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
  • 孟继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704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领导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

一、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

二、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对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4

三、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对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鲜经验的理论概括6

四、邓小平领导理论体现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主题的时代精神7

第二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重点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成功探索9

一、坚持把执政建立在人民群众拥护的基础上9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0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0

四、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持维护稳定11

五、坚持改革开放11

六、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11

第三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12

一、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12

二、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主体12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灵魂和精髓13

四、领导体制更带有全局性14

五、战略决策是中心14

六、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14

七、照辩证法办事,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15

第四节 邓小平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时代风格1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5

二、心系人民,无私无畏16

三、坚毅刚强,果断决策16

四、举重若轻,讲究实效18

五、胸怀坦荡,光明磊落20

六、实践辩证法22

第一章 领导就是服务23

第一节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23

一、领导就是服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23

二、领导就是服务,是领导实践的深刻变革27

三、领导就是服务,是新的领导价值观30

第二节 领导者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32

一、领导者必须在群众之中,而不能自居于群众之上32

二、当官还是服务,是领导干部的人生观问题33

三、提高自我改造的自觉性35

第三节 正确看待权力,正确看待政绩36

一、执政掌权要谨慎36

二、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37

三、领导靠威信而不是靠权力38

四、论政绩不能迷信权力40

第四节 自觉反对错误倾向42

一、反对“官本位”意识42

二、反对官僚主义43

三、反对个人崇拜45

第二章 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50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50

一、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50

二、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51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53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56

一、改善党的领导是新时期的重大课题56

二、善于重新学习,提高谋求发展、解决新问题的本领58

三、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61

四、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65

五、坚持党委对政权的正确领导原则69

第三节 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71

一、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71

二、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73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77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79

第四节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坚强的领导集体82

一、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建设领导班子82

二、注重领导班子整体素质83

三、加强领导班子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反对软弱涣散84

四、从制度上健全民主集中制85

五、自觉树立和维护核心87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88

第一节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88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88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93

三、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97

第二节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99

一、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99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101

三、解放思想的本质含义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106

第三节 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走自己的路110

一、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现代化的现实基础110

二、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111

三、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113

第四章 领导体制更带有根本性116

第一节 领导体制、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16

一、从“文化大革命”说起116

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19

三、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结论123

第二节 我国原有领导体制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126

一、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126

二、权力过分集中是官僚主义的总病根128

三、原有领导体制、制度的弊端130

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积极性的领导体制131

一、领导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1

二、改革领导体制首先是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133

三、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138

四、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监督和制约机制142

五、领导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146

第五章 加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149

第一节 原则性即方向性150

一、在同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坚持原则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150

二、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坚持原则性——坚持用“三个有利于”判断是非得失152

三、从维护治国安邦的大局着眼坚持原则性——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155

第二节 系统性是现代科学方法159

一、注重系统性是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特点159

二、系统性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161

三、注重结构优化是系统性的特点163

第三节 预见性是领导决策的前提165

一、预则立,不预则废165

二、抓机遇要求预见169

三、可持续发展对预见提出新要求170

第四节 领导就是创造173

一、创造性是领导工作的必需173

二、创造性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175

三、创造性源于实践177

四、创造的辩证思维178

第六章 领导方式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182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82

一、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182

二、党内生活民主化186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0

第二节 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94

一、全党都要按照宪法办事,树立宪法权威194

二、依法界定党的领导权、执政权和国家政权的关系196

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9

四、反对人治、反对特权201

第三节 实现领导方式科学化203

一、遵循客观规律,探索科学的发展思路203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204

三、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207

四、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和标准208

五、努力提高全党、全民的科学素质209

第七章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2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设计212

一、“三步走”、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形成212

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特点217

三、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219

四、速度和效益统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25

五、发展科教和发展农业的新思路227

六、“两个大局”与地区发展战略231

第二节 和平与发展是对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234

一、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预见234

二、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236

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38

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242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跨世纪战略谋划245

一、着眼于大局245

二、把握矛盾发展趋势249

三、独立自主250

四、放眼未来253

第八章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255

第一节 正确的组织路线是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保证255

一、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统一的255

二、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259

三、选贤任能也是革命261

第二节 以革命化为前提,全面贯彻“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264

一、革命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64

二、年轻化——活力和兴旺发达的标志267

三、知识化、专业化——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273

第三节 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275

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有利于提拔年轻干部的制度275

二、建立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277

三、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干部制度科学化280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283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83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党探索领导和执政规律的成果283

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86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287

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88

五、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严重考验291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295

一、“四有”新人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规定295

二、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动员和团结人民296

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99

四、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的统一302

五、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303

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304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深入持久地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305

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05

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306

三、坚持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308

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09

五、从具体事件抓起,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310

六、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以身作则311

第十章 照辩证法办事,改进领导方法313

第一节 尊重历史的辩证法314

一、坚持向前看315

二、心里总是装着人民317

三、两手抓319

四、实事求是,恰如其分321

第二节 总结过去,开辟未来324

一、抓住根本,探索规律325

二、从事实出发,具体分析325

三、放眼世界,眼界宽广327

四、学会拿笔杆子,提炼思想328

第三节 源于实践,成于实践329

一、探求捷径,谋之久矣329

二、敏锐发现,果断决策330

三、排除干扰,鼓励开拓331

四、走一步看一步,善于过渡334

五、不搞争论,大胆试闯337

第四节 把调动积极性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339

一、农业问题,主要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339

二、推翻“两个估计”,使知识分子放下包袱341

三、工商业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343

第五节 绵中寓刚,情理交融345

一、绵中寓刚,刚柔相济346

二、有理有节,共存共赢347

三、情理交融,赢得友谊350

后记352

总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