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硬盘维护与数据恢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硬盘维护与数据恢复
  • 孙维连,于莉莉,单琳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462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硬磁盘-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数据管理-安全技术-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硬盘维护与数据恢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调试程序DEBUG1

1.1 引言1

1.2 怎样启动DEBUG程序1

1.2.1 DEBUG程序的启动1

1.2.2 DEBUG程序初始化2

1.2.3 有关DEBUG命令的一些通用信息2

1.2.4 DEBUG命令中的地址和地址范围参数3

1.3 汇编与反汇编命令3

1.3.1 汇编命令A(Assemble Command)3

1.3.2 反汇编命令U(Unassemble Command)6

1.4 显示与修改内存单元内容的命令7

1.4.1 显示内存单元内容的命令D(Dump Command)7

1.4.2 修改内存单元内容的命令E(Enter Command)8

1.5 显示与修改寄存器内容命令10

1.5.1 显示和修改指定寄存器的内容10

1.5.2 显示所有寄存器和标志位11

1.5.3 显示和修改标志位状态12

1.6 运行和跟踪命令13

1.6.1 运行命令G(Go Command)13

1.6.2 跟踪命令T(Trace Command)14

1.6.3 过程命令P(Proceed Command)16

1.7 磁盘文件与扇区的读写命令17

1.7.1 命名命令N(Name Command)17

1.7.2 装入命令L(Load Command)19

1.7.3 写命令W(Write Command)20

1.8 有关内存单元的几个命令22

1.8.1 移动内存命令M(Move Command)22

1.8.2 填充内存命令F(Fill Command)23

1.8.3 比较命令C(Compare Command)24

1.8.4 查找命令S(Search Command)24

1.9 DEBUG的其他命令25

1.9.1 输入命令I(Input Command)25

1.9.2 输出命令O(Output Command)25

1.9.3 十六进制算术运算命令H(Hexarithmetic Command)26

1.9.4 退出命令Q(Quit Command)26

1.10 DEBUG使用的一些技巧26

第2章 DOS的磁盘与文件管理32

2.1 磁盘文件系统的组成32

2.1.1 磁盘的种类与格式32

2.1.2 磁盘上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32

2.1.3 磁盘上的数据组织33

2.2 磁盘上的引导记录区34

2.3 磁盘上的文件分配表(FAT)36

2.3.1 盘簇与FAT登记项36

2.3.2 簇链与磁盘文件读写37

2.3.3 如何使用FAT38

2.3.4 磁盘的扇区定位40

2.3.5 从FAT看磁盘容量的限制41

2.4 BPB表内存实际映象及重要计算和换算公式42

2.4.1 DOS引导区中的磁盘I/O参数表(BPB表)42

2.4.2 重要计算和换算公式44

2.5 磁盘文件目录结构45

2.5.1 目录项的结构45

2.5.2 有关目录项8个信息段的说明46

2.5.3 树形目录结构及其实现47

2.6 软盘维护技术与读写故障排除51

2.7 DOS系统内部多重表的应用53

第3章 硬盘的发展与文件结构57

3.1 硬盘基础知识57

3.1.1 硬盘的发展历史57

3.1.2 硬盘技术用语58

3.1.3 硬盘的工作原理与结构60

3.2 系统启动流程62

3.2.1 简单的基础知识62

3.2.2 具体启动过程62

3.2.3 操作系统加载过程63

3.3 文件系统概述65

3.3.1 微软公司的各类文件系统65

3.3.2 Linux文件系统66

3.3.3 FAT文件系统66

3.3.4 NTFS文件系统67

3.4 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68

3.4.1 基本术语68

3.4.2 基本磁盘的特征69

3.4.3 动态磁盘的特征69

3.4.4 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共有特征70

3.5 文件概念70

3.5.1 文件命名70

3.5.2 文件属性70

3.5.3 文件分类71

3.5.4 文件存取72

3.5.5 文件操作72

3.5.6 文件结构73

3.6 文件存储管理73

3.6.1 存储原理73

3.6.2 空闲空间管理74

3.6.3 Windows存储75

3.7 DOS在硬盘上的存放及硬盘的体系结构76

3.7.1 系统引导过程76

3.7.2 硬盘分区表77

3.7.3 如何获到主引导扇区的内容79

3.7.4 FAT16分区引导扇区的内容及BPB表79

3.7.5 FAT32分区引导扇区的内容及BPB表81

3.7.6 硬盘分区信息表数据结构分析83

3.7.7 硬盘分区信息表与分区引导扇区的BPB表实战分析86

第4章 BIOS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96

4.1 BIOS设置96

4.1.1 标准CMOS特征97

4.1.2 高级BIOS特征98

4.1.3 高级芯片组特征100

4.1.4 整合周边101

4.1.5 电源管理设置103

4.1.6 PNP/PCI配置105

4.1.7 PC当前状态106

4.1.8 频率/电压控制106

4.1.9 载入故障安全/高性能缺省值107

4.1.10 设定管理员/用户密码107

4.1.11 保存/退出设置107

4.2 硬盘分区的必要性108

4.2.1 节约磁盘空间108

4.2.2 便于数据分类管理,保证数据安全108

4.2.3 便于重装系统和系统恢复108

4.2.4 绕开硬盘坏道108

4.2.5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108

4.3 硬盘的分区实例108

4.3.1 新硬盘分区实战109

4.3.2 新硬盘格式化112

4.3.3 硬盘分区的几种做法112

4.4 用Windows XP安装盘分区格式化硬盘114

4.4.1 对硬盘进行分区114

4.4.2 删除原有的分区116

4.4.3 对分区进行格式化116

4.5 大硬盘如何进行分区与格式化116

4.5.1 分区基础116

4.5.2 硬盘分区规划117

第5章 硬盘工具软件119

5.1 Disk Genius管理磁盘119

5.1.1 简要介绍119

5.1.2 主界面结构119

5.1.3 备份及恢复分区表120

5.1.4 管理磁盘分区121

5.1.5 直接修改硬盘参数122

5.1.6 查看或保存扇区内容122

5.1.7 回溯功能122

5.1.8 重建分区表123

5.1.9 清除扇区数据123

5.1.10 硬盘表面检测123

5.1.11 复制扇区123

5.1.12 总结123

5.2 克隆软件Ghost的使用124

5.2.1 克隆软件Ghost初级使用124

5.2.1.1 什么是Ghost124

5.2.1.2 分区备份124

5.2.1.3 从镜像文件还原分区125

5.2.1.4 硬盘的备份及还原126

5.2.1.5 Ghost使用方案126

5.2.2 Ghost进阶基础篇——系统介绍Ghost126

5.2.2.1 分区备份127

5.2.2.2 分区备份的还原127

5.2.2.3 硬盘的克隆127

5.2.3 入门篇——如何玩转映像系统128

5.2.4 吃透篇[1]——局域网操作130

5.2.4.1 首先制作一张ghost带网卡驱动的启动盘130

5.2.4.2 在server端运行multicast server131

5.2.4.3 详述131

5.2.5 吃透篇[2]——参数设置及软件特性132

5.2.5.1 参数设置132

5.2.5.2 软件特性132

5.2.6 玩转篇——把GHOST的潜力挖掘到及至134

5.2.7 系统工具Ghost另类技巧大放送134

5.3 硬盘分区任我动——PQ8.0的使用135

5.3.1 调整分区容量135

5.3.2 格式化分区137

5.3.3 创建系统分区138

5.3.4 合并两个分区141

5.3.5 将一个分区分割为两个分区142

5.3.6 转换分区格式142

5.4 Winhex十六进制磁盘编辑软件142

5.4.1 Winhex(Ver 11.2 SR-1)简介144

5.4.2 “启动中心”对话框144

5.4.3 主窗口介绍145

5.4.3.1 详细资源面板146

5.4.3.2 “访问”功能菜单146

5.4.3.3 菜单栏、工具栏和工作区147

5.4.3.4 最下一边栏介绍157

第6章 硬盘维护与数据修复158

6.1 概述158

6.2 硬盘的一般维护159

6.2.1 硬盘的初级维护159

6.2.2 硬盘的技术维护161

6.2.2.1 硬盘出现坏道的先兆161

6.2.2.2 硬盘坏道的维修161

6.2.2.3 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预防物理损伤163

6.2.2.4 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预防软故障163

6.2.2.5 备份及恢复硬盘分区表,防范于未然164

6.2.2.6 对硬盘进行磁盘扫描,排除系统软故障165

6.2.2.7 对硬盘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加速磁盘运行速度166

6.2.2.8 清除系统无用文件,回收磁盘空间166

6.2.2.9 对硬盘进行压缩,增加磁盘空间167

6.2.2.10 将系统转换为FAT32形式,提高硬盘使用效率168

6.2.2.11 对硬盘数据进行备份,保护数据安全169

6.2.2.12 对病毒进行扫描,拒敌于千里之外169

6.2.2.13 利用维护向导自动进行维护,简化维护步骤170

6.2.2.14 列出磁盘维护计划,由系统自动进行维护170

6.2.2.15 将计算机设置为网络服务器,提高硬盘文件查找速度171

6.2.2.16 增大Vcache设置,提高硬盘读写速度171

6.2.3 硬盘的高级维护172

6.2.3.1 低级格式化172

6.2.3.2 硬盘优化工具172

6.3 一般的数据恢复179

6.3.1 恢复DOS下误删的文件179

6.3.2 恢复Windows下误删除的文件180

6.3.3 病毒破坏数据的恢复181

6.3.4 利用回收站和临时文件182

6.4 文件丢失的恢复182

6.4.1 从扇区恢复文件182

6.4.2 Windows 9x丢失文件恢复183

6.4.3 Windows XP丢失文件恢复185

6.5 硬盘的数据恢复与安全隔离分区技术188

6.5.1 硬盘FAT文件格式的数据恢复技术188

6.5.1.1 硬盘维护中逻辑扇区与物理扇区之间的关系188

6.5.1.2 硬盘维护中FAT16位的文件意外删除的恢复190

6.5.1.3 硬盘维护中FAT32位的文件意外删除的恢复191

6.5.1.4 硬盘维护中FAT32位长文件名文件意外删除的恢复198

6.5.2 硬盘的分区技术综合200

6.5.2.1 准低级格式化程序200

6.5.2.2 双分区自启动技术200

6.5.2.3 多分区自启动技术201

6.6 硬盘维护技术综合实例202

第7章 TC2.0实用工具软件开发技术218

7.1 应用基本INT 13H读写8GB以下硬盘的开发技术218

7.2 应用扩展INT 13H读写大硬盘的开发技术222

7.3 应用汉字技术与扩展INT 13H读写大硬盘的开发技术236

7.3.1 磁盘文件系统相关概念236

7.3.2 建立小型专用汉字库237

7.3.3 库的建立方法238

7.3.4 综合应用实例243

7.3.5 直接嵌入程序中248

7.3.6 查找分区表和引导扇区程序257

附录 有关文件操作的一些小工具的实例268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