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伦理范畴 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伦理范畴 孝
  • 曾振宇,齐金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808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伦理范畴 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孝观念的萌动1

一 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社会1

(一)原始社会的“食人”风气1

(二)孝观念的萌发4

二 商朝孝行的稀疏史影10

三 西周孝伦理观念14

(一)周人的“明德”观念14

(二)西周时代孝的对象与内涵16

第二章 儒家孝论的发生34

一 孔子:孝是仁论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34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34

(二)孔子仁论的哲学性质42

(三)养口体之孝与养心之孝49

二 曾子对孔子孝论的继承与发挥61

(一)“以正致谏”与“慎终追远”62

(二)忠:孝论在政治伦理上的扩散74

(三)孝:宇宙间普遍的道德法则81

三 孟子孝论:君臣“相责以善”与“父子不责善”85

(一)孟子“仁政”的内涵86

(二)孟子“仁政”社会理想实现的途径、方法93

(三)君臣“相责以善”与“父子之间不责善”102

第三章 传统孝论正当性哲学论证的初步尝试112

一 《孝经》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112

二 《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114

三 移孝作忠——走向政治化的孝伦理119

四 儒家孝论正当性的哲学论证127

第四章 “法天而行”: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层面论证孝存在的正当性140

一 董仲舒传略140

二 天人合一:天人同质·天人同构·天人互渗155

三 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的特点183

第五章 儒家孝论对汉代法律制度的影响189

一 行政法189

(一)举孝廉与仕进制度189

(二)社会养老制度198

二 民法205

(一)父母依法对子女拥有人身支配权205

(二)父母对家庭财产拥有所有权与处置权209

三 刑法211

(一)不供养父母212

(二)服丧违法213

(三)举告父母214

(四)殴杀父母215

四 诉讼法217

(一)“亲亲得相首匿”218

(二)宽宥复仇223

第六章 传统孝论对《唐律》的影响234

一 “十恶”中的“不孝”之罪235

二 婚姻法243

(一)父母及尊长的主婚权244

(二)婚姻关系的解除246

三 诉讼法中的“同居相为隐”原则251

(一)告祖父母、父母等亲属251

(二)告期亲尊长252

(三)告缌麻以上卑幼253

(四)部曲、奴婢告主254

(五)禁止子孙在法庭陈述祖父母、父母罪行或作证词255

第七章 宋代朱熹的孝论哲学257

一 孝是行仁之本258

二 “父子责善”与父子相隐263

三 在全社会提倡“孝道”266

第八章 近代吴虞反孔非儒批孝思想269

一 吴虞对儒家孝文化之批判271

(一)感恩·孝养·愚孝271

(二)儒家孝道的社会危害性278

第九章 孝论的现代价值293

一 孝道对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独特的作用297

二 孝道对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298

主要参考书目305

热门推荐