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
  • 潘国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81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1

一、依据物质的性质和操作方法不同分类1

二、根据试样用量的多少分类2

三、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百分比分类3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4

第二章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5

第一节 分析天平的分类和结构5

一、分析天平的分类5

二、分析天平的结构6

三、分析天平计量性能9

第二节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10

一、分析天平使用前的一般检查方法10

二、分析天平称量方法11

三、分析天平的使用和保管规则11

四、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12

第三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14

第一节 定量分析误差14

一、误差的分类14

二、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15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7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9

一、有效数字19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与处理规则20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21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21

一、可疑值的取舍21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23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25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及对滴定反应的要求25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25

二、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25

第二节 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滴定方式26

一、主要滴定分析方法26

二、主要滴定方式26

第三节 基准物质与滴定液27

一、基准物质27

二、滴定液28

第四节 滴定分析计算29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29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30

三、滴定分析计算实例31

第五节 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3

一、容量仪器的洗涤方法33

二、容量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33

三、容量器皿的校准37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39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39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与变色范围39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41

三、混合指示剂42

第二节 各类酸碱滴定及指示剂的选择43

一、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43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45

三、多元酸(多元碱)的滴定48

第三节 酸碱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1

一、0.1mol/L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1

二、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1

第四节 应用与示例51

一、直接滴定法51

二、间接滴定法53

第五节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53

一、基本原理54

二、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类型及应用57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61

第一节 概述61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61

二、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度、避免副反应发生的方法61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62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62

一、条件电位62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63

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65

第三节 指示剂66

一、自身指示剂66

二、特殊指示剂67

三、不可逆指示剂67

四、氧化还原指示剂67

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68

一、基本原理68

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68

三、应用与示例69

第五节 碘量法69

一、基本原理69

二、指示剂70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1

四、应用与示例72

第六节 亚硝酸钠法73

一、基本原理73

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3

三、应用与示例74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75

第一节 概述75

第二节 配位平衡76

一、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与副反应系数77

二、条件稳定常数78

第三节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78

一、酸度的选择79

二、干扰离子的排除79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80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80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81

三、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81

第五节 滴定液82

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82

二、锌滴定液(0.05mol/L)的配制与标定82

第六节 应用与示例83

一、滴定方式83

二、水的硬度测定84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85

第一节 银量法85

一、指示终点的方法85

二、滴定液与基准物质89

第二节 应用与示例89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89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90

第九章 质量分析法92

第一节 挥发法92

一、直接法92

二、间接法92

第二节 萃取法93

一、萃取效率93

二、萃取法的操作93

第三节 沉淀法93

一、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93

二、沉淀的纯净94

三、沉淀法的操作和结果计算95

第十章 色谱法98

第一节 概述98

一、色谱法的产生与发展98

二、色谱法的分类99

三、色谱法基本原理99

第二节 柱色谱法101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101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104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105

四、凝胶柱色谱法106

五、柱色谱法的应用107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108

一、基本原理108

二、吸附剂的选择109

三、展开剂的选择109

四、操作方法110

第四节 纸色谱法114

一、色谱原理114

二、影响Rf值的因素115

三、操作方法116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117

一、概述117

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19

三、色谱柱122

四、检测器123

五、分离条件的选择124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124

七、应用与示例126

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127

一、概述127

二、基本原理128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129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131

五、应用与示例134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光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137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39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40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41

一、透光率与吸光度141

二、光的吸收定律142

三、吸光系数142

四、吸收光谱143

五、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主要因素143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44

一、仪器主要部件144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46

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148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49

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151

一、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151

二、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151

三、参比溶液的选择153

第五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153

一、定性分析153

二、定量分析154

第六节 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158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58

二、推断官能团162

三、推断异构体162

第十二章 红外分光光谱法164

第一节 概述164

一、红外线及红外吸收光谱164

二、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165

三、红外光谱的主要用途165

第二节 基本原理166

一、分子的振动和红外吸收166

二、振动形式167

三、振动自由度与峰数168

四、红外吸收峰的类型170

五、吸收峰的峰位及影响峰位的因素172

六、吸收峰的强度及影响因素173

七、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域174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175

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175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175

三、样品制备176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177

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177

第十三章 电化学分析法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179

二、化学电池的概念及类型179

三、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179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181

一、溶液pH值的测定181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184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185

一、方法原理及特点185

二、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185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187

一、基本原理187

二、应用与示例188

第十四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189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189

一、基本原理189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190

三、波谱图与分子结构191

第二节 质谱法194

一、概述194

二、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195

三、质谱图与离子类型195

四、质谱图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196

第十五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200

第一节 取样200

一、气体样品的采取200

二、液体样品的采取200

三、固体样品的采取200

第二节 样品的预处理202

一、样品的初步处理202

二、样品的分解202

第三节 干扰物质的分离、掩蔽与测定方法的选择203

一、干扰物质的分离和掩蔽203

二、测定方法的选择原则203

三、测定方法选择示例204

第四节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205

一、实验数据的记录205

二、分析数据的处理205

三、实验报告205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206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206

一、实验操作规则206

二、实验室安全知识207

三、化学试剂使用与保管规则208

四、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基本格式209

实验一 分析天平计量性能的检查和调整211

实验二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212

实验三 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和使用练习214

实验四 移液管和量瓶的配套校准217

实验五 0.1mol/L HCl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18

实验六 0.1mol/L NaOH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19

实验七 混合碱的含量测定220

实验八 硼砂样品中Na2B4O7·10H2O的含量测定221

实验九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222

实验十 0.1mol/L高氯酸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23

实验十一 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225

实验十二 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226

实验十三 H2O2含量的测定227

实验十四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228

实验十五 硫酸铜样品液含量的测定229

实验十六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30

实验十七 0.05mol/LEDTA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31

实验十八 水的总硬度测定232

实验十九 硝酸银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33

实验二十 浓氯化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235

实验二十一 几种偶氮染料或几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柱色谱236

实验二十二 几种混合磺胺类药物的薄层色谱238

实验二十三 几种氨基酸的纸色谱240

实验二十四 无水乙醇中微量水分的测定(内标法)241

实验二十五 APC片剂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43

实验二十六 吸收曲线的测绘244

实验二十七 水样中微量铁的含量测定246

实验二十八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247

实验二十九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248

附录一 常用化合物式量表252

附录二 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254

附录三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256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位表(25℃)257

附录五 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表261

附录六 常用溶剂的物理性质表262

附录七 主要参考文献264

附录八 教学大纲(试行)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