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廉政制度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廉政制度史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170658.jpg)
- 余华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54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政治制度-历史-研究-中国-先秦时代~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廉政制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廉政制度史纵论1
第一节 舞台论: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的时代背景1
一、廉政制度与王朝废兴1
二、廉政制度与君主专制4
三、廉政制度与官僚政治7
四、廉政制度与小农社会10
五、廉政制度与儒家文化12
第二节 轨迹论: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的发展线索14
一、传统廉政制度产生发展的大致阶段14
二、传统廉政建设的基本方式和主要内容18
三、传统廉政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22
第三节 鉴借论: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的历史意义25
一、中国传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25
二、中国传统廉政建设的命运悖论34
第二章 先秦廉政制度史论41
第一节 起源论:先秦时代廉政制度的萌芽41
一、三代:礼刑并用与早期政治规范41
二、春秋:礼崩乐坏与社会变迁49
三、战国:争雄图强与变法改制56
第二节 观念论:先秦时代廉政思想的兴起66
一、先秦廉政观念与探索治国之道67
二、先秦廉政观念与改善统治政策73
三、先秦廉政观念与强调从政道德78
第三节 得失论:先秦时代廉政建设的成果86
一、先秦廉政建设的历史遗产86
二、先秦廉政建设的时代局限95
第三章 秦汉廉政制度史论102
第一节 使命论:秦汉廉政制度的时代背景102
一、走向统一之路与秦代廉政建设102
二、走向强盛之路与西汉廉政建设106
三、走向中兴之路与东汉廉政建设112
第二节 特征论:秦汉廉政制度的形态特点117
一、草创性与完备性相统一的特征118
二、强制性与劝导性相结合的特征126
三、惩罚性与防范性相并重的特征130
第三节 主体论:秦汉廉政建设中的各类社会群体137
一、君主:“治吏”重于“治民”的现实和困惑137
二、官吏:“循吏”与“酷吏”的不同追求和命运140
三、民众:“企盼”与“反抗”所表达的不同政治意愿151
第四节 奠基论:秦汉廉政制度的历史意义156
一、秦汉廉政制度的积极意义156
二、秦汉廉政制度的历史局限16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廉政制度史论172
第一节 动荡论: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与廉政建设172
一、政治局势的动荡分裂与廉政制度的缓慢复兴173
二、民族融合的加深趋势与廉政制度的继承发展176
三、士庶变动的暗流涌动与廉政制度的独特创新181
第二节 承传论:魏晋南北朝廉政制度的内容及特征185
一、以复兴皇权为宗旨的职官改革及其廉政措施185
二、以整饬吏治为核心的官吏管理制度及其廉政规定191
三、以唯才是举为原则的九品中正制及其演变201
四、承上启下的法律制度及其廉政律令204
第三节 利弊论:魏晋南北朝廉政制度的政治成效209
一、中央集权的消长变化与廉政制度的发展演进209
二、清明吏治的时隐时现与官吏管理制度的忽张忽弛215
三、士庶分野的社会变迁与廉政因素的政治缺失223
四、廉政律令的积极作用与法制体系的严重缺陷229
第五章 隋唐廉政制度史论239
第一节 盛世论:隋唐盛世与廉政建设239
一、“开皇之治”与廉政制度的奠基再创239
二、贞观开元的盛世相继与廉政制度的逐步完善244
三、“安史之乱”与廉政制度的沦落嬗变253
第二节 体系论:隋唐廉政制度的内容结构258
一、以勤政自律为宗旨的君臣朝参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59
二、以强化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职官设置及其廉政举措268
三、以提高统治效能为目的的官吏管理制度及其廉政规定286
四、重视收罗人才的选官制度及其廉政措施306
五、强化惩治腐败的法律制度及其廉政律令315
第三节 效能论:隋唐廉政制度的积极作用328
一、君臣朝参制度与隋唐盛世328
二、皇权的加强与社会的稳定337
三、廉政制度的深化与吏治状况的改善343
四、官僚队伍的更新与门阀士族的衰亡349
五、廉政律令的发展与实际推行的成效355
第四节 流弊论:隋唐廉政制度的负面效应359
一、朝参制度的废弛与衰世的加深359
二、中央集权的削弱与政局的混乱367
三、官吏管理制度的虚设与官场歪风的盛行372
四、选官制度的流弊与吏治的腐败376
五、人治至上的现实与法制的扭曲381
第六章 宋元廉政制度史论384
第一节 共治论:宋代廉政制度的基本特色384
一、宋代廉政制度的社会基础384
二、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388
三、“台谏合一”的制度变迁391
四、宋代廉政制度的趋势走向394
第二节 防范论:宋代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395
一、职官体系构成中的廉政防范意图395
二、科举制度变化中的廉政防范措施401
三、官吏管理制度中的廉政防范规定407
四、俸禄制度调整中的廉政防范探索416
第三节 偏失论:辽金元廉政建设的倒退421
一、“最无制度”的廉政制度421
二、废弛倒退的廉政建设424
第七章 明清廉政制度史论438
第一节 落日论:明清廉政制度的整体走向438
一、特殊的廉政背景:皇权的高度强化与国势的盛极而衰439
二、极端的廉政方式:厂卫制度与密摺奏事的盛行443
三、反向的廉政效应:大臣死谏强诤对皇权的有限制约451
四、无奈的廉政成效:德治法治俱失与落日挽歌456
第二节 控制论:明清廉政制度的主体框架462
一、官场牵制:职官体系中的廉政因素462
二、科道监控:专职廉政机构的运作473
三、巡按督察:地方监察体系的构建483
四、入仕调控:选官制度中的廉政环节494
五、法制防范:强化官吏管理的制度举措504
六、待遇调整:官吏俸禄增减的具体措施515
第三节 吏胥论:明清廉政建设的特殊难题522
一、明清廉政建设中的吏员问题523
二、明清廉政建设中的胥役问题528
三、明清廉政建设中的幕宾长随问题530
第八章 民国廉政制度史论534
第一节 转型论:民国廉政制度的历史趋向534
一、民国廉政制度的基本线索535
二、民国廉政制度的主要特点539
三、民国廉政制度的成败得失542
第二节 变异论:民国廉政制度的基本内容544
一、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过渡性廉政建设545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变异性廉政建设553
第三节 曙光论:中共根据地的廉政建设577
一、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及其积极成果578
二、陕甘宁边区的廉政建设及其探索意义583
参考书目600
后记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