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术概论
  • 罗一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22736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美术是什么——对西方美术概念几种主要观点的评述1

第一节 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1

一、传统认识论图式——美术是对客观存在的认识1

二、现代认识论图式——直觉论与现象学9

三、对马克思哲学中对象化概念的思考16

第二节 美术是一种符号体系23

一、形象符号是美术的基本特征23

二、美术形象是一种符号系统27

第三节 美术的本质是一种行为33

一、美术是人类种种行为中的一种方式33

二、美术是一种制作行为的艺术36

第二章 美术的本质39

第一节 美术定义的本质论与反本质论之争39

一、反本质论者的观点40

二、本质论者的观点41

三、美术的本质有一系列明确的逻辑程序43

第二节 美术的本质论46

一、美术本质论的几种形态46

二、马克思主义本质论61

第三节 对美术概念的理解71

一、美术概念历时形态的变化71

二、美术的主要特征73

第三章 美术主体的深层结构——审美体验75

第一节 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75

一、什么是审美体验75

二、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76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发生层次80

一、审美体验的准备80

二、审美体验的实现82

三、审美体验的效应84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特性85

一、主体参与性85

二、主体情感的强力渗透86

三、创造性想像力的充分发挥87

四、瞬间的永恒87

第四节 审美体验的层次性与拓展性89

一、生理层次89

二、心理层次89

三、社会文化层次90

第四章 美术创作——人与世界的多维关系91

第一节 美术创作是一种不可知的心理事件92

一、感觉和知觉92

二、想像与情感94

三、无意识与灵感96

第二节 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98

一、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98

二、理论思维和意象思维的辨析100

第三节 美术创作过程104

一、创作主体的审美文化理念104

二、美术家的创作意识108

第四节 美术技巧与媒介材料在创作中的作用110

一、技巧在创作中的运用110

二、媒介材料在创作中的作用111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与美术创作114

一、现代性、现代主义、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115

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文本116

三、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美术创作119

第五章 美术作品——结构与存在的美121

第一节 美术作品的本源与物性121

一、美术作品的本源121

二、美术作品的物性128

第二节 美术作品的语言结构129

一、美术的语言元素130

二、美术的语言类型134

第三节 美术作品的形式135

一、美术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就在于它的形式135

二、美术作品的魅力就体现在它的形式美上137

第四节 美术作品的符号与意蕴140

一、符号与美术符号140

二、几种符号的实践形式141

三、美术作品的意蕴142

第五节 美术作品的层次与格调145

一、美术作品的层次145

二、美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149

第六章 美术接受——解释作为再创造151

第一节 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151

一、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151

二、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的本质152

三、美术接受是一种认识实践154

第二节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环节155

一、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美术世界155

二、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艺术中介机构158

第三节 美术接受的对话与潜对话162

一、美术接受是一种对话与交流的关系162

二、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创造的过程165

第四节 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166

一、准备阶段167

二、初级阶段167

三、高级阶段171

第七章 美术批评、传播媒介与美术市场177

第一节 美术批评177

一、美术批评的含义177

二、美术批评与美术评论179

三、美术批评的二重性181

第二节 美术批评的形态182

一、日记式批评182

二、形式主义批评184

三、社会历史(艺术史)批评186

四、伦理批评186

五、心理分析美术批评187

六、马克思主义美术批评188

第三节 美术批评的功能和影响189

一、美术批评的功能189

二、美术批评与美术运动191

三、美术批评的影响194

第四节 传播媒介与美术生产195

一、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196

二、媒介演化与视觉文化转型198

三、传播媒介与美术生产的互动作用203

第五节 美术市场206

一、美术市场的作用206

二、中国的美术市场208

第八章 美术信息传播的社会互动211

第一节 美术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212

一、信息与美术信息212

二、以本体论的观点理解美术信息215

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美术信息219

第二节 美术信息传播的特征223

一、关于美术信息传播概念的描述223

二、美术信息传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24

三、美术信息传播现象举隅227

第三节 美术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231

一、美术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231

二、美术信息的几种主要传播模式232

三、美术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循环和互动模式235

四、美术信息的编码与译码236

第四节 美术信息系统的分类238

一、人际信息系统238

二、群体信息系统239

三、组织信息系统240

四、大众美术信息系统241

第九章 美术信息传播的互动效应243

第一节 传播者角色特征分析243

一、传播致效诸因素分析244

二、美术信息传播信源的可信度246

三、“把关人”或“守门人”246

四、传播特权与地位247

第二节 受传者诸因素综论248

一、受传者的角色与作用248

二、信息接受的效应分析249

第三节 受传者心理效应分析255

一、威信效应255

二、“名片”效应256

三、“自己人”效应257

四、“晕轮”效应257

五、“影响的焦虑”258

第十章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谱系描述259

第一节 印象主义美术谱系260

一、印象主义260

二、新印象派262

三、后期印象派265

第二节 现代主义美术谱系270

一、野兽派270

二、表现主义272

三、立体主义276

四、未来主义278

五、构成派281

第三节 抽象主义美术谱系282

一、超现实主义282

二、抽象主义286

三、抽象表现主义与纽约画派289

四、行动表现与波洛克的绘画292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美术谱系295

一、达达主义艺术296

二、波普艺术300

三、观念艺术305

四、大地艺术307

五、超级写实主义308

六、最少主义艺术310

七、装置艺术311

八、录像艺术与多媒体艺术314

第五节 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318

一、包豪斯的艺术观念318

二、包豪斯的哲学主张319

三、包豪斯强调“国际风格”319

四、包豪斯的教学方法319

五、包豪斯的教育目的320

编者的话321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