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
  • 张钦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927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中药制剂学-药物分析-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含义和任务1

一、中药制剂分析的含义1

二、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2

三、《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目标及学习方法4

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5

第三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趋势9

第四节 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程序与方法11

一、中药制剂分析的依据11

二、中药制剂分析的程序与方法18

第五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验证33

一、分析数据的处理33

二、分析方法的验证35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43

第一节 性状鉴别与物理常数的测定43

一、性状鉴别43

二、物理常数的测定44

第二节 显微鉴别54

一、操作方法55

二、应用举例68

第三节 理化鉴别71

一、化学反应鉴别法72

二、升华鉴别法76

三、荧光分析鉴别法77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78

五、气相色谱鉴别法88

六、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90

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91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94

第一节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94

一、概述94

二、重金属检查法96

三、砷盐检查法101

四、铁盐检查法106

五、氯化物检查法107

六、干燥失重测定法108

七、水分测定法110

八、炽灼残渣检查法112

九、灰分检查法113

十、特殊杂质的检查115

十一、农药残留量的检查117

十二、黄曲霉毒素的检查121

第二节 中药制剂的制剂通则检查125

一、崩解时限检查法125

二、融变时限检查法127

三、最低装量检查法128

四、粒度测定法129

五、乙醇量测定法130

六、甲醇量检查法132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卫生学检查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细菌134

二、真菌138

第二节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140

一、染菌限度检验原则140

二、常用稀释液、试液、指示液及培养基143

三、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147

四、控制菌检查152

五、微生物限度标准158

第三节 活螨检查法160

一、活螨的检查161

二、活螨卵的检查162

第四节 热原检查法162

一、供试用家兔162

二、试验前的准备163

三、检查方法163

四、结果判断163

第五节 无菌检查法164

一、直接接种法164

二、薄膜滤过法164

第六节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65

第五章 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技术166

第一节 化学分析法166

一、重量分析法167

二、滴定分析法168

第二节 仪器分析法170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70

二、气相色谱法(GC)177

三、薄层扫描法(TLCS)186

四、毛细管电泳法192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196

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3

第三节 其他分析法206

一、浸出物测定法206

二、挥发油测定法208

三、氮测定法209

第六章 中药制剂中各主要成分的分析212

第一节 生物碱类212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212

二、定性鉴别213

三、含量测定214

四、应用举例218

第二节 黄酮类220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220

二、定性鉴别222

三、含量测定223

四、应用举例224

第三节 三萜皂苷类224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224

二、定性鉴别225

三、含量测定226

四、应用举例227

第四节 醌类228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228

二、定性鉴别229

三、含量测定229

四、应用举例230

第五节 挥发油类231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231

二、定性鉴别232

三、含量测定233

四、应用举例234

第六节 其他成分235

一、香豆素类235

二、有机酸类237

三、木脂素类239

四、环烯醚萜苷类241

五、多糖类243

六、含动物药中药制剂的分析246

七、含矿物药中药制剂的分析252

第七章 生物样品的成分分析258

第一节 生物样品的制备259

一、常用生物样品259

二、样品预处理260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成分分析264

一、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264

二、常用的分析方法265

第三节 应用举例267

一、试验方法268

二、结果与讨论268

第二篇 各论271

第八章 固体中药制剂271

第一节 丸剂271

二至丸274

二陈丸275

二妙丸277

十全大补丸278

十香止痛丸281

七珍丸282

八宝坤顺丸283

八珍丸285

八珍益母丸287

人参再造丸288

人参养荣丸290

人参健脾丸293

三妙丸295

大山楂丸296

大补阴丸297

大黄清胃丸298

万氏牛黄清心丸300

小活络丸302

开胸顺气丸303

天王补心丸305

天麻丸307

牙痛一粒丸309

牛黄上清丸310

牛黄解毒丸313

乌鸡白凤丸315

六应丸316

六味地黄丸318

左金丸320

石斛夜光丸322

龙胆泻肝丸(水丸)324

戊己丸325

归芍地黄丸327

四君子丸329

四神丸330

安宫牛黄丸331

安神补心丸333

杞菊地黄丸334

补中益气丸336

黄连上清丸338

第二节 片剂340

三金片341

三黄片342

山菊降压片343

小儿清热片344

小柴胡片346

天麻首乌片348

元胡止痛片349

牛黄消炎片351

安胃片352

利胆排石片353

复方丹参片355

穿心莲片356

第三节 颗粒剂357

一清颗粒358

乙肝宁颗粒360

七宝美髯颗粒361

口炎清颗粒363

小儿肝炎颗粒364

气滞胃痛颗粒366

龙牡壮骨颗粒367

板蓝根颗粒368

第四节 散剂368

一捻金370

七厘散372

九分散373

九圣散374

川芎茶调散375

小儿腹泻外敷散376

马钱子散377

五苓散378

五虎散379

六一散380

冰硼散381

参苓白术散382

桂林西瓜霜383

第五节 栓剂385

化痔栓386

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387

消糜栓388

麝香痔疮栓389

第六节 滴丸剂390

复方丹参滴丸390

第七节 胶囊剂392

十滴水软胶囊393

三宝胶囊394

地奥心血康胶囊396

龟龄集397

第八节 锭剂399

万应锭399

第九节 茶剂400

小儿感冒茶402

板蓝根茶402

第九章 液体中药制剂404

第一节 合剂(口服液)404

八正合剂405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406

小青龙合剂407

化积口服液409

心通口服液410

双黄连口服液412

四物合剂413

生脉饮415

安神补脑液416

益母草口服液417

银黄口服液418

第二节 酒剂419

三两半药酒420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421

国公酒422

第三节 酊剂423

十滴水424

正骨水425

藿香正气水427

第四节 搽剂、洗剂和涂膜剂429

麝香祛痛搽剂429

第五节 注射剂430

止咳灵注射液432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433

清开灵注射液436

第十章 半固体中药制剂440

第一节 糖浆剂440

儿康宁糖浆440

川贝枇杷糖浆442

小儿百部止咳糖浆443

小儿腹泻宁糖浆444

杏仁止咳糖浆445

急支糖浆446

第二节 煎膏剂(膏滋)447

二冬膏448

枇杷叶膏448

夏枯草膏448

益母草膏449

第三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450

当归流浸膏450

甘草浸膏451

刺五加浸膏452

第十一章 其他中药制剂454

第一节 软膏剂454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455

老鹳草软膏456

第二节 膏药456

狗皮膏457

第三节 贴膏剂457

少林风湿跌打膏459

伤湿止痛膏459

红药贴膏460

复方牵正膏461

第四节 气雾剂、喷雾剂462

麝香祛痛气雾剂464

附录466

附录一 药品抽验记录及凭证466

附录二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468

附录三 药品检验报告书469

附录四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规则470

附录五 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473

附录六 常用试液及其配制方法474

附录七 常用试纸482

附录八 常用缓冲液483

附录九 常用指示剂与指示液485

附录十 常用滴定液487

附录十一 乙醇相对密度表495

附录十二 一般鉴别试验496

附录十三 常用分析仪器参考型号500

中药制剂名称索引5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