定位的意义70
4.2.2 办学定位的依据71
4.2.3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72
院校案例 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75
第5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内部运行与保障机制81
5.1 新建本科院校的内部运行机制81
5.1.1 学科建设机制81
5.1.2 质量立校机制85
5.1.3 人才兴校机制88
5.1.4 科技创新机制91
5.1.5 多元发展机制93
5.1.6 管理创优机制95
5.2 新建本科院校的动力保障机制97
5.2.1 引入竞争机制97
5.2.2 理顺管理机制99
5.2.3 强化学术机制100
5.2.4 健全投入机制101
5.2.5 完善绩效机制103
5.2.6 激活分配机制105
5.2.7 调适后勤机制107
5.2.8 优化评价机制109
院校案例 “平民大学”的三个“不可替代性”——以吉首大学的办学实践为例110
第6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CIS战略设计系统113
6.1 新建本科院校CIS系统概述113
6.1.1 新建本科院校CIS系统设计的必要性113
6.1.2 新建本科院校CIS系统设计基本内容115
6.2 新建本科院校CIS系统设计116
6.2.1 理念识别系统设计116
6.2.2 行为识别系统设计118
6.2.3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119
6.2.4 听觉识别系统设计120
6.3 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管理121
6.3.1 强调科学定位,明确战略远景121
6.3.2 重视使命陈述,强化战略目标122
6.3.3 加强硬件建设,提供支撑条件122
6.3.4 注重软件开发,提供战略动力123
院校案例 华中科技大学的形象识别系统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启示124
第7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129
7.1 新建本科院校组织结构的构建129
7.1.1 新建本科院校组织结构的构建原则129
7.1.2 新建本科院校组织结构的发展走势131
7.2 行政管理结构运行机制132
7.2.1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132
7.2.2 校院系建制与管理运行机制134
7.3 学术管理结构运行机制136
7.3.1 构建科学的学术管理理念137
7.3.2 建立合理的学术管理机制138
7.4 人事分配制度运行机制142
7.4.1 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142
7.4.2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内容144
院校案例 北大改革对新建本科院校人事制度构建的启示146
第8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150
8.1 学科方向的凝练机制151
8.1.1 学科建设规划151
8.1.2 学科非均衡发展153
8.2 专业结构的调适机制154
8.2.1 专业设置规定154
8.2.2 专业建设规划154
8.2.3 专业结构调适155
8.3 课程结构的优化机制157
8.3.1 课程157
8.3.2 优化课程体系157
8.4 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158
8.4.1 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机制158
8.4.2 学科梯队的培育机制159
8.4.3 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160
8.4.4 学科梯队的管理与约束机制160
8.5 实训基地的建设机制161
8.5.1 实训基地的功能161
8.5.2 实训基地的建设162
8.6 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163
8.6.1 创新教育163
8.6.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163
院校案例 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品牌学科和专业——以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为例165
第9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创新机制169
9.1 新建本科院校优势科研形成机制169
9.1.1 优势科研领域形成的条件机制169
9.1.2 优势科研领域形成的人才机制171
9.1.3 优势科研领域形成的管理机制172
9.2 应用科技研发推广机制176
9.2.1 研发推广的过程机制176
9.2.2 研发推广的条件机制177
9.2.3 研发推广的制约机制178
9.2.4 研发推广的动力机制179
9.3 校办科技产业孵化机制181
9.3.1 孵化系统及孵化转化机制181
9.3.2 校办科技产业的孵化机制185
院校案例 管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特色187
第10章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德育运行机制191
10.1 文化德育创建的必要性191
10.1.1 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191
10.1.2 大学生德育失效溯因192
10.1.3 大学生德育重建192
10.2 文化德育的创建机制194
10.2.1 习俗型文化德育机制194
10.2.2 专业型文化德育机制198
10.2.3 创业型文化德育机制201
10.2.4 职业型文化德育机制204
院校案例 传承鲁西运河文化,熔铸聊大精神——以聊城大学的办学特色为例207
第11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机制213
11.1 职业生涯规划建构机制213
11.1.1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内容213
11.1.2 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213
11.1.3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214
11.2 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机制215
11.2.1 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背景215
11.2.2 职业指导队伍的素质要求217
11.2.3 职业指导队伍的行为职责218
11.2.4 职业指导队伍的人员遴选219
11.2.5 职业指导队伍的培养工作220
11.2.6 职业指导队伍的职业规范221
11.2.7 职业指导队伍的管理考评221
11.3 职业指导课程建构机制222
11.3.1 职业指导课程的任务222
11.3.2 职业指导课开设原则223
11.3.3 全程指导的工作机制224
11.4 职业指导信息建设机制225
11.4.1 职业信息的平台建设226
11.4.2 职业信息的搜集原则226
11.4.3 职业信息的开发途径227
11.4.4 职业信息的发布方式228
11.5 职业资格考核鉴定机制229
11.5.1 职业标准及相关概念229
11.5.2 职业培训与基本政策231
11.5.3 职业资格的考评机制232
院校案例 创新学研产训机制,指导学生充分就业——以荆楚理工学院的就业指导与办学特色为例234
第12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发展延伸机制239
12.1 特色化战略延伸机制239
12.1.1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概念辨析239
12.1.2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特征识别241
12.1.3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延伸机制243
12.2 区域化战略延伸机制249
12.2.1 区域化战略延伸的动因分析249
12.2.2 区域化战略延伸的属性分析250
12.2.3 区域化战略延伸的保障机制251
12.3 集约化战略延伸机制253
12.3.1 集约化战略延伸的基本类型253
12.3.2 集约化战略延伸的运行机制254
12.4 产学研战略延伸机制256
12.4.1 产学研战略延伸的特色定位256
12.4.2 产学研战略延伸的办学机制258
院校案例 凝炼应用性教育理念,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以北京联合大学的办学特色为例261
第13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资本管理运行机制266
13.1 多元主体投资办学机制266
13.1.1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机制266
13.1.2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办学机制270
13.1.3 新建本科院校投资办学机制273
13.2 教育成本管理监控机制278
13.2.1 新建本科院校成本管理机制278
13.2.2 新建本科院校成本监控机制281
13.3 后勤法人集团运行机制286
13.3.1 实行后勤法人集团运行必要性286
13.3.2 实行后勤法人集团运行机制的模式287
13.3.3 后勤法人集团的管理运行机制288
13.3.4 后勤法人集团的经营运行机制289
13.3.5 后勤法人集团的运行机制优化290
院校案例 新建本科院校AB学院教学经费情况剖析292
第14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绩效管理评价机制296
14.1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296
14.1.1 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296
14.1.2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内容296
14.1.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职能297
14.1.4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运行297
14.1.5 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运行299
14.2 科研考核评价机制300
14.2.1 科研绩效评价的含义301
14.2.2 科研绩效评价的应用302
14.2.3 科研绩效评价的方法302
14.3 文明创建考核机制306
14.3.1 文明创建的必要性306
14.3.2 文明创建的途径307
14.3.3 文明创建考核机制310
14.4 绩效管理考核机制312
14.4.1 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312
14.4.2 绩效考核的体系设计316
院校案例 重视师德师风与学风建设,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以杭州师范学院的办学实践为例318
结论322
主要参考文献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