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农牧业增长方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藏农牧业增长方式研究
  • 范小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149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经济增长-研究-西藏;畜牧业经济-经济增长-研究-西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藏农牧业增长方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西藏农牧业增长方式研究(摘要)1

专题报告(一) 西藏经济结构与农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11

1.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13

1.1 西藏自治区基本情况13

1.2 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成就14

1.3 西藏经济发展历程及产业结构历史变化15

2.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7

2.1 农牧业基础条件28

2.2 农牧业经济发展及结构变化32

2.3 农牧业经济和农牧区工作的历史性成就33

2.4 农牧业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3

3.农牧业和农牧区40年来工作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47

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47

3.2 中央关心和全国支援,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发展的坚实后盾47

3.3 优惠政策、宽松环境,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48

3.4 深化改革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49

3.5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农牧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50

4.西藏经济发展和农牧业经济增长中几个重要问题思考51

4.1 关于经济增长的目标52

4.2 西藏经济运行的特点53

4.3 影响西藏城市化的主要因素56

4.4 关于农牧民增收与城乡差距60

4.5 关于农牧业增长模式63

4.6 关于农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67

5.西藏农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面临历史机遇69

5.1 党的“十六”大精神是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69

5.2 “入世”有利于西藏畜牧业的发展70

5.3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70

5.4 西藏的经济发展目标已经明确71

5.5 青藏铁路的通车将拉动西藏经济迅速迈上新台阶72

6.对策措施与建议72

6.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力度73

6.2 调整农牧产品结构,扶持发展规模经营73

6.3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农牧产品74

6.4 切实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74

6.5 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74

6.6 加大农牧民职业培训,提高农牧民就业技能75

6.7 合理发展加工企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75

6.8 采取换购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冷季草场压力75

6.9 走西藏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76

专题报告(二) 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演变77

1.不同时期农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及其影响79

1.1 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时期(1951—1958年)79

1.2 民主改革到自治区成立时期(1959—1965年)80

1.3 计划经济时期(1966—1978年)84

1.4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4年)86

1.5 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1985—1994年)91

1.6 跨越式发展时期(1995—2004年)96

2.西藏农牧业政策演变的基本规律与趋势走向98

2.1 西藏农牧业政策演变的基本规律98

2.2 西藏农牧业政策未来的趋势与走向100

附:1951年以来西藏有关农牧业发展政策名录103

专题报告(三) 西藏农牧业基本经营制度研究107

1.改革开放前西藏农牧业基本经营制度(1951—1978年)109

1.1 西藏解放初期的农牧业基本经营制度(1951—1959年)109

1.2 民主改革后西藏农牧业基本经营制度110

2.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农牧业基本经营制度(1978年—)114

2.1 贯彻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牧民负担114

2.2 建立健全农牧业生产责任制115

2.3 “两个长期不变”政策116

2.4 “两个为主”政策117

2.5 撤社建乡,撤区并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20

2.6 落实农牧区政策,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121

3.西藏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现状与全国比较分析123

3.1 农牧区土地和草场承包经营现状124

3.2 农村劳动力结构和转移就业情况127

3.3 农户家庭收支情况134

3.4 家庭生产经营状况138

3.5 农户和牧户牲畜存栏和出栏情况140

3.6 农牧民生活消费支出分析142

3.7 农产品流通状况144

3.8 农户存粮情况146

3.9 农户借贷情况148

3.10 农牧民家庭固定资产拥有量150

3.11 农牧民居住及生活情况151

4.按经营耕地面积分组分析西藏农户生产经营情况152

4.1 按户均经营耕地面积分组分析152

4.2 按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分组分析156

5.按牲畜存栏分组分析西藏农户生产经营现状159

5.1 按牲畜存栏分组分析159

5.2 按牦牛存栏分组分析163

5.3 按羊只存栏分组分析166

6.按人均纯收入五等份分组分析西藏农户生产经营现状168

6.1 按人均纯收入高低分组按户统计分析168

6.2 按人均纯收入高低分组按人统计分析170

7.按人均纯收入级差分组综合分析西藏农户家庭经营现状171

7.1 农户家庭基本状况分析172

7.2 农户家庭收入现状分析174

7.3 农户家庭支出现状分析175

7.4 农户家庭借贷现状分析177

8.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178

8.1 调查的农牧民收入高于统计数据178

8.2 调查的粮食产量低于统计数据178

8.3 粮食消费结构的特点179

8.4 外出打工人数与特点179

8.5 畜牧业生产的特点180

8.6 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措施建议180

专题报告(四) 西藏城乡统筹发展研究183

1.西藏城乡发展的历史沿革185

1.1 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结构186

1.2 改革开放后的二元结构发展阶段186

1.3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88

2.西藏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与特征191

2.1 城乡关系基本格局191

2.2 城乡关系发展特征195

3.西藏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矛盾207

3.1 主要做法207

3.2 取得的成效214

3.3 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矛盾221

4.对策建议223

4.1 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223

4.2 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225

4.3 培育龙头企业,创新产业化运行机制,促进农牧民增收226

4.4 大力发展农牧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27

4.5 调整援藏重点和方式,加大农村科技的援藏力度227

4.6 政府引导,创造条件,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游牧民定居”230

主要参考文献232

专题报告(五)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235

1.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7

1.1 发展特色产业是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37

1.2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238

2.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和潜力分析239

2.1 草原畜牧业239

2.2 农区和城郊畜牧业241

2.3 种植业244

2.4 林果和林下产品246

2.5 优势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249

3.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选择252

3.1 市场优势型253

3.2 发展潜力型253

3.3 区内市场主导型253

3.4 资源保护型253

4.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思路254

4.1 指导思想254

4.2 发展原则254

4.3 发展目标255

4.4 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布局和重点项目257

5.农牧业特色产业带发展262

5.1 藏西北绒山羊产业带263

5.2 藏东北牦牛产业带263

5.3 藏中北绵羊产业带264

5.4 藏东南林下资源和藏药材开发产业带266

5.5 藏中优质粮油产业带268

5.6 藏猪、藏鸡开发产业带270

6.对策措施271

6.1 培养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271

6.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72

6.3 加强畜牧业保护体系建设273

6.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业结构调整274

6.5 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276

6.6 改革创新运行机制278

6.7 保护生态、加强项目管理280

专题报告(六) 西藏农牧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283

1.研究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285

1.1 效率优势指数(EAI)285

1.2 规模优势指数(SAI)286

1.3 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GAI)287

1.4 综合优势指数(AAI)288

2.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288

2.1 主要种植产品效率优势指数(EAI)288

2.2 主要种植产品规模优势指数(SAI)289

2.3 主要种植产品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GAI)289

2.4 主要种植产品综合优势指数(AAI)289

3.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290

3.1 牦牛290

3.2 绵羊293

3.3 山羊295

3.4 不同畜种比较分析298

3.5 与周边省区牛羊肉价格比较分析298

4.各地区间农牧业比较优势分析300

4.1 种植业产品地区间比较优势分析300

4.2 畜产品地区间比较优势分析302

5.制约西藏农牧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303

5.1 耕地面积小,复种指数低303

5.2 农牧产品单产较高,但生产规模小,缺乏规模优势303

5.3 农牧产品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高303

5.4 畜产品区内市场有限,造成牲畜出售价格比较低304

6.发挥农牧产品比较优势的对策措施304

6.1 加强对优势农产品的支持,强化其比较优势304

6.2 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305

6.3 利用青藏铁路开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牧业305

6.4 立足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306

6.5 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306

主要参考文献307

专题报告(七) 西藏农牧业生产与产品质量安全309

1.西藏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态势311

1.1 生态资源环境独特,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特殊312

1.2 农牧业生产发生巨变,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14

1.3 主要农牧产品基本自给,农牧民解决温饱奔小康330

2.西藏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340

2.1 农业生产中化学品投入增加,农畜产品食用安全性不容忽视340

2.2 区外农产品进藏的检验、检疫情况349

2.3 外来人员从事种、养业,农畜产品安全生产要高度关注351

2.4 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差,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亟待加强355

3.农牧科技推广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359

3.1 农牧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建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359

3.2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与管理体系建设362

4.保障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措施367

4.1 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367

4.2 建立适合区情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367

4.3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368

4.4 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产品认证368

4.5 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368

4.6 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监管措施368

4.7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精品形象369

4.8 明确监督管理职责和范围369

主要参考文献369

专题报告(八) 西藏农牧业发展资源环境评价371

1.西藏资源环境概况373

1.1 高原地貌格局奠定了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异373

1.2 高原气候独特,气候类型多样374

1.3 河湖众多,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376

1.4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377

1.5 土地资源丰富,分布不平衡380

1.6 环境状况良好,许多地区还处于原生状态381

1.7 矿产资源丰富,远期开发前景较大382

1.8 旅游资源独特383

2.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383

2.1 摸清资源环境状况,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打好基础384

2.2 开展植树造林,改善西藏高原生存环境385

2.3 保护天然林资源,全面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386

2.4 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388

2.5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388

2.6 开展草地合理利用和草原生态保护389

2.7 进一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390

3.西藏草地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传统利用制度391

3.1 西藏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多重生态功能391

3.2 高原草地是西藏人民重要的生产、生活地域392

3.3 按季节转场放牧是高原草地畜牧业的基本利用制度392

4.资源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394

4.1 生产、生活条件严酷,灾害频繁394

4.2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沙漠化威胁大395

4.3 草地结构不平衡,生产力低,草原退化严重397

4.4 农牧民生活能源以消耗生物质能源为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401

5.西藏草场资源退化的基本原因402

5.1 退化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402

5.2 人口压力和传统养殖观念是超载过牧的根本原因406

6.促进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要措施407

6.1 加强草场资源的保护、建设和管理408

6.2 加快改变牧区牲畜超载状况410

6.3 注重社会、经济、生态的整体协调发展412

主要参考文献413

附:问卷调查表417

村调查表419

农户调查表435

《农户调查表》指标解释449

后记4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