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
  • 彭其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986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铁路运输: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

1.1.1 世界高速铁路现状1

1.1.2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动态3

1.1.3 轮轨系铁路未来可能达到的最高运行速度7

1.2 高速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8

1.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12

第2章 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研究14

2.1 国外客运专线车站设置概况14

2.2 客运专线车站设置原则14

2.2.1 既有铁路车站设置一般原则分析14

2.2.2 我国客运专线车站设置原则15

2.3 客运专线车站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17

2.3.1 客运专线车站的主要作业内容17

2.3.2 客运专线车站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17

2.4 旅行速度对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影响分析18

2.5 通过能力对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影响分析19

2.6 运输组织模式对客运专线车站设置的影响分析23

2.6.1 速度较低旅客列车的数量和速度对车站设置的影响分析23

2.6.2 列车间隔对车站设置的影响分析26

2.6.3 全高速运输组织模式对车站设置的影响27

第3章 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技术经济分析28

3.1 客运专线沿线城市设置车站的合理性和经济性28

3.1.1 高速客运专线引入沿途城市的可行性分析28

3.1.2 高速客运专线对沿途引入城市的影响分析29

3.2 城市引入客运专线后铁路运量转移研究31

3.2.1 运输方式选择模型——多元罗吉斯模型31

3.2.2 客运专线旅客转移概率和转移运量的确定33

3.3 客运专线不引入城市损失的收益值估算35

3.4 客运专线引入城市所需投资额的计算37

3.5 建设投资和旅客发送量的关系模型分析39

第4章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42

4.1 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42

4.1.1 日本新干线铁路运输组织方式42

4.1.2 法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43

4.1.3 德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43

4.1.4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44

4.1.5 我国台湾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45

4.1.6 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46

4.2 我国客运专线的类型及其技术经济特征47

4.2.1 我国客运专线的基本类型47

4.2.2 客运专线的技术经济特征48

4.3 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48

4.3.1 速度在30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48

4.3.2 速度在200~250km/h客货混跑型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55

4.3.3 速度在200km/h的城际型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57

4.4 客运专线旅客换乘问题研究57

4.4.1 我国客运专线客流种类57

4.4.2 旅客换乘方案研究58

4.5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匹配研究60

4.5.1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匹配的原则60

4.5.2 列车速度与线路通过能力的关系分析60

4.5.3 曲线半径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匹配的影响分析61

4.5.4 列车速度与运输组织的关系分析62

4.5.5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最佳运行速度匹配分析64

4.5.6 研究结论67

4.6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方案研究68

4.6.1 影响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匹配的主要因素68

4.6.2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速度方案研究68

第5章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研究75

5.1 铁路运输通道分工的模型和方法研究75

5.1.1 铁路运输通道分工的原则75

5.1.2 铁路运输通道系统的构建和抽象描述76

5.1.3 列车占用线路费用与其他相关资源和运行质量的抽象描述77

5.1.4 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78

5.1.5 模型的建立及改进79

5.1.6 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步骤82

5.2 铁路运输通道分工方案实证研究83

5.2.1 武广铁路客运通道基本情况分析83

5.2.2 武广铁路客运通道分工方案的分析确定85

5.3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既有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89

5.3.1 武广既有线路通过能力适应情况分析89

5.3.2 列车开行分工方案对既有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分析90

5.3.3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既有线列车运行调整的适应性分析92

5.4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客运专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93

5.4.1 武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运行时段分布分析93

5.4.2 武广客运专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95

5.5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旅行速度影响分析96

5.5.1 B类跨线列车被越行次数分析96

5.5.2 越行停留时间分析102

5.5.3 总越行次数的计算105

5.5.4 总越行停站时间计算106

5.5.5 武广客运专线列车旅行速度分析计算107

5.5.6 结论111

第6章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式112

6.1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作业时间112

6.1.1 工务维修作业及其时间要求112

6.1.2 接触网维修作业及其时间要求114

6.1.3 通信信号维修作业及其时间要求116

6.1.4 结论116

6.2 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方式综述117

6.2.1 天窗的种类117

6.2.2 天窗的开设方式117

6.3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行车组织的特点分析120

6.3.1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对列车运行组织的要求120

6.3.2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121

6.3.3 单线隔日矩形天窗适应性特点分析129

6.4 V型天窗的特点分析130

6.4.1 V型天窗对列车运行组织的要求130

6.4.2 V型天窗对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131

6.5 垂直天窗的特点分析134

6.6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的特点分析136

6.6.1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对综合维修作业影响的特点分析136

6.6.2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的行车组织特点分析137

6.6.3 双向分隔式矩形天窗适应特点分析137

6.7 高速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式实证分析138

6.8 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对天窗选择的影响研究140

6.8.1 天窗开设方式及时间对开行夕发朝至列车的影响分析141

6.8.2 客运专线本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及相关问题研究142

6.8.3 跨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及相关问题研究143

6.8.4 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的基本条件分析145

6.8.5 武广客运专线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方案研究146

6.8.6 研究结论148

第7章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计划及施工维修计划149

7.1 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49

7.1.1 法国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49

7.1.2 日本列车运行图编制150

7.1.3 德国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51

7.2 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类型152

7.3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152

7.4 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规则153

7.5 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管理模式154

7.5.1 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管理的基本模式154

7.5.2 客运专线运行图的编制流程154

7.6 客运专线条件下列车运行图要素和编制结果155

7.7 客运专线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规划155

7.7.1 系统目标155

7.7.2 系统总体方案156

7.7.3 系统功能157

7.7.4 系统关键技术159

7.8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管理研究159

7.8.1 国外高速铁路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现状160

7.8.2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160

7.8.3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模式研究162

7.8.4 客运专线施工维修计划编制管理系统规划166

第8章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计划169

8.1 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现状169

8.1.1 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管理体制分析169

8.1.2 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施分析169

8.2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173

8.2.1 动车组运用模式选择分析173

8.2.2 动车组运用计划及周转图制定和调整174

8.2.3 动车组运用方案评价标准建立175

8.3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模式研究175

8.3.1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175

8.3.2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组织管理177

8.3.3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流程178

8.4 动车组运用的相关技术作业标准179

8.5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影响因素分析180

8.5.1 动车组检修模式与体制的影响180

8.5.2 动车组配属基地设置的影响181

8.6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系统规划181

8.6.1 系统目标181

8.6.2 系统总体方案181

8.6.3 系统功能182

8.6.4 系统关键技术183

8.7 结论186

第9章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188

9.1 客运专线扣除系数分析研究188

9.1.1 停站高速列车扣除系数分析188

9.1.2 开行不同速度高速列车对扣除系数的影响分析193

9.1.3 普速列车扣除系数分析206

9.1.4 关于高速客运专线扣除系数的进一步讨论211

9.2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的一种方法——扣除系数法216

9.2.1 利用扣除系数法计算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特点分析216

9.2.2 影响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216

9.2.3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法——扣除系数法217

9.3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的一种方法——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法218

9.3.1 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特点分析218

9.3.2 传统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不适应性分析219

9.3.3 影响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因素分析219

9.3.4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种类220

9.3.5 通过能力相关因素的分析确定221

9.3.6 计算时段的划分和确定223

9.3.7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224

第10章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经济合理开行距离研究226

10.1 列车运行速度对开行距离的影响226

10.2 综合维修天窗对开行距离的影响227

10.3 动车组检修距离229

10.4 乘车疲劳的适应距离229

10.5 运输成本对开行距离的影响232

10.6 客运专线旅行质量综合效用评价模型233

第11章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235

11.1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235

11.1.1 客流量及客流性质235

11.1.2 铁路部门的收益236

11.1.3 旅客的旅行时间消耗237

11.1.4 列车定员238

11.1.5 车站能力及区间通过能力238

11.2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相关数学模型239

11.2.1 开行方案相关量的计算240

11.2.2 开行方案综合模型241

11.2.3 客流分配模型242

11.3 模型的求解算法243

11.3.1 列车运行区段、开行数量及列车等级的确定243

11.3.2 列车停站方案的自适应遗传算法245

11.3.3 开行方案中的客流分配253

11.4 实例254

11.4.1 自构造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254

11.4.2 武广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258

第12章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开行效益分析268

12.1 概述268

12.1.1 旅客列车开行效益概述268

12.1.2 旅客列车开行效益分析的重要性269

12.1.3 影响旅客列车开行效益的相关因素269

12.2 旅客列车开行的经济效益分析270

12.2.1 传统旅客列车开行成本的经济效益核算270

12.2.2 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旅客列车开行的经济效益274

12.3 旅客列车开行的社会效益分析279

12.3.1 旅客列车开行社会效益分析的重要性279

12.3.2 旅客列车开行社会效益的特点280

12.3.3 旅客列车开行的社会效益分析280

12.3.4 旅客列车开行社会效益的量化方法282

12.4 旅客列车开行的市场效益分析284

12.4.1 客运市场因素分析284

12.4.2 运量增长规律分析285

12.4.3 旅客列车开行的增加收益值估算286

第13章 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287

13.1 概述287

13.1.1 国内外铁路既有调度指挥模式分析287

13.1.2 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研究综述292

13.2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295

13.2.1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调度指挥模式影响因素分析295

13.2.2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可能的调度指挥模式297

13.2.3 各种调度指挥模式的比较302

13.2.4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调度指挥模式的选择确定304

13.3 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305

13.3.1 我国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应实现的功能305

13.3.2 高速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的构成306

13.3.3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指挥系统与既有线调度系统的结合311

参考文献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