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策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169435.jpg)
- 马军营,任运来,刘泽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162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有机合成-有机化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有机合成的概念和任务1
1.1.1有机合成的概念1
1.1.2有机合成的任务1
1.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2
1.3有机合成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3
1.3.1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反应或人名反应3
1.3.2不断提高合成策略3
1.4有机合成发展现状3
1.4.1有机合成发展回顾3
1.4.2有机合成的作用10
1.4.3有机合成展望10
参考文献11
第2章 逆合成法与路线设计基本规则12
2.1逆合成法12
2.2有机反应的类型13
2.2.1骨架和官能团均无变化13
2.2.2骨架不变而官能团变化13
2.2.3骨架变而官能团不变13
2.2.4骨架和官能团均变化14
2.3合成路线设计的具体步骤14
2.3.1分析14
2.3.2合成15
2.4合成路线的书写规则16
参考文献16
第3章 分子的切断和官能团转化18
3.1优先考虑分子骨架的形成18
3.2分子切断中常用的术语19
3.3分子切断的一般方法22
3.4醇的切断25
3.5 β-羟基羰基化合物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28
3.5.1β-羟基羰基化合物的切断28
3.5.2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30
3.6 1,3-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34
3.6.1不同酯间的缩合反应35
3.6.2酯与酮间的缩合反应36
3.6.3酯与腈间的缩合反应40
3.7 1,5-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40
3.7.1 Michael加成反应及其应用40
3.7.2 Mannich反应及其应用44
3.8 α-羟基羰基化合物的切断46
3.8.1α-羟基酸的合成与切断46
3.8.2 α-羟基酮的合成与切断48
3.9 1,4-和1,6-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50
3.9.1 1,4-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50
3.9.2 1,6-二羰基化合物的切断54
3.9.3 Birch还原反应及其应用55
3.10 1,1-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切断56
参考文献57
第4章 导向基的引入与导向作用58
4.1活化导向基的导向作用58
4.2钝化导向基的导向作用63
4.3封闭特定部位的导向作用65
4.4环辛四烯的合成路线66
4.4.1 Willstater合成法66
4.4.2 Reppe合成法67
参考文献67
第5章 合成子和极性转换68
5.1合成子和极性转换的基本概念68
5.2合成子的种类和反应类型69
5.2.1给电子合成子70
5.2.2受电子合成子(亲核试剂,a合成子)77
5.3合成子的极性转换方法79
5.3.1合成子极性转换常用的方法79
5.3.2一些典型合成子的等效试剂80
5.3.3合成子极性转换的实际应用81
5.4常见的极性转换的类型和方法84
5.4.1按反应可逆性进行分类84
5.4.2按反应作用物类型进行分类85
参考文献91
第6章 反应的非常规性差异性应用及合成问题的简化92
6.1反应的非常规性的应用92
6.1.1 Mcfadyen-Stevens反应的非常规应用92
6.1.2亚硝基-N,N-二烷基苯胺水解反应副产物的应用93
6.1.3苄-氮键催化氢化裂解反应的非常规应用95
6.1.4 Reimer-Tiemann反应的非常规应用96
6.2反应差异性的应用98
6.2.1不同部位相同基团反应差异性的利用98
6.2.2不同官能团反应差异性的利用101
6.2.3选择性试剂的利用104
6.3潜在结构及其应用111
6.3.1饱和四碳链段的潜在结构111
6.3.2烯键的潜在结构114
6.3.3羰基的潜在结构116
6.3.4醛基的潜在结构120
6.3.5 1,3-二羰基的潜在结构122
6.3.6 2-环己烯酮的潜在结构123
6.4有机合成中的立体控制125
6.4.1具有光学活性有机物的合成方法125
6.4.2立体专一性反应的类型与应用125
6.4.3立体选择性反应的控制与应用127
6.4.4含多手性中心的目标分子合成方法128
6.5合成路线设计的简化130
6.5.1利用实在分子对称性简化合成路线131
6.5.2利用分子的潜在对称性简化合成路线134
6.5.3利用模型化合物简化合成路线136
6.5.4多步骤合成要注意的问题140
参考文献143
第7章 氧化反应144
7.1化学氧化法144
7.1.1锰化合物的氧化145
7.1.2铬化合物的氧化146
7.1.3二价铜盐和赤血盐的氧化147
7.1.4四氧化锇的氧化148
7.1.5四乙酸铅的氧化148
7.1.6钌氧化物的氧化149
7.1.7二甲亚砜的氧化150
7.1.8 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氧化151
7.1.9高碘酸的氧化151
7.1.10二氧化硒的氧化152
7.1.11有机过氧酸的氧化152
7.1.12臭氧的氧化155
7.2空气液相氧化法157
7.2.1反应历程157
7.2.2反应实例158
参考文献160
第8章 还原反应161
8.1不饱和烃的还原161
8.1.1烯烃的还原161
8.1.2炔烃的还原164
8.1.3芳香烃的还原165
8.2氢解反应168
8.2.1苄基衍生物的氢解168
8.2.2烯丙基衍生物的氢解169
8.2.3烷基衍生物的氢解170
8.2.4缩醛和缩酮的氢解170
8.3羰基化合物的还原170
8.3.1 Clemmensen还原法170
8.3.2 Wolff-Kishner-Huang还原法171
8.3.3 Mozing还原法172
8.3.4对甲苯磺酸腙法172
8.3.5用负氢离子还原剂还原法173
8.3.6用醇铝化合物催化还原法176
8.3.7电子转移试剂还原法177
8.4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178
8.4.1羧酸及其衍生物还原成醇的方法179
8.4.2羧酸及其衍生物还原成醛的方法179
8.4.3酰胺、腈、肟还原到胺182
8.5含氮化合物的还原182
8.5.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182
8.5.2亚胺的还原183
8.5.3肟的还原184
8.5.4亚硝基化合物的还原184
参考文献185
第9章自由基反应186
9.1自由基的结构和立体化学186
9.2自由基的稳定性187
9.2.1共轭效应187
9.2.2立体效应187
9.2.3螯合作用188
9.2.4二聚作用188
9.3自由基反应的分类188
9.3.1自由基的偶联反应188
9.3.2自由基的歧化反应188
9.3.3自由基的碎裂反应与重排反应189
9.3.4自由基的夺取与取代反应189
9.3.5自由基的加成反应190
9.3.6自由基的氧化还原反应190
9.4自由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90
9.4.1自由基的偶联反应190
9.4.2氧化脱羧反应194
9.4.3自氧化反应194
9.4.4自由基加成反应194
9.4.5自由基的取代反应196
9.5碳烯197
9.5.1碳烯的结构197
9.5.2碳烯的形成197
9.5.3碳烯的反应198
9.5.4氮烯和其他活性中间体200
参考文献201
第10章 官能团保护203
10.1羟基的保护基203
10.1.1酯类保护基203
10.1.2醚类保护基206
10.2醛、酮的保护211
10.2.1缩醛或缩酮保护基211
10.2.2二硫代缩醛、缩酮保护基213
10.2.3单硫代缩醛、缩酮保护基214
10.2.4二氰乙烯保护基214
10.3羧基的保护215
10.3.1甲酯保护基215
10.3.2叔丁酯保护基216
10.3.3苄酯保护基216
10.3.4β取代乙酯保护基216
10.3.5其他保护基217
10.4氨基的保护217
10.5末端炔C——H的保护219
参考文献219
第11章 环加成反应225
11.1 Diels-Alder反应225
11.1.1 Diels-Alder反应中的二烯226
11.1.2 Diels-Alder反应中的亲二烯体233
11.1.3 Diels-Alder反应的区域选择性237
11.1.4 Diels-Alder反应的立体选择性239
11.2 1,3-偶极环加成242
11.2.1 1,3-偶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42
11.2.2 1,3-偶极环加成的反应历程244
11.2.3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245
11.2.4 1,3-偶极环加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46
11.3卡宾和氮宾对烯烃的环加成247
11.3.1卡宾和氮宾的形成248
11.3.2卡宾和氮宾参与的环加成反应249
11.3.3卡宾与碳-碳双键的1,4-和1,6-环加成251
11.3.4卡宾和氮宾参与的环加成反应活性252
11.3.5卡宾和氮宾参与的环加成反应立体化学253
参考文献254
第12章 碳-碳键的形成262
12.1碳负离子及相关概念262
12.1.1碳负离子的形成262
12.1.2稳定碳负离子的因素263
12.1.3 C——H键的酸性266
12.2烷基化反应266
12.2.1酮的烷基化266
12.2.2醛的烷基化272
12.2.3酯、酰胺、腈的烷基化272
12.2.4羧酸的烷基化273
12.2.5烯胺的烷基化273
12.2.6亚胺、肟、腙的烷基化275
12.2.7 5,6-二氢-1,3-?嗪或?唑啉化合物的烷基化276
12.2.8酸性较强C——H参与的烷基化反应277
12.3酰化反应284
12.3.1酯的酰化284
12.3.2酮、腈的酰化286
12.3.3烯胺的酰化287
12.3.4芳烃的酰化289
12.4羟醛缩合反应289
12.4.1涉及产物脱水的羟醛缩合反应290
12.4.2涉及产物闭环的羟醛缩合反应293
12.4.3预制烯醇金属盐的羟醛缩合反应295
12.4.4使用烯醇硅醚和烯醇硼类中间体的羟醛缩合反应298
12.5有机金属试剂相关的碳-碳成键反应299
12.5.1有机镁试剂299
12.5.2有机锂试剂302
12.5.3有机锌试剂303
12.5.4有机铜试剂304
参考文献307
第13章 不对称合成317
13.1光学纯物质的获取途径及不对称合成的定义317
13.2不对称合成的效率318
13.3不对称合成中的基本方法319
13.3.1底物控制法319
13.3.2辅基控制法320
13.3.3试剂控制法320
13.3.4催化法321
13.3.5双不对称合成322
13.3.6绝对不对称合成323
13.4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新方法和概念323
13.4.1不对称协同催化作用323
13.4.2手性抑制和手性活化324
13.4.3手性自催化326
13.4.4不对称反应中的非线性立体化学效应327
13.4.5去对称性作用329
13.5不对称合成基本反应330
13.5.1不对称氢化及相关还原反应330
13.5.2不对称氧化反应337
13.5.3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342
13.5.4羰基的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346
13.5.5不对称环化反应349
13.5.6不对称羟醛缩合及一些不对称碳-碳键生成反应352
参考文献356
第14章 有机非金属试剂372
14.1有机磷砷试剂372
14.1.1磷叶立德372
14.1.2膦酸酯、次膦酸酯和氧化膦378
14.1.3砷叶立德380
14.2有机硫试剂383
14.2.1硫醚383
14.2.2硫代缩醛384
14.2.3亚砜385
14.2.4硫叶立德386
14.3硒碲试剂387
14.3.1硒碲试剂参与的还原反应387
14.3.2硒碲试剂参与的氧化反应387
14.3.3硒碲基团的消除反应388
14.3.4硒碲试剂参与的加成、取代反应388
14.3.5硒、碲稳定化α-碳负离子的反应389
14.3.6硒、碲叶立德389
14.4有机硅试剂390
14.4.1氢硅烷试剂391
14.4.2作为质子酸替代物的硅试剂392
14.4.3与保护基有关的硅试剂394
14.4.4烯醇硅醚和烯酮硅缩醛394
14.4.5乙烯基硅烷396
14.4.6烯丙基硅烷397
参考文献399
第15章 Corey的有机合成设计策略介绍409
15.1《化学合成的逻辑学》一书简介409
15.2基于转换方式的策略409
15.2.1转换方式的类型和种类409
15.2.2转换方式的选择及应用414
15.2.3计算机辅助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419
15.3基于目标结构的策略420
15.4拓扑学策略422
15.4.1非环系化合物键的切断422
15.4.2孤环系化合物键的切断423
15.4.3稠合环系化合物键的切断423
15.4.4桥环系化合物键的切断425
15.4.5螺环系化合物键的切断427
15.4.6作为拓扑学策略的重排转换的应用427
15.4.7对称性和策略性切断428
15.5立体化学的策略429
15.5.1立体化学简化——转换方式的立体选择性429
15.5.2反合成中的立体中心的处理方法431
15.5.3多环体系的立体化学策略432
15.5.4非环体系的立体化学策略433
15.6基于官能团的策略435
15.6.1官能团的分类435
15.6.2官能团决定的骨架切断436
15.6.3官能团等价物的策略应用438
15.6.4利用官能团减少官能度和立体中心的策略440
15.6.5官能团附加物在键连接和切断上的应用442
15.6.6官能团控制的附加物切断446
15.6.7目标结构的外部策略446
参考文献448
第16章 天然产物全合成实例449
16.1前列腺素的全合成449
16.1.1 Corey的合成路线450
16.1.2 Noyori的三组分合成路线450
16.2青蒿素的全合成453
16.2.1周维善研究小组合成法453
16.2.2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455
16.3青霉素V的全合成456
16.3.1青霉素V的逆合成分析456
16.3.2青霉素V的全合成457
16.4(±)-Perhydrohistrionicotoxin的全合成459
16.5(±-Porantherine的全合成461
16.6 Aigialomycin D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462
16.6.1 Danishefsky小组合成法463
16.6.2厍学功-潘鑫复小组合成法465
参考文献469
常见缩写词汇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