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
  • 李顺保,王自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290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03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723页
  • 主题词:病毒病-中医诊断学;病毒病-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病毒性疾病简介3

第一节 概说3

第二节 病毒特点3

第三节 人体致病病毒4

第四节 病毒性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6

第五节 病毒性疾病的临床特点7

第六节 病毒性疾病的检测方法9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病因说11

第一节 概述11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中医病因说的特性12

第三节 病毒性疾病的致病因子13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病机说18

第一节 卫气营血病机18

第二节 三焦病机21

第三节 九传病机23

第四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症候25

第一节 发热25

第二节 皮疹26

第三节 出汗27

第四节 神志异常29

第五节 痉厥29

第五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治疗31

第一节 解表法31

第二节 清热法32

第三节 通下法33

第四节 清暑法36

第五节 祛湿法37

第六节 温燥法38

第七节 开窍法39

第八节 滋阴法40

第九节 固脱法41

第六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护理42

第一节 一般护理42

第二节 常见症状的护理46

第七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预防52

第一节 预防工作的分类52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方法52

上篇63

第一章 春温63

第一节 概述63

第二节 病因病机64

第三节 诊断65

第四节 鉴别诊断66

第五节 辨证论治66

第六节 其他疗法76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77

第八节 临证心得78

第九节 医案选粹79

第十节 文献辑录80

第二章 风温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病因病机82

第三节 诊断83

第四节 鉴别诊断84

第五节 辨证论治84

第六节 其他疗法89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91

第八节 临证心得92

第九节 医案选粹92

第十节 文献辑录94

第三章 暑温96

第一节 概述96

第二节 病因病机96

第三节 诊断97

第四节 鉴别诊断98

第五节 辨证论治99

第六节 其他疗法106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107

第八节 临证心得108

第九节 医案选粹109

第十节 文献辑录115

第四章 湿温118

第一节 概述118

第二节 病因病机119

第三节 诊断120

第四节 鉴别诊断121

第五节 辨证论治121

第六节 其他疗法130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131

第八节 临证心得132

第九节 医案选粹136

第十节 文献辑录140

第五章 秋燥145

第一节 概述145

第二节 病因病机145

第三节 诊断146

第四节 鉴别诊断146

第五节 辨证论治147

第六节 其他疗法150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151

第八节 临证心得151

第九节 医案选粹153

第十节 文献辑录156

第六章 伏暑158

第一节 概述158

第二节 病因病机158

第三节 诊断159

第四节 鉴别诊断160

第五节 辨证论治160

第六节 其他疗法166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166

第八节 临证心得167

第九节 医案选粹168

第十节 文献辑录169

第七章 疫疹171

第一节 概述171

第二节 病因病机171

第三节 诊断172

第四节 鉴别诊断172

第五节 辨证论治173

第六节 其他疗法176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177

第八节 临证心得178

第九节 医案选粹179

第十节 文献辑录180

第八章 湿热疫183

第一节 概述183

第二节 病因病机183

第三节 诊断184

第四节 鉴别诊断185

第五节 辨证论治185

第六节 其他疗法189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190

第八节 临证心得191

第九节 医案选粹192

第十节 文献辑录194

第九章 暑燥疫196

第一节 概述196

第二节 病因病机196

第三节 诊断196

第四节 鉴别诊断197

第五节 辨证论治197

第六节 其他疗法199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200

第八节 临证心得201

第九节 医案选粹202

第十节 文献辑录203

第十章 大头瘟205

第一节 概述205

第二节 病因病机205

第三节 诊断206

第四节 鉴别诊断206

第五节 辨证论治206

第六节 其他疗法208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209

第八节 临证心得209

第九节 医案选粹210

第十节 文献辑录211

第十一章 痄腮214

第一节 概述214

第二节 病因病机215

第三节 诊断215

第四节 鉴别诊断216

第五节 辨证论治216

第六节 其他疗法217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222

第八节 临证心得224

第九节 医案选粹225

第十节 文献辑录226

第十二章 急黄228

第一节 概述228

第二节 病因病机228

第三节 诊断229

第四节 鉴别诊断229

第五节 辨证论治230

第六节 其他疗法231

第七节 调护和预防233

第八节 临证心得234

第九节 医案选粹236

第十节 文献辑录237

下篇241

第一章 流行性感冒241

第一节 概述241

第二节 病因病理243

第三节 临床表现244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245

第五节 诊断245

第六节 鉴别诊断246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247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249

第九节 西医治疗253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253

第十一节 护理254

第十二节 预防255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256

第二章 流行性腮腺炎263

第一节 概述263

第二节 病因病理264

第三节 临床表现264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265

第五节 诊断266

第六节 鉴别诊断267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267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268

第九节 西医治疗273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273

第十一节 护理274

第十二节 预防275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275

第三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284

第一节 概述284

第二节 病因病理285

第三节 临床表现286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288

第五节 诊断289

第六节 鉴别诊断289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290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292

第九节 西医治疗294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297

第十一节 护理298

第十二节 预防299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300

第四章 病毒性心肌炎304

第一节 概述304

第二节 病因病理305

第三节 临床表现306

第四节 辅助检查307

第五节 诊断309

第六节 鉴别诊断310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311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312

第九节 西医治疗314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316

第十一节 护理317

第十二节 预防318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318

第五章 非典型肺炎339

第一节 概述339

第二节 病因病理341

第三节 临床表现341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342

第五节 诊断343

第六节 鉴别诊断344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346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348

第九节 西医治疗350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353

第十一节 护理354

第十二节 预防356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357

第六章 病毒性肝炎369

第一节 概述369

第二节 病因病理373

第三节 临床表现374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376

第五节 诊断378

第六节 鉴别诊断382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383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386

第九节 西医治疗389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397

第十一节 护理398

第十二节 预防399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400

第七章 风疹416

第一节 概述416

第二节 病因病理417

第三节 临床表现417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418

第五节 诊断419

第六节 鉴别诊断420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420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421

第九节 西医治疗424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424

第十一节 护理425

第十二节 预防426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427

第八章 麻疹432

第一节 概述432

第二节 病因病理434

第三节 临床表现434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437

第五节 诊断438

第六节 鉴别诊断439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439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441

第九节 西医治疗442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443

第十一节 护理444

第十二节 预防444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445

第九章 水痘449

第一节 概述449

第二节 病因病理450

第三节 临床表现451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452

第五节 诊断453

第六节 鉴别诊断453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454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455

第九节 西医治疗457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458

第十一节 护理458

第十二节 预防459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460

第十章 脊髓灰质炎467

第一节 概述467

第二节 病因病理469

第三节 临床表现470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472

第五节 诊断472

第六节 鉴别诊断474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475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477

第九节 西医治疗478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479

第十一节 护理480

第十二节 预防482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483

第十一章 流行性出血热489

第一节 概述489

第二节 病因病理490

第三节 临床表现491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494

第五节 诊断495

第六节 鉴别诊断495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496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00

第九节 西医治疗501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504

第十一节 护理504

第十二节 预防505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505

第十二章 轮状病毒性肠炎508

第一节 概述508

第二节 病因病理510

第三节 临床表现510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10

第五节 诊断511

第六节 鉴别诊断511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512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14

第九节 西医治疗516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517

第十一节 护理518

第十二节 预防518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518

第十三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24

第一节 概述524

第二节 病因病理5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526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28

第五节 诊断529

第六节 鉴别诊断529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530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32

第九节 西医治疗533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534

第十一节 护理535

第十二节 预防535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536

第十四章 手足口病540

第一节 概述540

第二节 病因病理542

第三节 临床表现542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43

第五节 诊断543

第六节 鉴别诊断544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544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45

第九节 西医治疗546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546

第十一节 护理547

第十二节 预防547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548

第十五章 狂犬病552

第一节 概述552

第二节 病因病理553

第三节 临床表现554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54

第五节 诊断555

第六节 鉴别诊断556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556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57

第九节 西医治疗559

第十节 护理559

第十一节 预防560

第十二节 今后研究设想563

第十六章 艾滋病564

第一节 概述564

第二节 病因病理566

第三节 临床表现569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72

第五节 诊断573

第六节 鉴别诊断574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574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78

第九节 西医治疗579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582

第十一节 护理583

第十二节 预防584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585

第十七章 单纯疱疹592

第一节 概述592

第二节 病因病理593

第三节 临床表现593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95

第五节 诊断596

第六节 鉴别诊断596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597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599

第九节 西医治疗600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601

第十一节 护理603

第十二节 预防604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605

第十八章 带状疱疹611

第一节 概述611

第二节 病因病理612

第三节 临床表现612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613

第五节 诊断614

第六节 鉴别诊断614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615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616

第九节 西医治疗619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621

第十一节 护理621

第十二节 预防622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622

第十九章 尖锐湿疣628

第一节 概述628

第二节 病因病理629

第三节 临床表现630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631

第五节 诊断632

第六节 鉴别诊断632

第七节 中医辨证论治633

第八节 中医其他疗法634

第九节 西医治疗634

第十节 临床诊疗经验636

第十一节 护理637

第十二节 预防638

第十三节 现代研究进展638

第二十章 传染性软疣646

第一节 概述646

第二节 病因病理646

第三节 临床表现647

第四节 诊断647

第五节 鉴别诊断648

第六节 中医辨证论治648

第七节 中医其他疗法648

第八节 西医治疗649

第九节 临床诊疗经验649

第十节 预防与护理650

第十一节 现代研究进展650

附录657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657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670

附录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680

附录四 病毒性疾病中医常用方剂索引6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