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 潘卫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41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寄生虫-生物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当前寄生虫病流行的趋势和特点1

第二节 寄生虫病新的危害性2

第三节 寄生虫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3

参考文献5

第二章 寄生虫基因组6

第一节 概述6

一、基因组和基因组计划6

二、寄生虫基因组计划7

三、寄生虫基因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7

四、寄生虫基因组组成和特点7

第二节 部分寄生虫的基因组11

一、原虫基因组研究进展12

二、寄生蠕虫基因组研究进展17

三、生物媒介基因组研究进展21

第三节 寄生虫基因组研究与应用21

一、寄生虫基因组与寄生虫-宿主共进化21

二、寄生虫基因组研究与免疫及疫苗靶点发掘22

三、寄生虫基因组研究与药物开发23

第四节 寄生虫基因组研究展望24

一、寄生虫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25

二、寄生虫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主要手段25

三、后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26

参考文献27

第三章 寄生虫蛋白质组28

第一节 概述28

一、寄生虫蛋白质组学概念28

二、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8

三、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29

四、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研究操作与技术30

第二节 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应用32

一、寄生虫期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33

二、寄生虫性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34

三、寄生虫感染、致病和免疫相关的蛋白质36

四、寄生虫药物靶点和抗药性相关蛋白37

五、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38

六、分类和诊断相关的蛋白质分子38

第三节 展望39

参考文献39

第四章 寄生虫病疫苗41

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与免疫特点41

一、抗原组成及变异41

二、免疫特点及其机制42

三、免疫逃避及其机制44

第二节 寄生虫病疫苗研究简史和研发策略47

一、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47

二、重组寄生虫病疫苗48

三、遗传工程寄生虫病疫苗50

第三节 寄生虫病疫苗的种类52

一、疟疾疫苗52

二、血吸虫病疫苗54

三、其他寄生虫病疫苗57

四、寄生虫病疫苗的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评价58

第四节 寄生虫疫苗研究的现状和展望59

一、寄生虫疫苗研究的现状59

二、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展望61

参考文献62

第五章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63

第一节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63

一、一般生物学63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64

三、致病及免疫67

四、流行、诊断和预防69

第二节 利什曼原虫70

一、一般生物学70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70

三、免疫与致病75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79

第三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81

一、一般生物学81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82

三、免疫与致病87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89

第四节 刚地弓形虫90

一、一般生物学90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91

三、免疫与致病98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01

第五节 隐孢子虫103

一、一般生物学104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04

三、致病与免疫108

四、流行、诊断和预防109

第六节 等孢球虫110

一、一般生物学110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11

三、免疫和致病111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12

第七节 微孢子虫114

一、一般生物学114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15

三、致病与免疫117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19

第八节 肺孢子虫120

一、一般生物学121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21

三、免疫与致病124

四、诊断、流行与防治126

参考文献128

第六章 食源性寄生虫132

第一节 华支睾吸虫132

一、一般生物学132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33

三、免疫与致病136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38

第二节 并殖吸虫140

一、一般生物学141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41

三、免疫与致病144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47

第三节 猪带绦虫与猪囊尾蚴150

一、一般生物学150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51

三、免疫与致病154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56

第四节 棘球绦虫与棘球蚴157

一、一般生物学157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58

三、免疫与致病161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63

第五节 曼氏迭宫绦虫与裂头蚴165

一、一般生物学165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67

三、免疫与致病169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70

第六节 广州管圆线虫172

一、一般生物学172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73

三、免疫与致病175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76

第七节 美丽筒线虫179

一、一般生物学179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80

三、致病180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180

第八节 旋毛虫181

一、一般生物学181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83

三、免疫与致病186

四、诊断、流行与预防189

参考文献191

第七章 其他重要寄生虫195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195

一、一般生物学195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196

三、免疫与致病202

四、流行、诊断和防治204

第二节 疟原虫205

一、一般生物学205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07

三、免疫与致病216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222

第三节 附红细胞体228

一、一般生物学229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31

三、免疫与致病232

四、流行、诊断、预防与治疗234

第四节 日本血吸虫235

一、一般生物学235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38

三、免疫与致病247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250

第五节 蛔虫254

一、一般生物学254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56

三、免疫与致病258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259

第六节 钩虫260

一、一般生物学261

二、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261

三、免疫与致病264

四、流行、诊断与预防266

参考文献267

第八章 重要生物媒介271

第一节 蚊271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271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74

三、生态与生理281

四、防制285

第二节 蜱288

一、一般生物学288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89

三、其他研究进展293

四、重要虫种294

五、防制294

第三节 螨295

一、一般生物学295

二、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297

三、生态与生理300

四、重要虫种300

五、防制301

参考文献301

第九章 寄生虫学研究的新技术303

第一节 核酸技术和蛋白质技术303

一、核酸技术303

二、蛋白质技术306

第二节 免疫学技术308

一、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308

二、单克隆抗体及噬菌体抗体库技术309

三、ELISA及相关技术309

四、荧光素标记及相关技术310

五、胶体金标记技术310

六、免疫细胞的分离鉴定技术311

七、同源T淋巴细胞克隆技术312

八、生物芯片技术312

第三节 显微技术312

一、显微仪器分类313

二、显微技术与其他研究技术相互渗透313

三、部分显微仪器介绍314

四、新技术应用举例320

五、展望322

第四节 寄生虫体外培养技术322

一、原虫的体外培养323

二、蠕虫的体外培养323

三、寄生虫的体外培养与其他生物细胞培养的关系324

四、寄生虫体外培养的现状与展望324

第五节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媒介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325

一、概述325

二、GIS/RS与血吸虫病防治327

三、GIS/RS与媒介传染病的防治328

参考文献328

鸣谢330

中文索引331

中西文名词对照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