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剧论辩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剧论辩 下
  • 田本相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74218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039页
  • 文件大小:821MB
  • 文件页数:16页
  • 主题词:戏剧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戏剧论辩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编 戏剧部分11

第一章 改良传统戏曲的先声11

一、中西戏剧文化的碰撞12

二、改良旧戏势在必行16

第二章 一场关于文明戏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22

一、关于“新剧家”与新剧的性质23

二、新剧与旧剧之关系26

三、关于新剧的剧本与表演问题30

四、关于新剧失败之原因的讨论40

第三章 “新青年派”与新、旧剧论争51

一、新旧问题的提出成为争鸣焦点51

二、新、旧戏代言人的正面交锋59

三、胡适、“易卜生主义”及“问题剧”70

四、旧戏批判与新剧主张85

第四章 “国剧运动”与戏剧论争103

一、在争鸣中强化“国剧”观念104

二、反思“问题剧”与倡导现代戏剧111

三、关于戏剧的文学性与演出性的争论119

四、阐发传统戏曲的艺术价值126

第五章 关于《雷雨》、《日出》的论争135

一、关于《雷雨》的论争135

二、关于《雷雨》是否是社会问题剧之争137

三、关于《雷雨》中的“命运观念”问题的争论142

四、是“结婚至上主义”还是现实主义144

五、关于《日出》的讨论151

六、曹禺的抗辩156

第六章 关于夏衍的剧本《赛金花》的讨论175

第七章 关于戏剧的“民族形式”论争188

一、民众戏剧与“民族形式”189

二、关于“旧瓶装新酒”的戏剧论争193

三、“民族形式”的讨论的深化196

第八章 抗战时期关于历史剧的论辩203

一、郭沫若:“失事求似”,创造史剧204

二、欧阳予倩:让“死”的历史在现代“复活”219

三、陈白尘:“翻案”、“扭直”历史并非创作目的226

四、历史剧问题座谈232

五、其他人的历史剧观点240

第九章 关于《清明前后》和《芳草天涯》的论争252

第十章 延安时期“演大戏”的论争262

一、关于“演大戏”热潮出现的背景262

二、关于“演大戏”的讨论265

三、如何评价关于“演大戏”及其讨论272

第十一章 环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争论274

一、在全国戏剧界推行学习斯坦尼体系的运动274

二、争论之一: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戏曲的问题276

三、争论之二:关于如何对待和认识斯坦尼体系问题280

第十二章 关于“第四种剧本”的争论288

一、关于《布谷鸟又叫了》的讨论288

二、关于《同甘共苦》的讨论296

三、关于“第四种剧本”的讨论300

第十三章 “十七年”关于历史剧的争论303

一、关于《关汉卿》的讨论303

二、关于《甲午海战》的讨论312

三、关于《胆剑篇》的讨论315

四、关于历史剧理论的讨论324

第十四章 关于“演员的矛盾”的争鸣329

第十五章 “文革”时期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批判342

一、一场批判“斯坦尼”的运动343

二、批判“斯坦尼之流”348

三、“四人帮”批判“斯坦尼”的深层动因351

四、扫荡“斯坦尼流毒”355

第十六章 对斯坦尼拉夫斯基的再评价363

第十七章 80年代“有争论剧本”的争议(一)378

一、《明月初照人》的争论378

二、《马克思流亡伦敦》和《马克思秘史》的争论390

第十八章 关于《骗子》的争论402

一、关于骗子形象403

二、关于干部队伍的问题408

三、关于张老的形象411

四、关于主题思想问题413

五、关于真实性问题415

第十九章 80年代“有争议的剧本”的争论(二)423

一、关于《车站》的争论423

二、关于《野人》的争论433

三、关于《WM(我们)》的争论442

第二十章 戏剧观的论争449

一、论争的背景449

二、问题的提出452

三、戏剧观的问题455

四、关于“假定性”的提出和争论460

五、关于戏剧创新的问题463

第二十一章 环绕布莱希特的论争470

第二十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曹禺及其主要剧作的论争489

一、《雷雨》的争论490

二、《日出》的争论505

三、关于《原野》的争论510

四、《北京人》的争论520

第二十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的争论530

一、关于《虎符》的讨论531

二、关于《孔雀胆》之争论536

三、关于悲剧的问题549

四、关于史剧理论和创作方法的争论355

五、关于《蔡文姬》的论争561

六、关于《武则天》的争论574

第二十四章 新时期历史剧的论争586

一、关于《王昭君》的争论586

二、关于《吴王金戈越王剑》的争论593

三、两种史剧观的交锋604

四、新时期关于历史剧理论的讨论611

第二十五章 小剧场戏剧的论争623

一、南京小剧场戏剧节623

二、’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研讨会637

三、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发展及其论争651

下编 戏曲部分669

第一章 关于神话剧的论争669

一、杨绍萱的戏曲理论及创作实践669

二、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674

三、理论界对杨绍萱的批判678

四、对这场论争的认识685

第二章 关于“鬼”戏的论争688

一、《游西湖》引起的论争688

二、开放演出剧目引起的论争692

三、昆曲《李慧娘》引起的论争698

四、如何评价这场论争710

第三章 关于戏曲艺术革新的论争712

一、1954年的论争712

二、1960年的论争721

三、1984年的论争726

四、关于传统与革新的几点认识732

第四章 关于推陈出新的论争734

一 张庚、郭汉城的理论主张734

二 学术界的批判及二人认识的发展变化746

三、如何评价这场论争765

第五章 关于戏曲现代戏的倡导769

一、现代剧目匮乏的现状和原因769

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现代戏773

三、以现代剧目为纲779

四、倡导戏曲现代戏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783

第六章 三个传统剧目的论争786

一、《四郎探母》786

二、《斩经堂》799

三、京剧《赤壁之战》的改编809

第七章 关于“新神话剧”的论争816

一、神话与现实817

二、神话意境与神话逻辑821

三、性格与人物824

四、诗歌与戏曲826

五、关于用神话为现实服务的感想829

第八章 关于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论争831

一、京剧舞台上要不要现代戏831

二、京剧演现代戏还要不要像京剧835

三、怎样才能演好京剧现代戏839

四、对“剧种分工”和“话剧加唱”的认识845

第九章 关于《海瑞罢官》的论争848

一、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848

二、新时期对姚文元的批判与对《海瑞罢官》的重新评价855

三、对这场论争的认识861

第十章 关于如何继承、改革和发展京剧艺术流派的讨论863

一、在继承中革新和发展的问题864

二、以“角儿”为中心的问题870

三、流派剧目的整理加工问题873

第十一章 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剧目的论争877

一、对传统剧目的评价877

二、对传统剧目的改编891

三、论争的启示894

第十二章 关于戏曲“危机”的论争896

一、戏曲“危机”:不容回避的现实896

二、直面“危机”:殊途同归的选择910

三、这场论争的意义932

第十三章 关于戏曲走向的论争935

一、“戏剧面向21世纪”的讨论和李洁非的主要观点935

二、围绕李洁非观点展开的争论和文艺界的相关论点951

三、这场论争的启示973

第十四章 关于“样板戏”的论争978

一、带有强烈政治感情色彩的否定与肯定978

二、平心静气的学术探讨992

三、对论争的认识1003

第十五章 川剧《潘金莲》的论争及其他1005

一、对潘金莲的论争1005

二、对荒诞川剧是否“荒诞”的论争1010

三、围绕《潘金莲》引起的戏剧改革探索问题的论争1014

四、对这场论争的认识1019

第十六章 越剧《西厢记》的论争及其他1021

一、理论界对浙版越剧《西厢记》的质疑1021

二、另一种声音:对浙版越剧《西厢记》的肯定1028

三、对这场论争的认识1031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034

编辑后记10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